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淋巴结病理切片质量的体会

2013-03-04 05:11容,肖
重庆医学 2013年25期
关键词:二甲苯硬脂酸石蜡

宋 容,肖 觉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病理科 400030)

淋巴结切片常规HE染色的制片方法一直是病理技术的难题[1],其原因除淋巴结病变本身的复杂性外,主要还是由于切片质量较差所致。质量差的淋巴结切片比其他组织更容易造成假象而导致误诊。淋巴结病理诊断误诊率高达10%~30%,其中切片因素占多数[2]。淋巴结切片的制片必须遵循“薄切、淡染”的原则。按常规方法难以制作出优质淋巴结切片,为了克服淋巴结制片时经常出现裂痕、皱褶、破碎,染色过深或过浅等问题。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些优质淋巴结切片的制片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淋巴结活检标本50例。

1.2 试剂 改进的B-5固定液[3][(1)1%鞣酸1mL;(2)95%乙醇加8g水杨酸80mL;(3)甲醛15mL,3种液体混合配制成100mL后,取B-5液66mL加入甲醇480mL和氯仿240 mL混合,再加入醋酸80mL]。苏木精(hematoxylin)染色液、伊红(eosin)染色液、乙醇、硬脂酸、石蜡、0.5%~1.0%盐酸乙醇、二甲苯。

1.3 方法

1.3.1 固定 改进前常规淋巴结组织标本采用10%甲醛固定液,改进后淋巴结标本采用改进的B-5固定液。

1.3.2 取材 淋巴结取材大小1.0cm×1.0cm×0.3cm,取材要规范,取材刀要锋利,避免组织挤压,发生严重变性。

1.3.3 脱水 选用乙醇脱水效果最佳,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乙醇脱水,脱水要彻底,脱水时间要严格控制。

1.3.4 透明及浸蜡 改进前用二甲苯透明剂石蜡浸蜡,改进后用硬脂酸和石蜡的混合液替代二甲苯透明剂。

1.3.5 包埋切片 硬蜡包埋,切片厚度2.5~3.0μm为宜,裱片,展片,烤片。

1.3.6 染色 苏木精染液染色时间短,流水冲洗,0.5%~1.0%盐酸乙醇分化,热水返蓝,伊红染色数秒,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2 结 果

对50例淋巴结活检标本HE切片的制片技术进行改进,获得了良好效果。与旧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制作淋巴结切片,组织结构形态更完整,切片无皱褶,无刀痕,厚薄均匀,组织无挤压。镜下折光率强、胞质胞核着色分明,淋巴结结构清晰,皮质、髓质充分展现,淋巴滤泡清晰,色彩艳丽,均匀一致,核膜及核仁结构清楚[4],核桨对比鲜明。制片优良率达到95%以上(图1、2)。

图1 改进前的淋巴结切片(HE×200)

图2 改进后的淋巴结切片(HE×200)

3 讨 论

淋巴结组织结构致密,细胞丰富,间质少,外周又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结缔被膜[5]。按常规病理制片技术操作过程,如标本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到切片、染色等方法很难制作优质的淋巴结切片。应用改进后方法制作淋巴结HE切片,组织结构更清晰,色彩和对比度都优于常规切片,给病理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在制作淋巴结HE切片时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3.1 避免组织损伤 组织损伤包括人为损伤、组织变干,组织损伤可由多个环节造成。人为损伤是由于病理技术人员在整个制片过程中操作不细心,造成切片划痕等;组织变干是由于组织没有及时固定或组织没有完全浸泡在固定液中,致使组织发生干缩变硬。标本及时充分地固定是制作良好组织切片的基础。标本离体后,无论大小均应立即固定,这是切片成功的关键。若组织固定不良,在以后的标本制备过程中则无法加以纠正,标本的固定液有几种,临床常用10%甲醛固定液和4%中性甲醛固定液,此种固定液配制方法简单,为大多数病理科采用,但是用于短时间内很难渗透到淋巴组织内部,组织边缘固定尚可,深部组织很难渗透进去,造成组织标本固定不均匀。采用加温固定,可使蛋白质凝固,但会造成组织自溶。使用改进的B-5固定液固定淋巴结,其渗透力强,能迅速渗入组织内部,能凝固组织细胞内成分,使组织达到一定硬度,从而获得较佳的折光率[6]。且其对染料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无色素沉着,染色前无需进行脱色素处理。同时又不会使组织过度收缩或膨胀,短时间即可达到固定作用,并且能支持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特殊染色技术[7],是淋巴结的理想的固定液。将活检新鲜淋巴组织标本剖开,立即放入改进的B-5固定液培养瓶内。固定液的量是组织块总体积的4~5倍[8],固定时间3h左右,保证细胞不发生自溶和降解。

3.2 取材规范 取材要规范,淋巴结取材时,采用锋利的刀、剪,刀刃宜薄,首先仔细剔除淋巴组织周围的脂肪组织,切取组织刀要从刀根向后拉动切开组织,动作应轻柔不能用力挤压组织,一刀切下避免重复,防止造成淋巴结中央凹陷或不完整,避免使用有齿镊子。这是淋巴结取材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标本大小以1.0cm×1.0cm×0.3cm为宜。若过厚固定不好,组织结构不佳,过薄切片张数有限,如用于读片会的切片则难以满足需要;组织脱水,用新鲜脱水剂,室温下进行。加热脱水易造成组织变硬和细胞收缩,脱水剂采用低浓度至高浓度乙醇脱水,脱水时可增加脱水梯度,以利于在高浓度乙醇和无水乙醇中将组织残余水分除尽。脱水剂采用乙醇为佳,能置换组织中的水分,在淋巴结脱水与透明时,一般将固定好的组织块,放入80%乙醇60min,95%乙醇Ⅰ60min,95%乙醇Ⅱ60min,无水乙醇Ⅰ30min,无水乙醇Ⅱ30min。严格掌握脱水时间,如脱水时间过短,影响下一步透明,脱水时间长,组织收缩变硬,难以切出理想切片。组织透明及浸蜡,常规的组织透明采用二甲苯,二甲苯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组织收缩、变脆和硬化,淋巴结组织更是如此。采用硬脂酸和石蜡的混合替代二甲苯进行处理,作为脱水剂和石蜡间的中介剂,因硬脂酸对组织具有软化兼透明的作用,使用硬脂酸处理标本后,组织质地柔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组织收缩、变脆和硬化,即使纤维成分较多的组织,也容易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具体方法是:组织经过无水乙醇浸毕后,用硬脂酸和石蜡的混合液替代二甲苯进行透明剂处理。直接浸入硬脂酸和石蜡混合液Ⅰ,其配制比例为3∶2,浸入时间1h,温度56~58℃。然后浸入硬脂酸和石蜡混合液Ⅱ,其配制比例为2∶3,浸入时间1h,温度56~58℃,注意石蜡要定期更换。包埋的要点是:先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框,用加温的镊子轻轻夹住组织块放入包埋框内,用镊子轻轻压平组织块,使组织块平整放置,避免因镊子用力挤压而造成的人为破坏。包埋用蜡的熔点56~58℃为宜。将包埋后蜡块稍凝固,再移入冷台冷却后,按报道更利于薄切[9]。

3.3 切片制作完整 切片制作要完整,切片刀要非常锋利,最好使用一次性刀片,切片厚度2.5~3.0μm。修整蜡块时,先粗约将蜡块组织修平成最大面后,然后移动刀刃用不同的区段切片。切片刀刃必须保持完好和清洁,操作时用力轻柔适当,转速均匀,避免切削时切片刀对蜡块形成挤压,导致组织切片比蜡块显著缩小,组织压缩,细胞变形。切片刀钝、角度太大或切片速度太快,致使切片不是被切出来的而是被刮下来的。切片动作太猛会造成搓衣板样改变;漂烘仪的水温控制在40~45℃为宜,水温太高,造成组织切片扩散,形成人为裂隙,造成假象,容易误诊;温度太低展片不充分,组织切片易皱褶,影响观察。组织切片应在水中充分伸展后裱贴,还可将切片经30%的乙醇初展后,再用载玻片捞起放入展片箱展片更易展平。烤片温度要适当,一般组织切片烤片多直接平放在50~55℃烤片机上10min,然后80℃电吹风2min左右为宜。温度高、时间长,易发生组织“焦糊”现象。温度低、时间短,切片太厚脱蜡不尽或染色过程中容易发生脱片;染色、封片要细心,苏木精-伊红染色是病理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在病理技术中广泛应用,必不可少。因淋巴结细胞核比较大,细胞质较少,与其他组织切片一起染色,容易使苏木精深染,伊红着色浅。淋巴结切片与其他组织切片分别进行染色,根据苏木精成熟程度控制染色时间,苏木精染色时间短,一般2~3min,染色过程中0.5%~1.0%盐酸乙醇的分化是 HE染色成败的关键[10],分化时间必须严格掌握,一定要恰到好处,分化不足时切片会呈现一片蓝染,同时会影响伊红上色,使切片层次不清,影响观察。分化过度时,可适当延长返蓝时温水的时间,返蓝不足时,不可进行伊红染色,否则会发生切片过于红染,同样影响观察,苏木精染色深浅和分化时间只能通过镜下观察来控制染色效果。

总之,淋巴结切片的制片是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在操作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要求病理技术工作者规范操作,认真仔细对待,而且还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给病理诊断提供优质可靠的淋巴结切片,给正确的病理诊断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1]何燕,马恒辉,王璇,等.淋巴组织制片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8(2):147-149.

[2]陈晨,杨晓静,傅春燕.淋巴结制片的几点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07,11(11):2005-2006.

[3]宋容.新配方B-5固定液在HE制片中的应用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12):1115-1116.

[4]姜冰,杨军,彭长缨.淋巴结片子染色中苏木精染色时间的探讨[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17(3):238.

[5]王德田,罗玉凤,曹金伶,等.如何制作精良的淋巴结组织切片[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4):314.

[6]王琳,何乐健.三种不同固定液固定淋巴结所制切片的比较[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5,4(3):170-171.

[7]Bancroft JD,Gamble M.周小鸽,刘勇,译.组织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45-61.

[8]龚志锦,詹熔洲.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

[9]康源,刘卫平.淋巴结常规制片技术体会[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2):235-236.

[10]姜元庆.病理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60.

猜你喜欢
二甲苯硬脂酸石蜡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芳烃抽提二甲苯白土塔活化流程改进技术分析
蜂蜡中硬脂酸的影响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经溶剂回收仪再生的二甲苯在快速冷冻病理中的染色效果研究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透明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分析
SO42-/TiO2-SnO2固体超强酸无溶剂催化合成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钛酸脂偶联剂与硬脂酸复配对重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