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佩,郭肖娟,孟祥东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传统高能耗领域,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推广绿色建筑同步发展已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课题.国内外虽然对建筑节能措施及其评价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建筑节能的评价指标,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进行了工程实施,但这些评价指标和方法都还是比较初步、零散、片面的,对于整体建筑节能体系的思想尚未建立,关于建筑能耗与建筑能耗对环境影响的明确指导思想和完备的评价体系仍未形成[1].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水平低,缺乏对节能问题的深入研究,针对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我国建筑能耗状况,构建相应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建筑节能进行科学评价的必要环节.
我国建筑主要有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类.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主要指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公共建筑包括教育建筑、办公建筑、科学研究建筑、商业服务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政法建筑、纪念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和宗教建筑等.据清华大学和建设部的抽样调查,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到4%,但消耗的电量却占全国城镇的20%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采暖空调系统占50% ~60%,照明系统占20% ~30%.而在采暖空调系统这部分能耗中,由围护结构传热耗能就占了40% ~50%.继开展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后,高校建筑节能也成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2].因此,笔者着重对建筑设计、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方面进行评价.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有了迫切要求,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选取分项指标以全面反映建筑能耗的情况、如何确定各分项指标的权重以建立有机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标准设计方案作为判定原始设计草案是否节能的基准[3].综合影响建筑能耗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建筑设计、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运行管理等,通过逐层分析影响建筑能耗的各因素,建立一套评价建筑能耗的综合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
该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5个方面,20个指标.其中关键设备评价包括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空调机组等设备的能效评价;管路评价包括水管路、风管路评价;空调系统能效评价包括空调系统能效比、设计能效比、运行能效比或空调能效等级评价等评价指标[4];室内环境评价包括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照明、室内背景噪声、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等评价指标.
建筑能耗评价中,由于缺乏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调研数据,所以对各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按照被评建筑的节能情况将各定性评价指标的描述划分为6个等级打分:0分(不合格)、1分(差)、2 分(较差)、3 分(一般)、4分(较好)、5分(好).满足国家现行标准以及政策法规的最低条件时,可以评为1分;如果连最低条件都达不到,则评为0分.
合理确定和适当调整各因素的权重,体现出系统评价中各因素轻重有度、主次有别,更能增加评价因素的可比性[5].这里主要采用了群体专家决策的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建筑节能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调查评判,再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该调查发放调查表15份,收回了9份,其中又有4份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其他问卷的调查结果有着明显出入而被舍弃,所以有效问卷有5份.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建筑领域内的教授、专家对于建筑能耗方面的认识情况.层次分析法[6]一般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建立描述技术要素或者功能特征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
2)应用专家调查得来的各层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即两两比较结构要素,构造出所有的判断矩阵.
3)解判断矩阵,得出特征值λ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ω,并且检验每个矩阵的一致性.如果不满足一致性条件,则要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一致性检验为止.
这里应用MATLAB软件中的[V,D]=eig(A)函数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衡量一致性的指标.
一致性的指标为
随机一次性比率为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对应的最大特征值;n为矩阵阶数;RI为随机一次性指标,参考文献[7],其取值见表1.
如果CR<0.1,则该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若CR≥0.1,则应对该判断矩阵做适当的修正.
以一位专家调查结果的第1层级的指标为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见表2.
表1 随机一次性指标RI值
表2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各组成要素的相对权重
以相同的步骤对其他调查结果进行一次性调整和完善后,对各组调查结果做几何平均处理.同样以上述第一层级指标为例,对全部的调查结果做几何平均处理,见表3.
表3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各组成要素的几何平均值
将计算所得的几何平均值代入判断矩阵中,求出各层元素的指标权重.第1层级指标的最终相对权重计算见表4.
表4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各组成要素的最终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通过逐层的相对权重传递,求出各分项指标最终的权重.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续表5
根据每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及权重,可以建立一个建筑能耗指标 M[5].
式中:ωi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Mi为各影响因素的评分分数;n为评价指标项数(这里n=20).
建筑能耗指标表征建筑节能评价的最终得分.指标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的能耗水平,指标值越大,说明该建筑能耗水平越低,节能状况越好,详见表6.
表6 评价得分与建筑节能水平等级关系
某大学教学楼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2 639 m2,5层框架结构.第1层有配电室、档案室、图书室、期刊室、办公室等;第2层主要为办公室;第3层及以上为教室.主体建筑高度20.95 m;体形系数 0.203;平均窗墙比 0.369.外墙体采用250 mm厚加气混凝土砌体外加聚苯板保温,传热系数Ki=0.57 W/(m2·K);内墙体采用200 mm厚加气混凝土砌体.外门为不锈钢框钢化玻璃门;内门为镶板木门.窗为白色单框中空玻璃塑钢窗.屋顶铺60 mm厚挤塑聚苯板,Ki=0.48 W/(m2·K);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7—2002)中规定的4级水平.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7.0℃,室外平均风速2.3 m/s.采暖热媒为65/40℃热水,总热负荷为261.65 kW,阻力损失 8.03 kPa.管材采用焊接钢管,管径DN40及以上焊接,DN40以下丝接.散热器落地安装,每组散热器均加手动跑风.采暖热源为市政集中供热,经换热站二次换热后提供,系统补水采用补水定压装置自动补水.日光灯采用三基色T8管配电子镇流器,吸顶灯、天棚座灯、楼梯间照明均采用节能灯作为光源,走廊处应急疏散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型灯具.由于校园内寒暑假校内人员较少,同一建筑内各房间的使用情况也有可能差别较大,所以该教学楼无集中式空调系统.空调设计采取了分单独房间设置,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提高空调使用的经济性.第1,2层的办公室均采用分体式壁挂以及柜式空调机,2级能效,遥控控制.教室人数比较多,为了保证空气的流通就没有安装空调,只装电扇散热.教学楼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均较完善,人工技能比较熟练.
该教学楼无中央空调,所以其关键设备与管路评价不参与检测,空调能效评价可以根据空调的能效等级确定.对该教学楼进行能耗评价,结果见表7.
表7 某教学楼节能评价结果
由表7可知,该教学楼建筑节能评价为3.5分,建筑节能水平等级属于良好.
1)我国既有建筑量大面广,其中高耗能建筑占绝大部分.因此,在分析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关于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评价体系,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合理地进行定性指标的定量化与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才有利于建立建筑能耗指标,从而对建筑的节能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综合评价.
3)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融合了建筑设计、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照明系统以及运行管理等5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某高校建筑验证了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杨红霞.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探讨与研究[J].暖通空调,2006(9):42-44.
[2]张帆,许楗.西安市高校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与分析[J].建筑节能,2012,40(7):54.
[3]田稳苓,王洪福,袁全.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发展与研究方向[C]∥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北京,2007.
[4]李运华,张吉礼.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评价指标的探讨[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合肥,2006.
[5]郭瑞.公共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6]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杨玉兰.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