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 文
老子说:“大成若缺。”圆满原在残缺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缺处即是圆处。缺,是对完美的期望,在淡淡的忧伤中,有一种寂寞的美。
如篆刻,多在断处用心。断处见其胆、见其韵。印家有这样的话:“与其叠,毋宁缺。”没有缺,就没有篆刻艺术。缺是一种引领,而不是抽刀断水式的毅然截断。缺更是一种烘托,美不在缺本身,而是缺提供了一个背景,一个呼应圆满俱足的背景。
文苑2013年13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