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梅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 杭州 310009
对在我院健康体检及门诊发现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黄连素治疗,降糖效果较单用二甲双胍更明显,同时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报道如下。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8例,男3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7.5±5.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初诊空腹血糖(FBG)<11mmol/L,均无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排除严重胃肠道疾病、肾功能损害(血清肌酐超过1.5mg/dL),心衰需要药物治疗、缺氧状态、哺乳妇女、孕妇、贫血、酗酒者等。68例从未接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将上述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FBG、PBG、HbA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由护士和营养师统一指导教授患者使用药物及进行糖尿病有关知识教育。盐酸二甲双胍初始剂量按0.5g,1天2次,饭中口服,黄连素片(通用名:盐酸小檗碱片)0.3g,1天3次,饭后口服,每1~2周监测外周血糖,若血糖不达标,逐渐增加盐酸二甲双胍和黄连素用量,盐酸二甲双胍剂量每1~2周加量0.5g,最高剂量为2.0g/d。黄连素片最大剂量0.5g,1天3次口服,至外周FPG<7.2mmol/L,餐后2h血糖(PBG)或随机血糖<12.2mmol/L。如出现低血糖(外周<4.0mmol/L)[1],则减少剂量。治疗16周。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FBG、PBG、HbAl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2 不良反应 治疗组36例中出现恶心、腹胀、乏力各2例,便秘、低血糖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2.2%;对照组32例中出现腹泻4例,恶心5例,腹胀、乏力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4.4%。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均无异常变化。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x±s)mmol/L
流行病学分析表明,长期的高血糖能使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因此,2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而长期地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来自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近期的联合声明指出,对无禁忌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体质量多少,一经诊断,即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2010年中国指南的重要更新就是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应是二甲双胍;如果没有二甲双胍的禁忌证,该药物应该一直保留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1]。采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如腹部不适、腹泻、腹胀,发生率约为20%~30%[2],一般多出现在治疗早期,同时还会出现乏力,疲倦,体质量减轻,头晕,皮疹,维生素B12缺乏等[3],导致糖尿病患者拒绝或害怕使用该药物。黄连素为中药黄连、黄柏根茎中的有效成分,又叫小檗碱,现已可人工合成,主要用于肠道感染等疾病。黄连素治疗非依赖性糖尿病已有大量报道,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研究证实,黄连素兼有磺脲类和胍类降糖药的特点[4]。研究表明,黄连素通过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同时能促进胰岛细胞修复,阻止K+通道而增加Ca2+内流,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5]。本组结果显示,对于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在7~11mmol/L的初诊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盐酸二甲双胍加用黄连素口服,降糖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组(P<0.05),两药合用,不良反应减少,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药物的依从性有所改善,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并可通过各种降糖外效应,如改善血压、血脂,控制体质量等[3],达到更好的远期效果,减少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两药均价廉,且使用方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2]张金华,冯玉欣,裴薇,等.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9,12(8):768.
[3]陈丽.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药品评价,2011,8(1):25.
[4]陆建灿,邹大进.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J].糖尿病新世界,2010,7:24.
[5]程浩.黄连素降血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31):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