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的四川芦山地震现场,活跃着多支救灾队伍。除了公众熟知的子弟兵、医疗、志愿者等队伍外,还有数支特殊的队伍——科技救灾队伍,比如,“小龙虾”、“蛇眼”、医疗方舱、旋翼飞行机器人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科技力量的加盟,让传统救灾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芦山地震发生后不久,江苏八达重工加急准备,将双动力智能型双臂手救援工程机器人运送灾区。这个长着“长手臂、大钳子”的家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龙虾”。
小龙虾看上去笨重却有着一颗聪明的“头脑”,原本配备在小型机器人上的电业指令控制技术让它有了灵活的身手,技术人员可以指挥它挥舞“大钳子”,完成起重、破碎、扩张、清障等10余项任务。它的两个手臂可分别作业,在一个手臂剪断阻碍物、打开一条救援缺口的同时,另外一条手臂作支撑,这样可以减少对现场的破坏,防止二次塌方,减少对伤员的影响。
“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场,机器人绝对是进得去、稳得住、抓得起、分得开。”小龙虾设计者之一、八达重工技术开发部工程师刘纪权如此描述。
而如果举办一个科幻救援设备的投票,医疗方舱也许能成为“最科幻”的那一个。在网友的描述中,12个集装箱大小的方舱可以组成一个医疗“方阵”,方舱内手术室等高级医疗设施一应俱全,而最为神奇的是这组方舱可以从天而降。
配备医疗方舱的解放军第175医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医疗方舱随时待命,但此次地震没有接到出动命令。“只要能找出比一个足球场大点的场地,医疗方舱就能像‘变形金刚’一样,合起来是一个医院,分开是一个个科室。约12个医疗方舱组合后,加上帐篷、发电机等设备,规模相当于一个二甲医院,每天可诊断400多人次。”至于最神奇的“空投”一说,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医疗方舱体积重量大,并不适合空投,一般由拖车运送。
▲芦山地震中,“小龙虾”参与救援。
已运抵灾区投入使用、与医疗方舱非常相似的全科箱房医院就可以空投。它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集集团联合开发。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技术专家李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道路交通不便时,可以采用空投的方式将该医院送到灾区,里面的设备不会破损。
从印尼海啸到日本大地震,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总有一支身着橘黄色制服、背后印着“中国救援”银灰大字的队伍活跃在救援现场。他们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对内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下简称国家救援队)。这支精锐部队成立于2001年4月,成员主要来自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武警医院。
它专为救人而生、救人而动。如果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发生,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的情况,这支队伍就会紧急出动,对被压埋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在海地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甚至比当地救援队到得还要早。
国家救援队中队长谭秀珠介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是亚洲第二支重型救援队,共配备了侦检、搜索、营救、动力照明、通信、医疗、个人防护、后勤保障及救援车辆等9大类装备。
“大大小小各种工具加起来大约有300多种,其中高科技救援装备主要是侦检和搜索设备,这次来芦山共出动了两台重型救援装备车。”谭秀珠说,侦检设备可对灾害现场的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进行检测,比如气体探测仪等;搜索设备可根据声音、视频、热成像等对幸存者进行定位。比如搜索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通过无线电操作,让它爬到废墟上探查情况。
而在救人方面,谭秀珠认为“蛇眼”是主力队员,它曾在汶川地震中立下汗马功劳。学名光学生命探测仪的蛇眼集声音和视频图像于一体,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主要通过高清晰红外摄像头与高灵敏度声音探测器,探测废墟下人员声音和视频图像,能够准确发现被困人员。
“蛇眼像根管子,柔韧性非常好,可以360度旋转,在废墟中自由行动。”谭秀珠说,汶川地震中有不少八九层的楼房坍塌,救援人员可以操纵蛇眼深入废墟下15米寻找幸存者。“利用蛇眼,我们在汶川地震中找到了十几名幸存者。”
国家救援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大多都通过重型救援车装载,每辆车甚至能装上280余套设备。“我们还有专门的卫星集群通信车,对外联系、通信、传接资料都是通过这种车辆。”谭秀珠来自解放军,平时他与普通军人一样接受常规军事训练,“但队员还要接受救援专业训练,平均下来一年中约有4个月的训练时间”。
在芦山地震中,空中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旋翼无人机具有不要求起降场地、可随时随地起落等特点。”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齐俊桐表示,在救援队到达救援现场后,运用该机器人能快速获取该地地理信息,能近距离接近高楼搜索被困者,可及时向救援队提供图片和视频信息,高效节约了救援力量。
震区地形、气象条件复杂,给执行空投空运任务的直升机在山谷低空飞行带来很大困难。针对上述情况,空军派出由中国电科第38所研制的空警-200预警机飞赴灾区上空,担负起芦山地震救援空中指挥重任,为执行任务的直升机在震区山谷低空飞行指挥调控,确保了空中救灾行动的科学、高效、有序、安全。
此外,4月20日下午17时左右,紧急派往雅安市芦山县的无人机成功获取芦山县核心灾区太平镇的首批高分辨率航空影像。
在此基础上,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科技人员根据无人机收集的航空遥感数据,快速绘制出比例尺为1∶10000的航空影像图,为地震监测提供了“最快最新的灾情参考”。(据新华社、南方日报、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