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亭 赵作诗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的社会财富有着非常大的提高。因此,我国有能力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流的建筑。因此,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建筑物地基静压注浆法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当中可以更好的应用此项技术,使这项技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和应用,更好的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建筑 地基 注浆加固 静压注浆 探讨
充填注浆、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是根据静压注浆对岩土层的作用方式而分成的四种方式。这几种方式都是应用在不同岩土的方面。当然也可以在实际的土体加固的过程中,对于这几种方式相互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土体加固效果。因此,下文详细的阐述了静压注浆法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这样做是为了在以后的实际施工程中,可以更好的应用和推广此项技术,使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1对于主要技术参数的探讨
1.1对于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的探讨
注浆压力是注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压力过低,浆液携带的能量小,达不到注浆效果;压力过高,将使地表出现冒浆,注浆量不足,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工程地层确定注浆压力为不小于0.4MPa,注浆量不小于195kg/m。当附近地面冒浆或压力大于2.0MPa时,可以终止注浆。
1.2对于浆液配合比的探讨
浆液的水灰比受地层地下水力条件的影响甚大。地层地下水与外界联系密切,且水有流动现象,宜采用双液注浆及时凝结。浆液由水泥+水玻璃调制而成,水泥应用325号,水玻璃浓度为40Be,水玻璃掺入量为水泥量的2%~4%。水灰比为0.67,有利于浆液的有效渗透。浆液流量按每m注入195kg水泥计,冒浆时终止。
1.3确定浆液扩散半径人工填土层
取值:k=0.01cm/s;β=3.1;h=40m;ro=3.2cm;n=0.42;t=600s;求得:r=90cm。
1.4对于钻孔深度及直径的探讨
钻孔深度设计为进入3层粉质粘土以下1.0m,上部注浆深度以构筑物地下底板为准,底板埋深2.1m。孔径32,花管长2m,管眼4mm,沉管到位后由下而上进行注浆。
1.5对于钻孔布置的探讨
为达到良好的注浆效果,可先在构造物外围设置一灌浆幕墙。一方面阻断幕墙内外的水力联系,另一方面阻断幕墙内注浆时浆液渗透出墙外。幕墙孔位按700×700间距沿构筑物外轴线封闭布置。幕墙内按长方形布置孔位。
2对于施工工艺的探讨
2.1对于施工顺序的探讨
根据多台机同时作业、现场施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灌浆方法等,施工顺序可采取从里往外的方式进行。施工程序是钻机及注浆设备就位→钻孔→放注浆管并孔口封堵→搅浆→注浆→清洗→成孔。
2.2对于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
首先是成孔钻头(Φ110mm)对准孔位后,采取冲击成孔的方法钻进。在杂填土中钻进时,若孔壁不稳,可下入导管护壁;当钻进到淤泥或淤泥质土和粉、细砂时,下入导管护壁,然后采取捞砂筒取砂成孔的方法直至下卧粘性土层。其次是灌浆管安放及孔口封堵;灌浆管下端设置0.7m~1.0m长且下端封口的花管,花管孔径Φ8,孔隙率15%左右;在花管外壁包扎一层软橡皮,以防流砂涌进花管导致灌浆无法进行。当成孔达到预定深度后,将灌浆管下到位,再用水泥袋放人孔中水稳层底部包裹灌浆管并接触孔壁即“架桥”,然后投入粘土分层夯实至孔口。再次是搅浆:先往搅拌浆筒内注入预定的水量并开动搅浆机后,再逐渐加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直到预定的用量,搅拌3min—5min后将浆液通过过滤网流到储浆筒内待灌。还有灌浆: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分段纯压式灌浆方法,即自上而下钻完一段灌注一段,直到预定孔深为止。灌浆段的长度以杂填土和淤泥或淤泥质土、粉、细砂厚度来确定;灌浆压力采取二次或三次升压法来控制,即灌浆开始采用低压(小于0.1MPa)或自流式灌浆,对杂填土而言,当吸浆量较大时采取间歇灌浆或用砂浆灌注,终灌时的压力要达到设计值;灌浆结束标准严格按设计执行。最后是封孔:灌浆结束后及时封孔,即第二灌浆段灌浆结束过半小时后,排除孔口封堵物,再往孔内投入砂石直到水稳层顶面,过24h后,若浆液下沉,再补充水灰比0.5的浆液至水稳层顶面。
3结语
通过以上我们对于建筑物地基静压注浆法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详细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物地基静压注浆法的技术是在建筑地基加固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因此,作为一名工作在建筑施工一线得我们来说,一定要掌握好这项关键的地基加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的对建筑建设施工,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缩小我国与国外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阎明礼.地基处理技术.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378—389.
[2]杨永浩.苏州虎丘塔地基加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界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论文集.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53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