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扩声中“声压级骤升”应技与艺并举

2013-03-14 09:02华茂荣蓝田
剧影月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声压级调音师推子

■华茂荣 蓝田

抑制扩声中“声压级骤升”应技与艺并举

■华茂荣 蓝田

现场扩声过程,随着声源的起伏变化尤其是声频信号陡升,会引起还音系统声压级瞬间攀高,这种现象即声压级骤升。它是声源变化中的偶然现象,亦是现场扩声中常见问题。

现场扩声中的声压级骤升,轻者会破坏听音环境,给听音人带来惊吓和不适,影响扩声效果;重者还会因信号过载失真,引起系统出现反馈啸叫以致损毁系统设备。

声压级骤升是声源变化过程产生的。随着演艺、竞技、庆典、会议诸多声源类型的多样性,声源的抑扬起伏变化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艺术类声源的技巧愈来愈相互借鉴、吸取,这一特点日趋明显。如声乐演唱中美声的“花腔”,通俗演唱中的欧美唱法;戏曲演唱中的“嘠调”、“戈阳腔”,以及演讲中的激情迸发等等。其表现时而似窃窃私语,如绵绵流水;时而又撕心裂肺,似晴天霹雳。如此骤变,势必使拾音信号电平陡升引起扩声系统声压级骤升。

当然,这种声压级骤升也有因调音师操作不好所致的。声源表现中的跌宕起伏是客观的,情绪表现所需要的。虽然它存在着很大的即时性、突然性。但只要调音师正确熟练应对,完全是可克服和避免的。

一般来说,多数调音师对声压级的陡升现象都能够很好处理,也有力不从心者。那么,如何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呢?综合多数调音师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要技术、艺术并举,从诸多方面着手。具体说,基本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方面。我们从下面框图来看扩声系统的信号流程。

从这个信号流程图中,可以看到一个陡升的声源信号,首先是被传声器检拾后经过声—电转换送入调音台,调音台再将这个电信号通过混音后送入音频信号处理设备、放大设备,最后经扬声器做电—声转换后还音。在这个过程中,音频信号每经一级都有相应的放大,而每一级放大都可以进行控制。然而,这里我们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在哪一级对信号进行控制较好呢?实践告诉我们最佳的是调音台。原因是:一方面一般现场扩声系统,除了调音台外,其它如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设备的位置往往距离调音师比较远。只有调音台在调音师眼前。从时间角度来说,调音师最直接、最顺手的控制自然是调音台。二是当一个设备较多的扩声系统成立并经统调后,声场均匀度、总声压级、频率响应曲线已全部确定。此时任何单独设备的个体处理和调整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会改变整个声场环境。起码会带来声场不均匀度,增加听觉上的声、像偏移。

既然声源瞬间变化陡升,调音师对扩声设备既不方便逐个调整,又不能随意个别调整,那么,怎样才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抑制信号骤升,保证音频信号逐级合理放大,声压级相对平稳的调整方法呢?无论从距离或从信号流程而言,只有调音台了。

那么,如何利用调音台对陡升的声源信号调控呢?我们还是从下面的图来看吧。

这里以一般模拟调音台的一个通道为例。从图中我们看到,调音台对一个送入的音频信号从输入到最后输出,归纳起来有两个放大段级。从图中清楚看到,每一级信号放大倍数不同。前置部分信号放大倍数约在3000-5000倍,混合输出部分信号放大倍数约100倍,前后级放大量相差几十倍。另外,信号从输入到输出有三处可调控:一是通道输入增益(GAIN),它是一个旋转式的电位器,二是通道输出衰减器(FADER),它是一个滑动式电位器(常称“推子”),三是信号混合主输出(MASTER OUTPUT),编组输出(GRP)等,也是滑动式电位器。那么,到底是从哪一级调整最佳呢?这就需要认真琢磨。

一般调音师在操作中都会遵循“重后轻前”的原则,首先着眼通道输出,即通道输出“推子”。这是因为,各段级的信号放大量区别很大,就拿上图来说吧,通道输入端提供信号电压1mv,其输出端就有3000—5000倍放大量,而该通道输出给混合级时,同样还是提供信号电压1mv,混合输出级只100倍放大量,可见输入增益部分是多么敏感。假使我们将输入增益(GAIN)稍有提升,系统声压级就会有明显的陡变。而相反我们不随意去调整输入增益,而是调整通道输出“推子”(FADER),同样相应提升或衰减,系统的声压级变化则会很小很平稳,几乎不留“痕迹”。可见,我们追求扩声过程声压级尽可能平稳、自然,当然应取调整后级即调音台的通道输出级的方法。

当然有人又会说,为什么不提倡调整混合输出级呢?这一级信号放大量才20—30倍呀?调整这一级不是更稳更好吗。这个问题除了前边所说的会音响系统整体平衡外,还有另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在现场扩声中,往往是多个传声器同时开启、并用,同处拾音工作状态(无伴奏独唱、独奏例外)。而声源陡变,一般只是个别声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衰减调音台总输出,必然会影响其他传声器的传输增益。相反如果从通道着手,哪一只传声器信号过载。直接从通道输出部分衰减。既可控制个别声源陡变,不至该信号过载,也不会影响其他传声器的拾音效果。这就是我们提倡在声源陡变时,为了避免扩声还音声压级骤升,尽可能调控通道输出的理由。也就是说,从技术方面而言,抑制声压级骤升首先应从调音台上着手,从调音台输出通道上控制。

第二是艺术方面,这主要是指调音师的音乐艺术修养。调音师对音乐作品可以不去演奏、不去演唱,但必须熟悉、掌握其规律,这对调音是有很大帮助。具体讲,就是要学会善于利用演唱、演奏中的“气口”对声源进行得当的控制。

但凡音乐作品都有内在规律,这个规律从音乐学角度讲即曲势,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情绪,但其曲势是不可避弃的。在调音过程中,调音师完全可以利用音乐作品表现方法、技巧上的“气口”、“休止”对陡升的声源做以调控,以保证声压级的相对平稳并不给听音人留下“痕迹”。例如越剧《玉蜻蜓》中徐元宰,“眼前若有母亲在请她快快认儿身”一句,如果调音师了解这里有一个高声调,当演员唱到“母亲在”时,调音师脑中瞬间即产生一个调控预示,做好控制准备。待“在”字一出后,立即下意识将通道“推子”予以控制,尽可能使高声调上来后信号不致出现过载。如此后面半句“请她快快把儿认”唱出后,虽说升压级会有提高,但由于及时控制不会出现徒变,是整个扩声效果趋于平稳、自然。再如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最后一句,“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同样,当演员唱到“毛主席领导咱”时,开始准备,“咱”字一出,立即下意识将通道“推子”控制,“打江山”三字唱出后音量再高,亦不至于信号过载出现扩声声压级骤升。如此等等类似的声源,都可以如此处理。

第三就是调音师工作状态,这一点实际就是调音师的工作作风。现场扩声过程声源跌宕起伏,瞬息万变。调音师自上调音台就必须进入工作状态,必须做到严谨、认真、精力集中。要养成眼不离声源,耳不离系统,而且做到耳聪目明,眼疾手快。很多现场扩声中,出现传声器晚开、早收导致声源漏音头、缺句尾;演唱、演奏过程信号过载失真等等,多为调音师精力分散、心不在焉所致。我们常看到的现场扩声中,有的主持人上场说了半天,扩声系统才出声;有的在谢幕时主持人话音还没落,扩声系统又没声了;还有更严重的是系统反馈啸叫观众都发出惊叹声,调音师才觉察,如此笑话很多。试想,调音师如果工作时不进入状态或状态不佳,连这样最基本的环节都出问题,怎么又能处理好声源陡升所引起的声压级骤升问题呢?可见调音师的工作状态对于抑制扩声中声压级骤升,保证良好的扩声效果,营造舒适的听音环境是何等重要。

以上所述仅以模拟调音台为例,当然,对于调音师工作状态的倡议,是对各类调音台的操作均为适宜的。一孔之见,敬请同行们指正。

猜你喜欢
声压级调音师推子
调音师
钢琴家和调音师
全新DXR mkll有源扬声器
马未都忆旧——手推子
整流罩有效负载填充效应变化规律及形成机理研究
多孔吸声型声屏障降噪效果仿真分析
Allen&Heath 96kHz SQ系列调音台
甘霖
理发推子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