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次神舟飞船报道,看技术支撑如何推动媒体发展

2013-03-18 03:00聂明琦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5期
关键词:返回舱分社神舟

文|聂明琦

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预定区域,3名航天员安全出舱。当日,新华社圆满完成了对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报道,成为连续多年报道这一历史事件的媒体。

自1999年以来,神舟飞船共进行了十次飞行,每一次的飞行都有着其重点的研究内容和实质性的突破。从“神一”的舱段分离、调姿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和回收着陆到“神五”的“平安上去,安全回来”,从“神七”航天员能够出舱活动到“神十”的太空授课和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每一次神舟飞船的上天,都宣告了中国航天事业革命性的变化和技术飞跃。

作为“神舟”故里的内蒙古分社,同样在跟随神舟升天多年的宣传报道中,在经验上得到了历练和加强,在技术支撑上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摸着石头过河:首次完成神舟五号载人返回舱回收报道

在《穆青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 ,新华社的两个记者坐着多国部队的坦克第一批进入“解放”了的科威特。由于没有海事卫星通讯设备,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照片无法发回,只好开车跑几十公里到与沙特接壤的电信局去发稿。后来,他们想借用其他通讯社的这种设备,开始人家还不愿意借给中国这个“竞争对手”,后来勉强答应了,又漫天要价,每分钟要120美元,比当时的市场价格高十多倍,还有附加条件“等我发完了你再发”。两位记者回来给穆青写信“诉苦”,穆青立即找到新华社技术局局长,问局长:“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局长回答说:“有,给前线记者配备‘朝天锅’(海事卫星通信设备)。”他又问:“需要多少钱?” 局长说:“一台约5至6万美元。” 穆青沉思了一下说:“这个钱我们得花。”后来,穆青直接跑到时任总理的李鹏那里请求帮助。李鹏很快就批了25万美元,买了四台海事卫星设备,据说是动用了总理基金。

这是发生在20年以前的一次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真实故事,今天我们听来依然很有现实感,发人深省。在新闻宣传报道“内容为王”的时代,支撑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总是被冷落和忽视。甚至很多记者都认为,只要稿件没问题,拍摄的图片构图完美,就一切都OK。然而,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证明了技术手段的单一和滞后,不仅影响新闻宣传报道的“速”和“度”,甚至会影响新闻受众群体对媒体的满意度。

报道“神五”时,内蒙古分社的记者就碰到了技术上不可逾越的“硬钉子”。当时,很多记者都在经历人生中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面对一个从天而降的“天体”,第一次茫然无措地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搜寻一个汽车大小的物体,第一次在少设备、少通讯、少手段的“三少”情况下,绞尽脑汁地如何在荒无人烟之地把稿件发出去。

对于“稿件就是生命”的通讯社来说,稿件上传的网络通道就是生命中的血液,而带宽则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当时的分社仅仅有2台用来打电话、发文字稿的迷你小站海事卫星,几乎无法保证图片发稿,发送一张仅仅100k的照片都需要几分钟。为了保证每一条文字稿、图片稿的顺利传输,分社技术人员和记者不得不挖空心思想了许多“笨”办法。第一,电话连线,前方记者在发现下落的返回舱后,通过海事卫星告诉分社签发人,由签发人直接录入编辑系统完成签发;第二,返回舱着陆,前方记者将电脑与海事卫星连接,将稿件发回分社;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在无法连接海事卫星、通讯中断的时候写完稿件,回住宿宾馆发稿。

据当时参与报道的分社老记者介绍,作为当时通过“游击”方式直接追踪神舟返回舱的少数媒体之一,分社车辆比当时的搜救部队甚至提前20分钟到达返回舱着陆位置。然而,由于传输设备、技术力量的不足和欠缺,由于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不过硬,导致到达的记者只能发文字稿,而内容丰富的图片、视频因技术手段的滞后,只能躺在记者的电脑里“睡觉”,而无法第一时间传输出去。这次的“惨痛”经历,给分社的记者及技术人员上了一课,也让他们深深明白了:技术已经成为增强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方面,成为新闻竞争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成为争夺话语权的重要焦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障。不重视技术,就等于拖新华社新闻事业的腿。

Bgan 700:以秒必争,让报道抢尽时间先机

在网络时代,新闻时效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以“天”为单位发展到了以“分”、甚至“秒”为单位,新闻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竞争更趋激烈。谁能抢在第一时间,在第一事发现场,发出第一条新闻,谁就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赢得先机。现在,新媒体,包括一些网民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都很快,这就要求新华社必须提高新闻时效,拓宽新闻报道的手段,提高对突发公共重大事件的应对和报道能力。

2008年,对于我国载人航天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历史时刻。神舟七号带着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有一名航天员要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试验样品装置。这一年,内蒙古分社在经历了多次返回舱回收的“游击”报道中不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技术装备水平上也有了提高和改进,已经从当时的迷你站升级为更新版本的M4,其传输带宽有了翻倍提高,图片发稿已经有了可能性。

为圆满完成报道任务,总社为分社提供了一台Bgan700型海事卫星。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海事卫星终端,它在ip数据传输时可以实现发送与接收上达到最高 492kbps (使用共享数据信道)的高速率,而它还能支持各种标准的网络交互协议界面(比如:USB,以太网,蓝牙和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在高带宽、多界面的支撑下,文字记者基本摆脱了电话“说稿”的窘境,摄影记者实现了高清晰图片十几秒上传的梦想,并且彻底实现了多人同时共用的梦想,文字、图片同时发稿,互不影响。最终新华社在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援下完成了返回舱着陆全球第一条文字稿、图片稿的全球首发。

就当分社记者争分夺秒抢发文字、图片报道时,很多媒体记者却在现场忙着合影、留念。他们并非不想发稿,而很可能是由于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完成发稿。得益于技术设备和技术水平的优势,新华社在此次战役性报道中独领风骚。其他媒体虽然也派记者到达现场,但仍大篇幅采用新华社的通稿。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曾经提出过“技术引领”这一指导性纲领。作为国家级通讯社,需要具有在技术手段上的前瞻性、可预判性。如果不改变固步自封和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新华社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细沙。以技术推动甚至拉动新闻报道,是当前及未来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

技术支撑:全媒体覆盖时代下的媒体“必争之地”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新华社报道的技术手段也日新月异、芝麻开花“节节高”。然而,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技术更新、创新的步伐逐渐加快。今天还引以为傲、人人趋之若鹜的技术手段,也许转眼就成明日黄花了。在技术手段乘着飞船前进的时代,新华社的技术也必须狠命追赶。更何况,对于新华社刚刚起步的电视以及新媒体微博、微信来说,更是有很多的技术需要领悟、挖掘和突破。正如在第一届世界媒体峰会上,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讲到的:“技术进步推动媒体发展”。技术,如果说以前是在支撑媒体发展的话。那么在当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技术正在改变媒体。改变的不仅仅是媒体的报道途径,更是媒体如何面对受众的思维。

2012年,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了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内蒙古分社在总社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有史以来最为“豪华”的报道团队。首先人员阵容最为“豪华”。它超越了以往光有文字、图片的现场播发,还加入了电视直播的报道记者,它将不仅仅将完成文字、图片的传播,还将首次完成电视画面的全球直播。其次,技术手段最为“豪华”。所携带的设备上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曾经的海事卫星迷你小站、M4已经不见踪影,替代他们的是Bgan700、编解码一体笔记本、卫星直播小站、微波发射器,这些设备的应用让整个报道更为专业,更为效率。特别是在电视报道方面,2个电视报道小分队,一队使用bgan700和编解码一体笔记本,它具有便携度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备架设,第一时间完成视频画面的直播,但画质低、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另一队使用卫星小站和微波发射器,它具有高清、标清画质传输的能力,信号稳定,费用低等特点,但架设时间长,设备结构复杂。

为了保证新华社的多个第一,两队分乘两辆越野车同时向着陆场进发,在返回舱在天空中打开降落伞的一瞬间,便携小组利用设备的优势第一时间与后方演播室连线播发。重装组则直接赶往着陆地,在宇航员出舱时将画面顺利传回来演播室并进行了直播。两路视频画面的直播完美演绎了神九返回舱从降落到着陆再到宇航员出舱全部过程,不但完成了新华社的第一次神舟飞船的电视直播,更是内蒙古分社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第一次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网络和微博的全媒体播发,完成了新技术对整个报道规模和水平的提升。

2013年,神舟十号返回舱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上。在总结了神九返回舱报道的技术经验后,新华社再次将新技术应用到神十的报道中——卫星双向网络传输。它通过相关设备使得视频直播卫星天线通过所链接卫星接入互联网,记者可将其与笔记本相连进行上网发稿,如果再接入无线路由就可以实现在方圆300-400米范围内的wifi覆盖。而这时在此范围内的文字、图片记者则可通过无线设备直接接入进行发稿,其下行速率可达到8M以上,上行速率更是在4M以上。一张500k的图片,仅仅几秒就可以上传到总社。在顺利的完成了电视直播的同时,利用这一新技术,在神十返回舱回收的报道中,记者共发对内外稿件17条,微博、中国网事50余条,照片20余底,与前方演播室连线3次,传送视频素材30多分钟。

虽然圆满地完成了报道工作,但是中间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有一些甚至危及到了生命。如在返回舱刚刚落地时,报道小组为了第一时间抢占有利地形,将直播车停在了最靠近返回舱的警戒线外。在刚刚架设起天线,与演播室连线成功仅仅2分钟后,报道组突然接到通知说在直播车上方马上将有直升机降落,而也就在此时,直升机已经飞临头顶,巨大的气流将地上的沙石卷起,打在车上、设备上,将摄像机吹翻,而直升机依然在逐渐下降。这时报道小组齐动手,倒车的倒车,搬设备的搬设备。当大家刚刚离开预选位置,直升机随即降落。像这样的情况竟发生了两次!除此之外,微波传输设备出现故障、调试笔记本出现故障,一系列故障随之而来。但在技术工程师的努力下,最终保证了整个报道组的工作顺利完成。

就在记者们紧张发稿的同时,2008年神七返回舱报道时的场景再次出现。5年过去了,除了少数媒体能够现场发稿外,大多数的媒体依然在抓耳挠腮的重复着拍摄、保存、再拍摄的动作。而新华社已经形成了通讯、文字、图片、网络、电视直播多位一体的报道模式,脱颖而出成为了倡导者、引领者和先行军。

从1999年神舟一号的起飞到2013年神舟十号的返回,技术的前进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对神舟飞船的报道中,技术进步也让新华社的报道从“点”状的文字发稿逐渐演变成“线”性的文字、图片结合,最后发展成为“面”化的全媒体报道。

通过15年的摸索尝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技术的演进从4年一发展提速到每年一跳跃,甚至未来会出现几个月一更新的时代。技术的变革,让散兵游勇式的报道逐渐演变为组织严密、环节分工明确、时效彰显的新媒体时代。“技术引领”已经成为未来媒体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猜你喜欢
返回舱分社神舟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法新社进入朝鲜
实践十号返回舱回家
神舟十一号与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成功着陆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