努力推动并深化石化行业的改革
——论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

2013-03-21 03:09文/凌
化工管理 2013年23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

文/凌 云

努力推动并深化石化行业的改革
——论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

文/凌 云

11月12日,举世瞩目、国人期待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提出,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这个大背景下,深刻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努力推动并深化石化行业的改革,是全行业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步入“2.0时代”

改革带来变化,改革催生进步和希望。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1.0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课题,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实践推进到“2.0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重发展、轻改革,重速度、轻效益,重效率、轻公平,重行动、轻制度的矛盾也日渐凸显。以经济领域为例,政府长期过多地支配资源、干预市场扭曲了经济规律,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投资冲动、投资低效和产能过剩;市场监管的缺位造成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现象和行为难以断绝;科技体制的不合理造成绝大多数企业的转型升级亟须科技支撑,而同时一大批科技成果却只能待字闺中;资源和环境经济政策的滞后,使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势头难以遏制。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中国已经到了不改革就难以持续发展、不全面改革就难以奏效的阶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由“1.0时代”进入“2.0时代”。

改什么?怎么改?《决定》有所论述的改革领域,涉及经济体制、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工业城乡关系、收入分配、社会治理、文化管理、反腐败、国家安全等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让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地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通览《决定》全文,其中的一些新提法,比如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以往所强调的基础性作用,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等,让人耳目一新。

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基调,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决定》明确,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国情,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党的十八大清晰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幸福多美景,道路实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回应中国人民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决心以改天换地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十八大确立的发展目标提供了纲领保障和行动指针。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很快成立,各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对石油和化工行业而言,期望明天就出现改变是不现实的,但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以中央的改革方针为指引,不惶惑、早动手、求进步,应该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决定》的应有之义。

对外开放升级提供新动力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进一步推进开放的最强音。当前,中国正在寻求未来发展新动力。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以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被寄予了很大希望。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中国经济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增速放缓似乎成为长期趋势,国际竞争环境严峻,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如何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是我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必须啃的一块硬骨头。

备受瞩目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视为推动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新载体和试验田。在服务业开放上,上海自贸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等六大领域,实施23条开放措施。在外资管理体制上,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毫无疑问,石化产业以其行业的特殊性成为这块试验田的直接受益者。石化物流将更加便捷高效、化工加工贸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吸引外资的步伐将加快等等。此外,对处于市场前沿的甲醇等大宗商品来说,也能借自贸区东风开辟行业发展新路径。在自贸区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下,甲醇的转口功能和物流功能将得到很大提升,市场活跃度将上一个档次。

三中全会还专门提出扩大内陆的沿边开放。这被普遍认为是西部地区、沿边地区石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契机。比如东北地区或深化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的经贸合作与技术交流,发挥内引外联的枢纽作用,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其中黑龙江省可通过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化学工业、矿产采掘加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和出口基地、能源资源保障供应基地。新疆方面则深化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国家的合作,加快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造“向西开放门户”,将新疆打造成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云南可与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合作,建设西南出海战略通道,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更高,开放不只是一味引进外部机制、学习经验技术的自主开放,而是接轨国际贸易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通过自由贸易区等平台更深层次的开放。

石化行业应进一步调整开放思路,充分认识未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从以往以实体经济为主扩展到金融开放、规则制定与全球治理;贸易和投资从制造业为主转变为制造与服务并重;跨境投资从“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因此,打通国内国际市场,把“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真正利用起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促进,最终提高企业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引进来”,可以吸引跨国化工公司将研发基地和总部基地及高端人才转移到中国,形成中国新的比较优势;“走出去”,除低成本海外并购外,还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装备制造技术,加速技术密集型化工产品及其技术向新兴经济体出口。

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才能应对和解决未来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这正是“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意义所在。

市场“决定性”激发经济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章节浓墨重彩,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公报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改革。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升级为“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凸显了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未来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也将为石化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大亮点是,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报将二者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公报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引人关注。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很明显,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支点之一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国企新一轮改革的重心将放在完善市场参与机制、打破垄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上。特别是要打破资源和权力垄断,构建开放竞争的公平秩序和环境,改变资本配置低效的局面。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预示着非公经济今后将有更多机会。近年来,民营企业进军石化行业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产业链中不断地向上游延伸,同时还在向乙烯、炼油、原油生产以及油品销售领域拓展,具备与国有石化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不仅如此,民营企业在经济规模、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几乎可以与国有企业并驾齐驱。可以预见,今后将有很多石化央企和民企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共同发展,形成行业经济的两个重要支撑。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个新提法,意味着本次改革会进一步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不仅要突出市场的作用,也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在电力、煤炭、矿产、水等资源方面,未来将更加市场化配置。在能源领域,市场化步伐将加快,非常规油气勘探准入门槛的放宽或将成为改革突破口。虽然当前能源市场化一直阻力重重,但能源市场化一直被看作是方向。在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我国已放开市场准入允许民营参与,稍早之前进行的两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即对民资开放。

更让行业看到希望的是,今年5月,国务院取消下放了16项能源审批权,涉及油气、电力、新能源、化工、电网、油气管网等多方面,尤其对于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领域,取消合同审批,减少了对外合作的程序,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取得初步进展,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新机制使油价更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油价调整相对平缓,有效稳定了市场供应。6月,《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出台,建立了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机制,以价格撬动市场供给。

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在能源领域国家将继续向市场、社会、企业放权,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