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贤辉
清朝广州十三行富商潘正炜
■ 王贤辉
潘正炜,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字榆庭,号季彤,商名绍光,副贡生。他于道光二年(1822年)继承祖业,成为广州十三行同孚行行主,外商仍沿用对其先祖称呼,称他为潘启官三世,他在19世纪20至40年代洋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潘正炜父亲是著名的洋商领袖潘有度,外商称他为潘启官二世,他是最富有的洋商。当洋商十分艰辛,而且经济状况及处境不稳定,尤其是行商首领,担负的与外商交涉事务及处理公行事务十分繁重。他对清政府对洋商实行连保政策十分忧虑,更不愿被清政府残酷压榨,力辞行商,花费十万两银子,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实现了这一愿望。但当局因广州十三行缺乏有实力和有威望又为政府信任的殷商,逼使他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复任洋商。因此,他希望儿子在仕途上发展,无意培养儿子从事商业。但在他去世后,他四个儿子中的三个皆因各种原因未能接任,至使同孚行在潘有度去世后的一个贸易季度(1821年),没有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交易。由于当局的催迫,时年30岁、曾参加科举考试并成为副贡生的潘正炜,在家人均不愿充任洋商时,只得身不由己走上商途。由于他从来没有在商行工作过,接任洋商时,只得请比他年长20多岁的潘正威暂掌管涉外商务。潘正威是恰恰堂的创始人,是著名富商潘仕成的父亲,他处事谨慎,使潘正炜接任同孚行的经营能平稳举步。
潘正炜经营的同孚行秉承了先祖重商品质量的作风,供应外商的茶叶,一贯保持稳定的质量,当时用于长途贩运的茶叶箱尺寸规格标准,坚固耐用,密封性好,防虫,贮存时间长,可以防止或减少运输途中茶叶的变质损耗,因此能适应货运远航到西欧花时超过四个月以上的需要,增加了客户对商品质量的信任。他每年承保外船数目,大多在二至四艘之间。
潘正炜接任洋商不久,广州西关一场大火,延烧十三行存贮货物馆舍,十三行财政因而十分拮据,商力竭蹶。除了天灾,人祸对十三行的经营影响更大。从19世纪初开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解决本国因外贸入超而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问题,纵容、鼓励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1800—1840年,估计中国的银元流入英国鸦片商人的钱袋多达3~4亿银元。同时,英国还不允许白银输入中国,致使中国的银价飞涨,银元枯竭,国库空虚,白银短缺,使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受阻,破坏了广州的金融体制,致使商业萧条。为了弥补因走私鸦片而致税收亏损,官员把手伸向商人腰包,横征暴敛。鸦片战争后,十三行贸易完全停顿,潘正炜等洋商承受了广州和约巨额赔款。《南京条约》签订,洋商失去对外贸易专利权,1840年开始,英国茶叶大量输出,供应西欧各国,使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茶叶出口商贸锐减,十三行生意十分冷淡。战争给洋商留下巨大创伤,潘正炜也因抗英侵略而难于继续与英商贸易而决定同孚行歇业,经营外贸长达一个世纪的潘氏家族,退出了外贸行业。
鸦片战争失败后,潘正炜在1847年与国人共同反租地、反入城斗争,在他与数十名绅耆组成的代表带领下,河南四十八乡3000余人渡江,群集英商馆示威,得到广州壮勇万余人声援,英领事不敢露面,抗议文件由美国领事转达英领事。
潘正炜经营同孚行21年,同孚行经济实力都稳定排在洋商的第二三位。他以其财力和诚信赢得官府及中外商人的信任和敬重。同孚行结业后,他勤于著述,好于收藏,精于鉴赏,立堂名听颿楼,为清中叶民间大藏家,著有《听颿楼书画记》、《听颿楼续刻书画记》、《听颿楼集帖》。
潘正炜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去世,终年五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