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赵 媛 本刊记者 张 鹏 叶 梅
田雅莉校长
在北京繁华的西单商圈内坐落着一处古朴的四合院,院落的大部分已被高楼所占据,仅有东侧的一小部分依旧保留着旧式庭院的模样。在两尊石狮子的守护下,大门口蓝底金边的牌匾熠熠生辉,上面写着“清学部”三个大字。这里就是北京市外事学校的实习饭店,我们的采访在院内茶香满溢的茶室展开。
田雅莉校长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全校上下都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外事学校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字校园网和数字图书馆,并根据学校各专业的教学需求建设了多个信息化实训室;同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不断探索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借此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为学校赢得了荣誉,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网站评选”活动中,北京市外事学校网站获得“百佳网站”称号,田雅莉校长同时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职业学校更注重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训教室是北京市外事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田雅莉校长曾是一名一线计算机教师,因此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具有独特、长远的眼光。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在实训教学方面进行信息化改造,不仅给每间实训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更将这些设备与实训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实训教室。
在学校的北址校区,每一间实训教室都安装了一块电子白板。这些电子白板不是死板地悬挂在墙上,而是都融合在实训教室的整体装修环境内,使实训科目的教学气氛更加浓烈。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室为例,电子白板被镶嵌在墙面的白色画框内,和白色的西式餐桌椅相得益彰,与实训教室整体环境十分协调,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不破坏整体风格,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
图1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室(西餐教室)
当然电子白板最重要的作用还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它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以茶艺课堂为例,教师在教授学生冲泡技艺时首先会进行示范操作,由于操作空间有限,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教师的操作手法,这时教师可将电子白板与摄像设备连接,将操作过程同步投影在电子白板上,让每名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
学校信息中心也不断地研究开发电子设备和技术,以便充分辅助教育教学,让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起来。比如为旅游专业实训教室专门设置了120°荧幕,学生置身其中,仿佛身临其境,可以更好地学习导游讲解。
图2 旅游综合实训室环幕
北京市外事学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开展自主研发活动。这样不仅让学校自己掌握了必要的科研技术解决日常工作问题,还通过开发过程锻炼培养了教师队伍。
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的网络中心(2009年更名为信息中心)就开始运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课件完成后提供给一线教师使用,教师再将使用情况反馈给网络中心进行完善。一直以来,学校教师都在积极参与课件、软件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1998年,学校开始校园网建设,当时有20多位教师参与,这些教师在研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也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科研骨干。2001~2003年,教育部启动全国职业院校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并面向全国招标,通过竞标和现场答辩,北京市外事学校一举获得“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中华茶艺”和“中国旅游地理” 6个项目的开发资格。学校分两期进行远程网络课程建设,在学校信息中心的带领下,先后有30多位教师参与,共同协作完成。其中“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于2004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田雅莉校长非常重视对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不断努力,2012年学校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在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职校网页设计与制作竞赛中,北京市外事学校获得团体一等奖,并且有多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开发的《咖啡制作多媒体仿真自主学习软件》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中职类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田雅莉校长说,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和校本教材、网络课程开发等环节不断地锻炼教师队伍,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由一线教师参与开发的课件也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甚至还能满足社会学习人员的学习需求,从而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功能。
图3 《咖啡制作多媒体仿真自主学习软件》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中职类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田雅莉校长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因材施教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之一,考虑到学校生源的文化基础和性格特点等因素,学校将iPad引入课堂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关于iPad进课堂,虽然大家对此看法不一,但田雅莉校长认为,iPad是现今流行的电子设备,中职学生对书本本身兴趣不大,但他们动手能力强,对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技术很感兴趣,可以先通过这些设备将学生吸引过来,继而再将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对学习资源和知识的兴趣,完成技术设备—书本—知识—学习资源的迁移过程。只要正确引导和适度干预,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兴趣空间,反而会使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目前学校已投放了80余台iPad在3个校区的3间教室,这些教室作为自主学习室向学生开放。学校还为一线教师每人配备一台iPad,方便教师在教室进行移动教学和办公。学校已开始进行第二批购置计划,等到全部设备配置完成,全校iPad数量将超过300台,极大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使用需求。
图4 学生利用iPad进行学习
为了保证iPad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并形成互动课堂,学校信息中心更是调配专门团队对iPad进行应用研究,既保障了iPad教学的正常运行,又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下,iPad在北京市外事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外,学校不但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方便教师、学生无线办公和学习,还设置了电子查询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的终端机查询课程资料,在资源库内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想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北京市外事学校一直坚持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努力探寻能够促进师生阅读的方法。田雅莉校长说,由于学校地处市中心,占地面积有限,图书馆规模和藏书量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并跟上当前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学校近两年着力构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仅解决了实体空间问题,还有效地整合了校内、校外多种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2011年12月,学校数字图书馆正式向学生开放,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乐于徜徉其中。截至目前,学校数字图书馆共有电子图书12万册,电子报纸270份,电子期刊700多份,基本满足了师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需要。
数字图书馆建成之后,学校将关注点集中在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服务、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始规划整合现有的数字资源(数字图书、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等),建设北京市外事学校学习中心。据田雅莉校长介绍,学校将分两个阶段进行资源整合:第一阶段,对学校现有各种数字资源进行整理加工,构建学习中心;第二阶段,借助iPad等手持终端设备,在课堂教学、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3个层面上使用学习中心资源,实现移动办公、移动学习。
田雅莉校长说,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外事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建设了相关特色资源库。学校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开发的一系列专业特色资源库,解决了社会上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的问题,比如“旅游专业资源库”是为旅游专业开发的视频资源库,根据学生上课需求分成4个部分,每部分的视频可在线播放,并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导游的模拟训练。“京菜研究基地”包含了京菜资源库、实习饭店网站及京菜论坛,是针对学校特色项目京菜研究研发的特色资源库。“网校”是一个在校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平台,学生登录该平台可以自学本校开发的中华茶艺、客房服务与管理及中国旅游地理等多门网络课程,并能进行小组讨论及合作。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图书馆,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自2012年2月,学校北址启动了“做幸福读书人”读书月系列活动。活动以各教学班为单位,以教师推荐、学生自荐优秀书籍的方式,引导学生选择优秀书籍阅读。每个班级制作出推荐优秀书籍的PPT,在全校展示。同时开展读后感写作方法的培训,举办“做幸福读书人”读后感写作比赛。学校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举行读后感写作比赛颁奖仪式。通过读书月系列活动,数字图书馆更好地发挥了自身作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落到了实处,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图5 读书月活动颁奖仪式
北京市外事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信息化教师队伍,打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美观实用的信息化实训环境,为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