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菊
(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妇女群体分层,妇女体育行为也在不断变化,并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因此,对皖江城市带(即安徽省内沿长江两岸城市群,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安庆、池州、宣城和滁州等市)的不同妇女群体分层,从组织、运动、观赏、消费等等体育行为的特征进行探索与剖析,可以把握与预测妇女体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妇女体育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1 研究对象及妇女群体分层标准
本研究的外延涉及皖江城市带8座城市的年满18周岁的成年女性,考虑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差异,本次所调查的对象不包含学校体育阶段的女学生和竞技体育范畴的女运动员。(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职业分类,我们对被调查女性的家庭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力及社会声望进行评价,综合加权后转化成标准分,即为各种职业的综合分数。参照吕树庭教授对社会体育调查的等级细分标准(上层:管理人员;中上层:教科文卫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层:个体工商户或小型私营企业主;中下层:直接服务人员、工人和农民;底层:无职业者、下岗和离退休人员)[1],按照被调>查女性职业地位的综合排名,结合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经济指标,本文确定了皖江城市带妇女群体分层为:上层(女管理者阶层、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家庭收入高的全职家庭妇女);中上层(女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中中层(女办事人员阶层、女个体工商户);中下层(女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一般女工人阶层);下层(下岗失业妇女)。(表2)
表2 调查对象社会分层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社会学研究、妇女体育研究、社会阶层研究、体育行为研究等专著书籍10余部,在期刊网查阅有关学术论文50余篇,在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硕博论文6篇,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2.2.2 问卷调查
问卷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女性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5个维度。第二部分根据安徽省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就被调查女性的体育组织行为、运动行为、观赏行为、消费行为设计了30余个题项的混合式问卷,之后进行了小样本调查(50人),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题项的修正与取舍。第三部分是对不同群体妇女体育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利克特5级量表(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26个指标题项,形成最终居民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采用整群多级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具体步骤为:第1步,依据行政区域划分标准,选取皖江城市带8个城市;第2步,从8个城市中随机抽取24个居民委员会;第3步,每个居民委员会随机抽取2个社区;第4步,每个社区随机抽取20户居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896份,回收率93.3%,其中有效问卷827份,有效率92.3%。
2.2.3 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初始因子,根据碎石检验准则,选取了公共因子。采用方差极大化原则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变换,根据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主因子轴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所包含的意义,为提取出的共因子命名。
3.1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组织行为特征分析
借鉴广州体育学院张宏[2]的观点,将体育组织分为自给性、社会供给性和商业供给性,相对应的体育组织行为分别有:自给性组织中有个人行为、家庭行为;社会供给性组织中有社区和单位、非正式体育小团体、正式体育社团;商业供给性组织主要是商业俱乐部。
从表3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组织行为的结果显示:上层、中上层妇女群体的组织行为方式以商业性俱乐部、家庭行为居多,正式体育团体和非正式体育团体最少;中中层妇女群体各种行为方式比例相差不大;中下层妇女群体以非正式体育团体、家庭行为、单位或社区行为、个人行为居多,正式体育团体、商业性俱乐部最少;下层妇女群体以非正式体育团体和单位社区行为居多,正式体育团体比例为2.38%,商业性俱乐部比例为0。
表3 不同群体分层妇女体育组织行为调查(%)
3.2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运动行为特征分析
运动行为只是健康行为的一种,规律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分层的差异,妇女选择的有效运动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是依自己方便的时间,安排较佳的环境,个人或集体一起运动,在运动中产生舒适愉悦的感觉与经验,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依据调查统计表多项选择前2项选择的结果,将不同群体妇女的体育运动行为方式归纳为十大项,各项的选择率如下(见表4):
表4 不同群体分层妇女体育运动行为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不同群体分层妇女体育行为调查结果显示:上层、中上层妇女群体运动行为方式以瑜伽、健身气功、羽毛球、乒乓球居多;中中层以瑜伽、登山、羽毛球、乒乓球、慢跑居多;中下层和下层以羽毛球、乒乓球、慢跑、健身舞居多,而选择网球和跳绳的都较少。
3.3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观赏行为特征分析
观赏性体育是指吸引许多观众观看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与体育观赏相近的概念有体育欣赏、赛事观赏、观赏体育、欣赏体育等,不一而足。依据张德胜教授[3]的界定,体育观赏是指体育迷在闲暇时间,通过亲临现场加油助威,或者通过广播电视收看等不同行为方式,以表达对某些特定运动项目、运动员或运动队的兴趣、爱好与支持,从而满足自己内心功利与审美等多维精神需要的一种体育娱乐休闲活动。据此,我们将不同群体妇女体育观赏行为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表5):
表5 不同群体分层妇女体育观赏行为调查(%)
从表5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不同群体妇女体育观赏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妇女群体以电视转播为首要观赏方式,并随经济收入的递减比例增加,下层群体比例最大,达到了56.39%;选择报刊杂志的为最少,但各群体之间有着不同的比例差异。
3.4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消费行为分析
依据台州学院陈永军[4]对体育消费行为的分类,我们将不同群体妇女体育消费行为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和体育参与性消费,实物消费主要包括运动服装、小型健身器材、体育运动器材、体育保健品、运动饮料、体育邮票等实物消费支出,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体育信息消费主要包括订购体育报刊杂志、书籍等以获取体育信息、体育知识和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观看体育比赛、表演、展览以及购买体育音像制品等所进行的体育消费;体育参与型消费主要指人们购买的各种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消费,例如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所支付的费用。(表6)
表6 不同群体分层妇女体育消费行为调查(%)
从表6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不同群体妇女体育消费行为调查结果显示:上层和中上层群体实物消费、信息消费与参与性消费比例差距不大,中中层、中下层、下层群体以实物消费居多,信息消费其次,参与性消费最少。
4.1 因子相关度分析
对全部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经KMO检验(KMO=0.917)和 Bartlett’s球性检验(P<0.000),表明26个指标存在潜在共享因子,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初始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初始因子矩阵A进行旋转,萃取了5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职业因子、生活方式因子、经济条件因子和健康状态因子。绝大部份指标的共同度都在0.5以上,5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4.385%,达到了因子分析的要求(表7)。
表7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行为特征的影响因子分析统计表
第1主因子中,政府政策 (α=0.621)、体育经费 (α=0.577)、体育健身组织管理 (α=0.635)、体育场地设施(α=0.627)、体育知识普及宣传(α=0.621)、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α=0.552)、健康咨询服务(α=0.538)等7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社会环境对妇女体育行为特征的影响,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第2主因子中,工作时间、工作性质等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工作时间的长短、工作性质的强度对妇女体育态度和能力的影响,命名为“职业因子”。第3主因子中,文化差异、特殊生活方式等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对妇女体育行为的影响,命名为“生活方式因子”。第4主因子中,幸福指数、收入与消费水平、消费需求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收入与消费水平对妇女体育行为的影响,命名为“经济条件因子”。第5主因子中,健康状况、运动方式和幸福指数3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妇女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对其体育行为的影响,命名为“健康状态因子”。
从表7可以看出,影响妇女体育行为的因子其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社会环境因子24.433%,职业因子为22.492%,生活方式因子14.358%,经济条件因子12.183%,健康状态因子10.920%。
4.2 主因子分析
4.2.1 社会环境因子
社会环境因子主要包括7个指标,涵盖政策保障和服务供给等因素。从政策保障因素来看,皖江城市带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国家启动内需的重点区域,有良好的创新发展传统和基础等优势;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联系非常紧密;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快速发展,带内的体育发展也有互动和融合的趋势。从服务供给因素看,体育资源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体育资源的整合,可以提高物质资源的开发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共享效益。
依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目前皖江城市带由于公共开发的体育活动场地少,适合妇女开展活动的体育娱乐休闲项目不多,而体育场馆多是封闭式管理,以运动比赛、运动训练为主,不能充分为全民健身服务。不难看出:基本的保障条件和服务措施,是不同群体分层妇女的基本体育需求和愿望。
4.2.2 职业因子
职业因子主要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性质等方面,二者的因子载荷值很高(分别为α=0.869,α=0.82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日益提高,职业女性日益增多;经济的独立,使她们的自主独立观念大大增强;她们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人类情感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科技的进步缩短了她们家务劳动的时间,使更多的妇女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同职业、不同经济地区、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余暇时间是有限的,对体育行为有较大影响。皖江城市带女性职业的分布也有其特点:合肥、芜湖、马鞍山高校多、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多,职业女性文化层次高,思想比较先进,容易接受新事物,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而其他一些城市大专以下的职业女性很普遍,工作负担相对比较重,生存现实决定了体育活动还不是她们余暇时间中的主要活动内容,制约了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2.3 生活方式因子
生活方式因子主要包括文化差异、特殊生活方式、生活预期等方面因素,其中以文化差异和特殊生活方式的因子载荷值最高。不同群体分层的妇女由于文化层次的差异,对体育的认知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差距很大,直接影响她们的体育习惯的养成;不同群体妇女对家庭的幸福指数和生活预期也不同,上层或下层妇女群体甚至有她们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如何克服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引导妇女利用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关系到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的整体水平。
4.2.4 经济条件因子
经济条件因子主要包括收入与消费水平、消费需求等方面因素。经济收入是影响皖江城市带不同群体妇女体育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工人、服务行业人员、公司职员家庭月收入低下,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4000元几乎没有;而教师、医务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家庭收入水平相对比较高,主要集中在3000-4000元,还有相当部分在4000元以上的职业女性。皖江城市带不同群体妇女的体育实物消费与体育信息消费、体育参与性消费比例不协调,实物消费仍然在体育消费结构中占主要地位,但是随着皖江城市带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需求开始趋向直接参与的体育消费。从何霞的《安徽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5]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区域经济总量靠前的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等城市在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部门上表现较差,而这些城市制造业的带动作用较强。如何以经济带动体育发展,让经济与体育发展自然互动与融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4.2.5 健康状态因子
健康状态因子主要包括健康状况、幸福指数和运动方式。问卷调查发现:皖江城市带近78%的女性认为健康状况是影响她们体育参与的重要动机,身体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她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和选择的运动方式。
相关文献调查表明,我国预计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将达3亿。向城市流动的农村妇女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农村男性和城市女性的双重竞争,不得不从事脏、难、险的工作,为了赚钱,她们超时工作,没有加班工资,也没有相应的福利和健康权,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她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她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子女和老人身上,同样也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向城市流动的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这将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长期而不可回避的现象。
5.1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组织行为层次特征明显:上层、中上层妇女群体的组织行为方式倾向于商业性俱乐部、家庭行为,中下层、下层妇女群体以非正式体育团体和单位社区行为居多。
5.2 皖江城市带不同群体分层妇女体育行为层次特征明显:上层、中上层妇女群体运动行为方式倾向于瑜伽、健身气功、羽毛球、乒乓球;中下层和下层以羽毛球、乒乓球、慢跑、健身舞居多。
5.3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观赏行为层次特征不明显:大部分的妇女群体以电视转播为首要观赏方式,下层群体比例最大,达到了56.39%。
5.4 皖江城市带妇女体育消费行为层次特征明显:大部分的妇女仍以实物消费为首要选择,但上层和中上层群体实物消费、信息消费与参与性消费比例差距不大。
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中各主因子轴中因子载荷值较高的指标所包含的意义,为皖江城市带不同层次妇女群体体育行为特征影响因素提取出的5个因子,并分别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职业因子、生活方式因子、经济条件因子和健康状态因子。
[1]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研究成果汇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 张宏.论休闲体育的不同组织形式及其特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2):94-96.
[3] 张德胜.体育观赏作为体育娱乐休闲的哲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66-69.
[4] 陈永军.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体育学刊,2010,(2):33-37.
[5] 何霞.安徽皖江城市带各城市间经济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J].现代城市,201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