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学永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好事物,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是人的天性。从原始器皿的朴拙、稚嫩,到后世工艺品的精致、奇巧;从错彩镂金的繁复,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从原始部族的纹身、装饰,到今天人们对美的多样化追求,无不显现着美的神奇魅力。作为社会的正面价值,它鼓舞着无数人不断奋斗进取,走向理想和完善;作为一种令人迷狂的诱惑,在不经意间,它甚至会改变历史,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久远的震颤。
西方最伟大的史诗《伊里亚特》,描述了古希腊和特洛伊人之间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残酷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不过是一个刻着“属于最美丽者”的金苹果。它不只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蒂特为争夺美之桂冠的争斗,还把更大的争斗带到了人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不爱权力的荣耀和智慧的荣光,为了得到世上最美丽的女人,他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芙洛蒂特。爱神则兑现承诺,帮他抢到了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希腊的海伦。这最终导致了特洛伊战争的爆发。更让人称奇的是,在其描述中,当战争进行到第九个年头时,希腊联军兵临城下,特洛伊少壮男子,差不多都为城捐躯。面对城毁人亡的惨痛,坐在城楼上观战的特洛伊长老们,在看见海伦时却交换着这样一种看法:“好一位标志的美人!难怪,为了她,特洛伊和胫甲坚固的阿开亚人经年奋战,含辛茹苦——谁能责备他们呢?她的长相就像不死的女神,简直像极了!”[1]
而在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文学里,也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热烈咏叹。
伴随着这种飞蛾扑火般的执着追求与向往,也就有了今天的人们依然兴味盎然地对美的寻找与探究。“美”成了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西方,受雕塑艺术繁荣和几何学发达的影响,长久以来,一直有着对完美人体的描画和研究。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黄金分割、完美比例观念,到波利克里托等人的雕塑;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希腊艺术的景仰、膜拜,到艺术家热衷的人体解剖及由此带来的雕塑、绘画艺术的古典美辉煌;从费希纳的“自下而上的美学”,到阿恩海姆的格式塔理论,无不显现着对美的执着追求与探寻。今天,有人甚至制作出了专门用来测量人体,特别是面部完不完美的黄金分割三脚仪器;还有所谓人体结构的14个黄金点,12个黄金矩形,2个黄金指数的美容医学基本原则。至于有关美的理论探讨,更有为柏拉图所开创至康德而达到高峰的“美”的抽象思辨及其带来的所谓哲学美学的持续繁荣。在古老的中国,当然也有着关于美的各式各样的记述。像诗经里面的“硕人”,“俨且淑”、“俨且贞”,“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曼妙女子。受舞蹈艺术成熟的影响,在汉末则有风姿绰约,仪态万方的神女记述:“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嫣辅承权,环姿燕逸,意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2]而关于艺术美、自然美,更有无数评说。可是遗憾地是,至今仍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学者,依然质疑对“美”的学问研究的必要性。
那么,“美”到底能不能成为一种学问,有没有可能以“美”为中心,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遇到的最有力的质疑是,到底有没有“美”这样一个对象存在?语言学家说,这是一个错误:从来没有一个“美”的实体,美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从词义梳理的角度看,历史上关于美的说法纷繁复杂,当代人对“美”的理解也五花八门。正是接受了语言学家的这种说法,当前的很多研究者,避开了对美的探究。当代关于美的研究,转移到了所谓的审美文化、审美经验和艺术领域。应该承认,这种说法,很有一些道理,也确实触及了问题的要害。而审美研究的转型,也确有必要,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既然“美”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虚假的,没有谈论必要的,需要取消的伪问题,那么何谈美的研究转型?何谈审美文化?何谈审美经验?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在很多人知道这是个错误之后,今天的人们,包括语言学家们,依然在热烈地追求美,而且能作出美的判断,有明确的美的感受。一些语言学家、哲学家,以“美”这个词可以用很多其它词语代替这一现象,得出美是一个“家族类似”的,根本无法找到共同之处的游移概念。事实上,他们犯了一个很普通的错误:就是一个不问事实,只求归纳的错误。把词的多种用法,看成词义的游移,而没有考虑词的约定俗成的最惯常用法。有“美”等于“善”,“美”等于“真”的情形,是不是也有“美”等于“美”的情形?我们可不可以研究“美”等于“美”的情形?而且就像有人批评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理论时说的,家族就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幸运的是,我们所身处的时代,也为重新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绝佳可能。从学科发展来看,专业化让当代学科分工愈益细密。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传统学科不断分化,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在中国的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理论上的文史哲不分家,却挡不住文史哲持续分化的现实局面。艺术学从“美学”的最终脱离,使“美”的独立研究也具有了积极的学科意义。
而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也使当代文化艺术呈现出空前繁荣和丰富的局面。印刷出版、影像艺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传媒迅速发展,更让今天的人们可以极为方便地获取到多得让古人不可想象的美的存在。而越来越多的容易得到的审美制品和受现代技术发展影响而不断出现的新艺术门类,也为当代人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其也为我们重新思考审美问题提供了丰富素材。特别是随着影像资料保存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增加了人们特别是研究者,对各种过去曾经是稀缺的,也许只能一次性欣赏的东西进行重新审视的可能。这不仅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材料资源,也破除了传统欣赏资源一次性及因极为稀缺所带来的不可再现的“审美”光晕效应,让我们真正有机会“面对事物本身”。从而为近距离的审美反思提供切实的材料和语境保证。当然,这也给传统的“膜拜”式审美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艺术等于美”的观念,已成为古老的话题。研究者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至于成为坐井观天式的笑谈。另外,新传播媒介的动态特征,还彻底改变了传统审美的静态及其静观模式,把审美物象也动态化了。这也给审美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随着整个社会需求层次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审美也越来越日常生活化了。这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对美有了更热烈的追求。美成了当代社会生活里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和运动。从娱乐选秀到模特大赛,从产品制作到媒体广告,从商品购买到形象包装,从家居环境到城市规划,无不彰显着美的极大魅力。探究和了解美的奥秘,从而指导自己的欣赏和创造实践,成为很多人的迫切需要。作为理论研究者,必须能够应对这种挑战,并能作出让人信服的解答,以服务于整个社会审美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更为关键的是,在商品生产领域,“美是销售成功的钥匙”;在社会文化领域,文化艺术的持续繁荣,与纯正而深入的审美教育也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势下,光靠从业人员在实践中的摸索和个人领悟,似乎还不足以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先期展开这方面的大规模系统理论教育。而事实上,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作为还相当有限。目前,除了北京大学等少数几个高校,在美学原理的普及教学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外,在其它很多高校,美学只是一个边缘性学科。美的专门研究和理论普及就更为有限。如何积极应对这一现状,展开关于美的深入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摆在学者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大众传媒及文化产业的繁荣,让所谓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学,成了时代的新宠。虽然我们可以目之为消费文化而鄙薄之,但不得不承认,正是它们,让美成了随时随地可以感受的存在,也就是说,其让审美真正日常生活化了。而当代所谓“美的艺术”更是集中在商品生产以及为之服务的广告制作和播放中。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忽视这些鲜活的审美现象,而只注重典籍的阅读和整理?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这些鲜活的审美现象,而认为美只存在于哲思和艺术中?
在传统的审美理论里,视听因距离实用功利较远,被认为是高高在上的审美感官。“视觉经济”、“眼球经济”的出现,则完全颠覆了这些说法。不仅视觉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满足,听觉、肤觉、触觉、嗅觉,也都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满足。既然外在感官的感受都具有功利性,那么,其它感官就没有理由被排除在审美之外。
新的时代,给“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新的可能。那么,如何展开“美”的深入研究呢?没有一个美的实体,客体论的审美研究已被证明是一个错误;与之相对的完全主观,对研究来说,又毫无意义。同时,审美活动又是人的活动,与人的感受、生命活动紧密相关,是特定状态下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传统客观美论所倚重的审美现象分析,也只有在感受者感受反思的前提下才能达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研究思路,把“美是什么”的客体追问,转换为以美为指向,以人的美感发生、美感表现形式为核心的新研究上来。
首先,对美的研究应从鲜活的审美经验出发,更多地建立在研究者对美的感受反思的基础上。即以美感为中心来思考美的存在。事实上,大多数有价值的审美研究,都建立在这种基础上。只是很多人不自觉或不承认罢了。即便如此,这也并不表明我们的提法没有意义。中国20 世纪50—60年代审美大讨论中发展出来的至20世纪80年代成形的审美理论,大多太粗浅:或受西方古典审美理论影响,大讲美的比例、对称、多样统一和节奏;或受现代人类学研究的影响,用有关人和艺术的起源、发生研究来代替审美的起源、发生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与西方相近学科的对接中,或受西方现代哲学研究的影响,片面追求思想的深度;或受朱光潜所代表的文艺研究思路的影响,又显得太文学化、太艺术化。审美研究,却唯独遗忘了美的存在。而我们的愿望就是要以美感为中心来重建美在审美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借以推动审美研究在核心领域的突破。很明显,只有在关于“美”的研究中,取得了标志性的坚实成果,美学才能真正“美”起来,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学。
其次,必须改变传统审美理论偏狭的视听研究,把研究建立在包括肤觉、触觉、嗅觉等更加全面的身体感觉基础上,还原审美活动的“人的生命活动”特点。不仅要关注审美的精神提升功能,还要关注审美时的多感官参与、身体参与乃至环境参与,将审美理论建立在更加坚实的感受、身体、生命和环境基础上。而这在自然维度的审美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自然审美,由于我们身处其中,因而我们不只在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在用嗅觉嗅。触觉、肤觉、筋肉觉、呼吸以至于整个身心、整个生命,都参与了美的体味和感受。
清代郑日奎的《游钓台记》是一篇优秀的游记散文。文中所描画的山水景观,非常富于美感意味。至于其游览中的心醉神迷,正是我们的感官、身心都参与到自然审美活动中的极佳明证。
山既奇秀,境复幽蒨。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孑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思稍倦,隐几卧,而空朦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之中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山既奇秀,境复幽茜”,不但写出了所游山水给人带来的极度视觉愉悦,而且写出了这种愉悦直抵身心后因山间草木朦胧的生意盎然而产生的纯净、活泼泼感受。“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则写出了由肤觉、嗅觉和味觉的联合参与,所进一步强化的身心愉悦。而“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写出的是因不能实地登临,而心游其间,一览众山之妙的痛快淋漓。览者的身体动觉参与,又极为明显。随后则是,“思稍倦,隐几卧,而空朦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饱览山水奇秀之后,身心俱适,通体清明。以此再徜徉其间,不免乐之而忘世,于是梦游。醒来后,以舟人之言补所未见,再添极乐。
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说明自然审美中的多种身体感官的参与,我们再来看现代人更为具体的感受。散文家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非常熟悉,文中他这样写道: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从花色的醉心观看,到听觉的“清脆的喉咙”、“嘹亮地响着”;从嗅觉感受到的花的香,到肤触觉体验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从嗅觉、味觉联合参与的花的“甜味”及肤觉、嗅觉联合参与的“微微润湿的空气”,到肤觉与听觉联合参与的“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多感官感受的触发与调动,带来了极强的审美愉悦。
以上分析让我们看到,过去大多数研究把审美仅仅局限于视听愉悦有极大偏颇的。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大多情况下我们不仅在看、在听审美对象,还调动了包括呼吸、嗅觉、肤觉、触觉、动觉等多种身体感觉的积极参与。以生命为中心,以身体感觉为基础,在审美愉悦的叠加与强化中,获得了极度的身体和精神享受。像简单一个中文词语“神清气爽”,其所包含的感受愉悦,就绝不是纯粹的视听愉悦甚至不主要是一种视听愉悦。
如果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西方为主导的想把审美活动与其它生活活动区别开来的现代审美研究,由于过于强调审美的理想性、无功利性和静观这些特征而特别注重对看和听的研究,从而导致了审美研究定位的片面性问题,那么,今天随着传媒的发达,艺术的祛魅,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动态化和自然生态取向,则是我们纠正这种片面性,还审美以真实的时候了。特别地,对于古典时期甚至近代的人们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相对和谐。环境问题、生命存活问题,还不是一个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人们还没有太多关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生命根基和身体参与问题。而今天,由于整个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市声喧闹、空间逼仄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更让人身心俱疲。中国乃至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都是以环境换发展。尘沙飞扬、怪味扑鼻的日常生活环境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2012年底2013年初,中国北方多个城市的持续雾霾,便是这种环境污染极度恶化的新的例证。无根的现代人正在自掘坟墓,干着真正令他们断子绝孙的事业。而这让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的生命健康、生命和谐是建立在生态和谐的基础上。正因此,以人的生命和谐和健康为目标的审美研究,有了它的新的时代使命——生态和谐下的生命和谐。环境、身体、生命成了当代美学思考的最重要命题。而此时的身体,已经不是古典文化语境里灵与肉的冲突中迟早要被超越的精神的寓所,也不是现代文化语境下反抗各种精神和权力压迫,要求释放和解放的欲求,而仅仅是自身的健康养护和保全,美学要为人的最绝望的身体作最后一战。
再次,我们必须关注当代动态艺术,特别是影像艺术提供的新审美经验模式,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探究视觉审美心理,以期在审美研究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毕竟,“美”这个词,在惯常意义上,大多用于视觉领域。只有先解决了这个领域的问题,才有可能讲审美研究的深入和扩展。过去的审美研究,特别是视像研究,大多建立在静态审美对象观照基础上,以分析构图、比例、色彩为主要方法,因而使传统审美理论带有很强的静观特征。虽然有玩赏者从各个角度的动态观看,但作为玩赏的对象,其大多是平面的。即使是对雕塑艺术的欣赏,也很少有人关注玩赏角度所包含的独特审美意义。而现代影像艺术动态的运作特征,则为视觉审美规律的全面把握,包括审美叠加与强化以及视觉审美的运行线路研究,提供了绝佳可能。对此的深入研究,特别是把这种研究与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关于人生理、心理的研究结合起来,并最终扩展到听觉、肤觉、机体感觉等其它感官的审美参与研究上,将为我们最终揭开审美的奥秘,打开登堂入室之门。
我们相信,以上面的研究为基点,重新审视传统审美理论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吸收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修正、深化和拓展已有研究,建立具有较强解释力和包容性以及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审美理论,是可能的。“美”学理论,离我们不再遥远。
[1]荷马.伊里亚特[M].陈中梅 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65.
[2]曹 植.洛神赋[M]∥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