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梅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 渭南714000)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渐成熟,移动互联网和终端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移动图书馆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人们面前,移动图书馆系统下的用户,利用互联网服务平台接入终端设备即可访问图书馆所有馆藏资源.移动图书馆相对于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来说是一种补充、深化和延伸,在功能和服务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同时也是一个分散式的图书馆群体,它能把有用的图像、软件及其他的多媒体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使其转化成数字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保存,再运用网络进行传播,这样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阅览.用户通过上网便可博览群书,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移动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方便快捷的检索能力和远程传递信息飞速的特点,并且可以多人同用一条信息,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环境,即移动互联网.在这种环境下,手机除了用于通话,还可用于上网和阅读,这意味着随着需求的加深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也渐渐地从过去的有线网络过渡到“无线”时代,即丰富的资源不再像以前被固定在桌面访问,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身边的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来进行接口访问.
移动图书馆服务是指用户手持终端设备,利用无线接入技术,以短信或E-mail的方式来获取图书馆推出的特色信息服务,包括通知提醒和参考咨询服务,同时还能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馆藏资源的在线查询、在线浏览全文书刊等.就像先前的互联网普及,愈来愈多的活动从物理空间移到虚拟空间,图书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将其服务演化成“移动的服务”,这项功能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移动图书馆推出的短信通知提醒服务和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开展的专题服务,用户随时随地就能获取,图书馆的服务角色渐渐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
较过去的有线网络相比,移动信息服务的推出让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用户借助移动设备上网便可检索到距自己最近的图书馆,还能随时随地进行书目检索,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所谓的移动阅读,就是读者利用随身携带的一些移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持阅读器等设备,进行随时随地阅读的一种方式.[1]如果说过去的互联网就能帮用户做到“足不出户便可读天下书”,现如今凭借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设备,用户则可以不受时空的约束进行移动阅读,真正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是这个领域发展的必然.在世界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建设已略显雏形,截至2007年上半年,半数以上的韩国公民使用移动互联网;同年年底,日本使用移动互联网人数占移动用户的87%,人数高达8千多万;2011年9月,中国3G用户数突破1亿,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预计将达4.51亿.因此手机作为新的信息平台逐渐活跃起来,可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由于移动互联网延续了移动随时随地的特点,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轻松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服务.用户还可以利用终断设备,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完成文本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双向传递.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较以往网络服务业务具有较显著的优势.
移动互联网是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来完成信息共享与互动.通常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是以因特网为平台,以电脑为接入端口;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平台是建立在系统通信的网络基础上,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也将互联网渐渐地从电脑延伸到手机上.因此,手机终端设备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一大特性,信息内容可以是简单的文本,也可以是复杂的图片、视频、音频等.[2]
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终端具有移动性,因此提供的信息服务可以不受时空的约束,做到随时随地服务用户,且涉及范围之广,具有 5A(Anyone、Anywhere、Any-library、Anytime、Anything)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信息服务.用户还可借助移动的特性尽可能利用零散、细碎的时间来获取网络信息资源.
手机同个人计算机不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手机号码往往对应到某个人,通过手机号就能准确定位到每个人,它的这种精确性使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按照指定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服务,而移动互联网则先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定制特色的专题服务.
随着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发展,以传统单一的纸质印刷文献形式占主导地位的图书馆馆藏受到严重冲击.图书馆馆藏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正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移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重点是研究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和传统文献的并存和发展以及构成与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分为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两部分.通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馆藏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将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的移动图书馆模式下,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大都依托在某个特定机构下,如政府机关或高校,因此用户必须通过该机构的认可方可进入其网站进行资源搜索,这就使许多用户被拒之门外,资源利用率不高.在云环境下,全世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都有可能被聚合在“云”服务器上,图书管理者需要将这些资源进行归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访问规则,凭借工作经验,将常用文献资源和不常用甚至用不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区分,把常用的存到云端,一方面有利于数据的保存;另一方面方便包括授权的其他高校读者在内的用户同时使用同一资源,用户只要按照服务端指定的访问规定输入关键词便可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字资源.图书馆运用云技术可实现对异构数据库、不同类型文献资源的合并检索,即将分散在不同领域的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杂乱无章的专业信息,经过组织加工后,形成能够有效利用的信息资源库,让用户能够一次性检索到所需的全部可用资源,通过文献分析等工具对所需资源进行精确定位.同时,用户和管理者能够在既定的规则下对已有的内容加以补充和修改,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资源库,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如Blog、微博等.随着网络环境、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要求,引导人们运用各种新的方式来获取馆藏资源.因此,移动图书馆应当凭借自身资源的优势,合理利用先进技术,丰富和完善自身同用户间信息互动的渠道,真正走进用户的生活.
互联网服务的传输速度是惊人的,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服务,用户可以借助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阅读和利用数字图书馆移动网站的信息.随时随地浏览和查询图书信息,了解图书馆最新资讯和动态,快捷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源,订制感兴趣的信息,建设移动网站来下载期刊和多媒体信息,通过WAP网站平台,图书馆可以发布音频、视频、电子书和图片等多种载体的信息.建立图书服务目录,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加强数字资源和服务的整合,丰富互联网页面内容,便于用户查询图书信息,通过在线搜索信息,准确定位所需求的图书及其书目相关内容,搜索图书馆馆藏资源,浏览各类数据库资源信息.及时更新和维护服务器,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来建设功能强大的WAP服务器.注重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提供用户留言与讨论的页面,提供用户和图书馆员互动平台.移动网站平台和搜索功能将会增强用户体验,改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随着移动互联网、3G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图书馆可以更方便地利用网络功能,为读者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并且在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图书馆结合非结构化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多维数据库的特点,开展切合用户实际需求的信息服务——虚拟馆员服务.图书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服务将真实的馆员交流模式模拟出来,形成一个虚拟馆员.通过同用户进行交流,不受时空限制,依照用户所提要求,对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搜索,提供距离用户最近的图书馆地址及前进路线,同时会向用户介绍并推荐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藏书,完善个性化空间、交互式讨论问题.[3]实现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实时的虚拟馆员服务,如同馆员就在身边一样,随时随地地相互学习和交流,观看视频,短信互动.社区式服务和虚拟空间已成为广大图书馆读者的交流平台,在学习的同时,拓展视野,也能享受到娱乐.随着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便携式个人空间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为用户获取数字图书馆资源设计多种便携式和移动的服务平台,提供相应的访问界面,在这些界面里设计好适用于移动设备点击的菜单栏,为用户定制和收藏感兴趣的信息提供方便.开展虚拟智能馆员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活跃了用户的学习形式,丰富了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吸引用户利用数字图书馆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提高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始终是“读者至上”,以书刊借阅为主的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现已无法满足读者,在新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已不能满足传统图书馆提供的单一服务模式,信息用户被笼罩在巨大的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之中,导致“资源迷航”,用户希望图书馆针对用户的喜好、特点及研究的相关知识及时将网上杂乱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快速传递给他们.图书馆给用户提供一个能链接到互联网的设备即可实现读者服务.图书馆应该抓住IT行业的变革,为读者提供一个交互式的服务模式,计算机只是体验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无缝链接,将资源整合形成可有效利用的信息资源库,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建立学科学习目录供用户搜索,充分满足用户的订阅要求和个性化需求,读者仅需通过一个节点进入系统,就可在同一界面中方便快捷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大大节省了用户的精力和时间,提供用户和图书馆员互动平台,特别是可视化平台注重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移动网站平台和搜索功能将会增强用户体验,改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通过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和用户可以通过视频、语音进行方便的交流.3G时代可视电话业务可以引入参考咨询平台,实现面对面的人际实时沟通.可视电话是将图像、语音集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可以为用户及时地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和服务,提供多元的交互式网络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和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更多的实时交流,传递更多所需信息,也使用户和馆员的交流方式更具多样性.视频参考咨询更具人性化,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可以实现生动、直观的交流,在咨询问题表达上,可以通过表情和手势等各种肢体语言给参考咨询带来很多方便,这给图书馆参考咨询提供了即时传输信息服务的手段.[4]用户跨越时空与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克服当前数字参考咨询的障碍,通过手势或表情等形象的对话交流手段表达信息需求,进行参考咨询问题,这种人机对话还可以照顾到聋哑人等弱势群体的咨询需求,对于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有重要意义,使得数字图书馆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通畅.
总之,移动图书馆较传统图书馆服务,能够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实时交互式的服务,用户可同时访问多个数据库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也为用户利用馆藏资源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包括节约信息查询时间,在移动终端上直接浏览和获取图书、期刊、论文等电子文献的全文,各种在线资料的查阅,图书馆书目到馆通知、图书到期催还、讲座通知等等[5]拓宽了服务范围,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同印刷型载体中的信息资源相比,移动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更易于检索,使用户能更迅速、更快捷地获取所需资料,为教育、科研和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1]王晓军,刘景亮,李铁男.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2,(6):73-74.
[2]刘云英.泛在图书馆与移动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280-284.
[3]马林山,赵庆峰.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29(1):38-41.
[4]文庭孝.论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模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55-57.
[5]陈小美,关欣.手机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J].情报科学,2006,(11):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