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明(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安倍经济学”改革乏力
黄少明(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日本经济已进入第三个“失去的10年”。到目前为止,“安倍经济学”还不具备治理日本经济结构问题的能力。
5月下旬至今,日本股市持续暴挫,已跌落至技术上的熊市。伴随日股急泄的是日元强劲反弹和日债息率的急升,所有这一切皆缘自“安倍经济学”。始自去年10月的一轮日股牛市是“安倍经济学”推出后的初始结果,而目前日本市场的动荡亦是“安倍经济学”副作用的反应。
此前,“安倍经济学”成功利用量化宽松政策压低日元,激活资产市场,使日股半年内获得逾85%升幅。但是,仅靠日元贬值,股市上升难以持续,经济增长也难以长久。而且在日本债务不堪重负下,债息上升已成为“安倍经济学”的致命伤。目前日本债务与GDP之比已逾200%,债息每升一个百分点,意味政府所增利息支出就占GDP逾两个百分点。日本竞争力能否真正提升,才是日股维持长期升势,进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包括财政秩序紊乱失衡而产生巨额国债,通缩幽灵长期徘徊,消费不振,投资萎缩,技术缺乏创新,企业活力不足,整体生产率节节下滑等等,无不涉及结构性问题。只有推行结构性改革,才能逐步扫除日本经济重回活力,走上持续增长道路上的障碍。
有鉴于此,安倍于6月5日公布刺激经济的“第三支箭”,承诺未来10年将人均国民收入每年增加3%;拟设立经济特区,降低税率及提供相关优惠,以吸引外部投资;以及研究改革能源和农业体制等。至此,“安倍经济学”所铸造的“三支箭”宣告完成,即上台伊始推出的货币量宽和财政刺激“两支箭”,以及此时公布的结构改革“第三支箭”。
进行结构改革,是面临困境的日本经济不得不为之的措举,方向不可谓不正确,但关键在于改革的内容。日本经济已进入第三个“失去的10年”,自1990年以来,日本经历了五次经济衰退及20多年的低迷增长,经济失衡,结构性问题严重。要恢复经济秩序,重回正常增长轨道,日本需要长期、全面的结构改革。
然而,综观安倍的改革方案,难以找到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改革措施。在许多根本性结构问题上,改革方案避重就轻,挂一漏万。一是缺乏劳动力市场的改革细节;二是在改善营商环境上未提出企业减税的措施;三是未放宽公共退休基金投资规则,只承诺秋季前完成研究。市场对此相当失望,日股转升为跌。
第三支箭所推动的长远结构改革,被视为“安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日本经济面对许多关键困境,包括企业竞争力下降,技术创新缓慢,营商及就业限制繁多等等。这些核心问题一日不解决,日本经济就一日难以真正复苏。而到目前为止,“安倍经济学”还不具备治理日本经济结构问题的能力。日本经济前景如何?还须看未来日本当局能否拿出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日本政府更迭频繁,政策连续性难有保证,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