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王永重
十堰市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刘丹王永重
导读: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常发生的2种病害,常造成较大损失,为帮助菜农朋友有效防治这2种病害,详细介绍了其病原、发生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早期叶片背面症状
黄瓜作为十堰市早春及高山主栽蔬菜之一,年播种面积4 000 hm2左右,受黄瓜生长中后期叶类病害及管理措施影响,平均667 m2产量不足2 000 kg,严重制约了黄瓜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和市场供应能力,特别是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发生和蔓延迅猛,严重损伤黄瓜有效光合功能叶,是黄瓜高产高效生产中毁灭性病害。
1.1 症状
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主要为害叶片,幼苗期至结瓜期均可发病,特别是黄瓜进入收瓜期发病较重。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后迅速扩展,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霜霉状霉层,病重时,叶片病斑相互连片,病叶枯黄而死。
1.2 病原
称古巴假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1.3 发生规律
栽植密度过大,施氮肥过量,植株疯长,通风不良,是造成病害大发生的主要原因。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以上时病菌大量产生,其侵入的最适温度是16~22℃,12 h完成侵染过程,3~4天后霜霉病发生,叶片出现病斑,很快流行。黄瓜霜霉病传播路径见图1。
图1 黄瓜霜霉病传播路径
1.4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杂交一代比普通常规品种抗病性强。
②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晴天浇水,阴雨天不浇水,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水。结瓜前控制浇水,多中耕提高地温。覆盖地膜,进行膜下灌水,降低空气湿度。
③生态防治高温闷棚灭菌。利用黄瓜和霜霉病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不同,营造利于黄瓜生长而抑制霜霉病的环境以达到防病目的。严格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60%以下,保持棚内干燥,是防止霜霉病发生的关键。
④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水溶性液剂800倍液,72.2%霜霉威60~100 mL/667 m2防治。阴雨天,667 m2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200~250 g、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春·王铜)粉尘剂1 000 g进行烟熏或喷粉。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2.1 症状
幼苗期即可发病,子叶染病初呈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真叶染病后,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溢出,干燥后成一层白色膜,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茎、叶柄、瓜条染病,病斑也呈水渍状,近圆形、淡灰色,病斑中央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瓜条也产生菌脓,有臭味,幼瓜受害后,易腐烂,早脱落。
2.2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pv.lachrmans,属细菌,称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
2.3 发生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侵染菌源。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昆虫和农事活动等传播,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5%以上,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低洼地、连作地发病较重。
2.4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将种子在52℃温水中浸泡20 min左右。
②加强栽培管理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
③清洁田园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④化学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DT(琥胶肥酸铜)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77%可杀得1 2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交替用药。
[1]邓静静,秦明武,覃江文.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长江蔬菜,2013(5):10-11.
[2]茹伟民.温室黄瓜频发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长江蔬菜,2012(23):49-50.
[3]韩靖玲,侯伯生,李聪晓,等.雌性系黄瓜栽培管理关键技术[J].长江蔬菜,2012(11):26-27.
[4]王永莉,郑涛,周瑞春,等.长江流域冬春季茄果类蔬菜大棚育苗技术[J].长江蔬菜,2013(11):28-30.
[5]李逸群,李家飞,羊慧琳,等.大田中易于操作的几种减少作物病原物接种体数量的方法[J].长江蔬菜,2013(9):36-37.
[6]吴耀,赵丽,洪奎贤,等.对我国蔬菜上农药使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3(4):51-52.
黄瓜角斑病叶片正面症状
刘丹,湖北十堰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00
王永重,十堰市蔬菜办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