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
党的十八大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提出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适合于这一新要求。实现这一新要求,特别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为基本方法和路径。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首先要高度关注方向的选择。在方向选择上,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能达到学科凝练,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度聚合;要充分展示理论视阈和实践需要上的广度和深度,能在现实、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在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联结上,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也要充分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和学科体系中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方向的特质。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要重在发挥学科上的集群功能。协同创新要破解哲学社会科学中学科的局部性与对象的整体性的矛盾,要破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单独的既定学科试图解决社会整体性重大问题的困难,探索多学科结合的路径,实现跨学科的实质性融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及其体系建设中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强。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要重在凸现方法上的集约优势。协同创新在本质上就是以重大的或复杂的问题研究为中心,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为主体,组织学科队伍和组合研究方法,突出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深入实践的“田野”研究过程和方法。要建立一批农村、企业和社区的试验基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真正地贴近、贴紧中国社会的实际,改变单纯在“书斋”里研究理论、建立体系的现象;建立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广泛的调研和信息网络,准确把握所确定的方向的基本动态和趋势,改变单纯性质研究缺乏数量判断的研究方式;探索“旋转门”制度,使更多的理论研究人员能够在中国发展实事、实地的体验中实现理论发展和创新,切实增强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的作用。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要重在提升学术成果上的集聚特色。协同创新要切实改变学术成果只纯粹是论文或专著的现象,突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的肯定和褒扬,把学术成果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环节中,形成有利于、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发展规划等等学术成果的集聚特色,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的推动力、作用力和影响力。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要重在凝聚学术过程的集成动力。协同创新需要建立实质性协同的组织管理机构,结合协同创新体内各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切实地选择协同创新的路径、模式与类型。协同创新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社区以及国内外各方面的支持与投入。协同一体,分工推进。要制定整体实施路线,明晰各方职责,确定具体分工,建立协同创新的新平台。要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通过协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学科体系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前进。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上取得新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对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特征的新概括和新提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发展的新思考和新视野,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和伟大复兴的新探索和新见解。要高度重视和着力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的、实践的成果和成效。
第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探索中取得实效,建设中国有影响的“智库”。建设一流的“智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要从理论建设、战略研究、社会引领和政策建言等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一流“智库”建设。在理论建设上突出“中国学派”,在战略研究上彰显“中国意识”,在社会引领上凸现“中国话语”,在政策建言上形成“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定要能够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要在体现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国学派、中国意识、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上承当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中作出贡献。要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力量及基本道德规范,积极探索践行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要在积极引领社会思潮中发挥中坚作用,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上取得成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人才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协同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动、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环节和过程,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求发挥创新体的优势和特色,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国家创新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在增强中国道路国际影响力上作出贡献。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真、讲实、讲好、讲活、讲深中国道路,进一步扩大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及其理论的国际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地。
第六,在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上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体的优势和特色,在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学术界的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中发挥显著作用。
(本文是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丛》第1辑写的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