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烈钧
苏北地级市徐州,位于京沪和陇海枢纽交点,南北要冲,苏鲁豫皖翼“五省通衢”。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在这里交融汇合,是江苏省和东陇海产业带的老工业基地和传统工业城市。
进入21世纪,徐州曾经的辉煌不再,面临转型发展的历史关节:“百年煤都”,煤炭储量仅够开采50年,“以煤兴市”难以为继;重化工产业粗放发展,造成严重生态问题,2800余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矿区塌陷,水流污染,企业倒闭,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
“十一五”起始,在江苏省提出的转型发展、三大都市圈发展、区域共同发展、振兴苏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引领下,徐州励精图治、奋力启动全面转型的壮阔历程。
2011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8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6年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30强,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上半年,徐州经济总量从江苏省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多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徐州转型”,华彩绚丽,引人瞩目。
规划先行,理念前瞻,是徐州实现突破和转型的重要前提。空间规划——城市未来发展走向;功能规划——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生态规划——治理“地球伤疤”,打造宜居城市。周边20个地级市形成的淮海经济区,徐州应肩负区域发展首位城市的重任。徐州市上下形成共识:不仅要为900多万徐州人民服务,同时要把眼光放在为淮海经济区17.8万平方公里的1.2亿人服务上。于是,今天人们在气势宏伟的徐州规划馆,声光电彩的震撼展示中看到的诸多大格局、大手笔、大气魄由此而生。
“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是徐州转型发展的成功谋略。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装备制造、能源、煤盐化工产业、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先后突破千亿元大关;徐州市超千亿的产业已有4个,超两千亿的产业2个,已经培育了9个超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50亿元以上的企业现在有23个,本土上市企业7家。整个徐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加速培养的速度不断加快。
资产重组,成立徐工集团,实现连续5年增超过百亿元的跨越发展。徐工集团全面启动国际化战略,综合竞争力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五位。徐矿,则是实施“煤业转型、业态转型、资源再生、生态再造”的突围战略。放眼省外,中西部优势互补,数万名徐矿人已经走向西部,异地再造崭新的大徐矿。现在,徐矿的陕甘基地、新疆基地、贵州基地已经建成,已建成和在建矿井20对,获取异地煤炭资源100多亿吨。2011年,徐矿集团煤炭年产量达2100万吨,其中,异地产出1177万吨;徐矿开发技术劳务输出项目转移人员达2万余人,实现了“矿井从东向西转,职工从内向外转”的战略大转移。外向拓展,徐矿永不枯竭!而且,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产业多元,正向产业关联紧密的大型能化企业集团转型。
地方国企裂变式崛起,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催化累积效应,培育出一批优质企业和众多“单项冠军”企业,国资、民资、外资齐头并进。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于是,定下了新目标:2016年,完成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和五大千亿元服务业产业。
把握高新技术,争抢产业前沿,是徐州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徐州及时把握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科学选择以新能源、物联网为主导的六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连续3年增长70%,增幅列江苏省第一。
6年时间,中能硅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由此,协同相关企业,新能源产业全面崛起,形成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太阳能电站的光伏产业链,带动起一大批配套企业,千亿元级新能源基地培育成型,赢得了“亚洲硅都”的美誉。
3年时间,徐州物联网产业从无到有,产业规模迅速超过400亿元。矿山物联网,矿井有了“监测眼”;医疗物联网,医疗有了“智慧眼”;农贸物联网,农业有了高科技服务平台……
科技和环保,优化和促进了产业增长。巨龙水泥集团,年产水泥100万吨。整个厂区,空中无扬尘,地面无粉尘。巨大的封闭罩如蜿蜒的游龙,罩住了原料传送到成品装运的生产全过程。
2011年,徐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年翻番,实现总产值1854.92亿元,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6年的5.7%跃升到2011年的26.8%,增速居全省第一。同年,徐州高新技术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88.5%,为徐州带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称号。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是徐州城市建设的牢固理念。徐州市区,有3条河、7个湖、40多处公园绿地、72座山峦,山青水秀,景观优雅,植被绿化,覆盖率达41.6%。2012年7月,徐州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之后,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个概念形成的背景是:城区及周边山体分布均为石灰岩,土壤平均厚度不超过10厘米,气候骤旱骤涝,水土保持艰难;1000多座烟囱喷吐浓烟,遮云蔽日;1000多处矿区塌陷,破败不堪。2007年和2010年,徐州两次推行“进军荒山行动”,成千上万造林人,钢钎开凿树坑,炸药爆破石坑,背土上山植树。沟坎缝隙、陡峭石坡、裸露断崖……硬是用双手在穷山恶壤种上草栽上树。荒山造绿,徐州在全国首创山地绿化招投标机制,市财政投资2亿元,面向全国招标专业化的绿化企业,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0%。
老城旧城,改革发展,拆迁改造和原住户之间,似乎永远是难以化解的矛盾,多少纠葛、诉讼、悲情乃至群体事件由此而生。但是,徐州不然。仅棚户区改造一项,20万人搬迁,没有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没有一起赴省进京信访集访事件,堪称又一个奇迹。
这取决于徐州市领导真正的公仆意识,把拆迁户的利益和福祉放在第一。党委政府科学制度设计,舍得在城市中心、寸土寸金的优势地块落实安置项目和功能配套项目,帮助拆迁户就地就近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搬迁门槛。即便景区湖边的居民,也可以在500米内就近得到安置,新房价不到市场价的一半。
一些特困户、低保户,拿了拆迁补偿,也无力购买安置房。怎么办?徐州市在全国首设“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多方筹资2250万元。其亮点为“共有产权”,受助对象经济状况好转后,即可申请购买全部产权。特困救助,赢得群众广泛赞誉。人民网投票表决“十大地方新政”,此项举措高居排行榜第三。
市中心的棚户区拆了,依山傍水的杂乱建筑拆了,散布全市烟尘弥漫的1000多座烟囱拆了;都是黄金地段,开发商们馋涎欲滴。有人计算,如果政府拿来拍卖,将直接收入数千亿元。但是,政府态度坚决:不卖!徐州运用地方立法权,禁止景区内建设住宅,不让金钱绑架公众的权利。
众多老工业企业搬迁后,原址统统改建成绿地,老城区逼仄的空间敞亮舒展、疏朗通透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徐州,诞生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湖泊、湿地、景区;景区环湖,看不到割裂景观的楼堂馆所,看不到独占湖景的别墅楼盘,看不到“游客止步”的围墙。“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徐州40多座生态型公园,全面改造整治后,一律“敞园”——全部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还绿于民,还湖于民,还景于民,光是免费开放一个云龙湖公园,就改变了周边10万市民的生活质量。因而,不再有北方重工业城市常见的“傻大黑粗”,处处讲求细节,坚持精品意识。精心、精细、精致、精品,“四精”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改造、施工乃至管理的始终。
环境就是竞争力,生态也是生产力。大批欧美企业慕名来徐州投资,许多外资项目来徐州落户。这里,碧水蓝天,山峦青翠,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已连续7年超过300天,2011年达到335天。
尊重历史文脉在现代城市的传承,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是徐州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思维。徐州有两汉文化,有军事文化,有山水文化,有奇石文化……最能体现徐州文化特色的是两汉文化。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汉文化作为最深厚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徐州文化形象。徐州下属县区,诸多文化碎片正在拼接成珍贵的历史遗存,无数散落的文明“珍珠”正在缀连起闪亮的民族记忆。
2011年初,徐州市历史文化片区建设启动,规划在两平方公里内,整合老牌楼、文庙、钟鼓楼、李可染故居等16个老建筑和建筑群,将北魏、明清、民国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民俗、建筑、宗教等历史文化元素在一个相对的时空里形象展现。
寒风舞动。目前,徐州正在创作反映汉代恢弘历史和民俗风情的大型音舞诗画剧《汉风华章》,拍摄大型影视剧《汉帝刘邦》、《解忧公主》。
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要求,像搞工业开发区一样,建设文化产业的聚集区。现在启动的软体园、动漫产业园,博物馆区,文化艺术交易品市场、徐州创意68,以及徐师大的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等,将形成一大批文化产业聚集区。同时,抓好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文化项目。 徐州设想,用5年时间,打造多样化文化产业发展载体,使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
文化惠民,以文化民。2012年,徐州已安排93个重点文化项目,总投资365.9亿元。争取到“十二五”末,打造2至3个50亿级的“文化航母”,10个以上10亿级的文化企业“集团军”。
经济推进城市创造力,文化重塑城市软实力。徐州,以雄浑的气度,在检视历史的积淀,展现崛起的今天,追求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