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味道

2013-02-25 00:56:12马楠
电影 2013年10期
关键词:小野寿司美味

前几天看了一部外国电影,有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人在步入中年后,依然对学生时代同学和他分享的一碗热汤面念念不忘,那成了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于是他想尽各种办法,找到了那个同学,吃到了与当年做法相同的面,但他怎么也找不到之前的味道,同学在分别时交给他一个小纸条:饿极了再吃!

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美食传统的国度,早在古代其实就有类似的故事,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享用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听过这段经典相声的人,在哈哈一笑之余,可能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人做出的同样的食物,味道却不同了。我猜电影里的那个人就算饿得两眼发蓝也不会感受到当初的美味。也许他寻找的不仅仅是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味道会停留在记忆里,但未必再次尝到就能想起它的全部内涵。味道需要当时心情衬托,找不回当初的味道莫不如说是物是人非,没有原来的心境了。

在关于味道的记忆里,我好像总能在电影中找到相似的感觉。在侯孝贤早期的电影《冬冬的假期》中,冬冬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围坐在饭桌前,一边吃一边盘算着一会去哪玩,去玩什么,是去河里游泳还是去看乌龟跑步。吃饭作为出去玩耍的前戏,在家长的监督下变得不得不做且不太情愿,饭菜的味道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兴奋的心情和对外面小天地的向往。这样的记忆同样出现在我的童年时光,我当时亦是每次吃饭都被劝着、追着,但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吃饭时却胃口大开,经常超水平发挥。

大学的时候,同学围坐在宿舍集体看电影也是记忆中难忘的一部分,其中有一部《美味关系》大大改变了我对美食的印象。在片中的各色意大利美食逐次登场,让人目不暇接,馋虫在肚中复活。但如果只看美食,那便辜负影片的原意了,在影片简单、流畅的情节中,我第一次把美食与亲情、爱情连到一起。食物在影片中变得神奇,不再是那个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了。它好像充满魔力,使得年幼丧母的小女孩与性格刻板的姨妈渐渐改变了敌对的态度,感受到彼此真切的爱,使得两个同是厨师的冤家,从互相作对到了解、理解、最后相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当时的我没有找到答案。这部电影在我心里停留了很久,甚至影响到我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我曾一度想找个厨师女朋友,可惜未能如愿。

离开学校后,大家各奔东西,聚在一起吃个饭实属不易。即便凑在一起,心境也大不如昨了,仿佛有道看不见的墙把彼此分离。常常点了一桌子菜剩下很多,大家的理由出奇的一致:饱了,真吃不下去了。好像大伙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在饭菜上,谈论的都是自己的工作,家庭,买房这些最现实、迫切的话题。这情景有点像《饮食男女》的情节,一家人总也凑不齐,好不容易凑齐了,一起吃饭也吃不出那美好的味道。电影源于生活,一点不假。

毕业后我因为工作的缘故,有幸常常看电影。看到电影中出现的不同美食,真是大饱眼福,暗自垂涎三尺。片中享用美食的人,可能是陌生人、朋友、家人、恋人抑或是仇人。电影中的食物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变成烘托人物情感和发展故事情节的手段。比如那非常经典的《饮食男女》,各种美味佳肴火候的拿捏、入味无不衬托几代人之间的亲情、爱情的冲突与激荡,表现了我们东方人情感的温婉与含蓄。还有《寿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近乎一生时间打造而成的出神入化的技法,对弟子们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对食材的极致追求固然是他成功的原因,但美味背后的感情投入才是称为神的关键。每天看着客人的面部表情和状态,小野二郎都会想出适合客人的饮食。细致至此,不神也难。

不经意间,我发觉可以解释看《美味关系》时的疑问,当时是什么东西让我震撼,其实并不是美食本身,再美好的味道也只有尝到才能体会,之后就会消散。真正直达人心的是隐藏在美食背后的那份心意。每当想到到此处,我总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我是否感受到了简单味道背后的情感,还是只把吃饭当成例行公事,忽略了一些珍贵的情谊,以至常常发出“找不到某种味道”的感叹。正如《饮食男女》中传达出来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想之不能,求之不得,滋味万千,各入人怀。

《寿司之神》剧照

猜你喜欢
小野寿司美味
心空无尘——小野竹乔的腔调
国画家(2022年6期)2022-11-25 03:35:46
做寿司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8:44
我给你讲 我男朋友是玩户外的
户外探险(2020年12期)2020-12-21 03:34:56
小野清一郎的“道义刑法”:历史、传承及反思
你好像很美味啊
好孩子画报(2018年1期)2018-04-14 02:04:16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家教世界(2018年26期)2018-01-30 14:32:47
旋转寿司
串起来的美味
好美味的秋天
趣味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