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俊,孙晓菲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4)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物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热议,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指标不健全、统计监测体系不完善、统计监测数据缺失、统计监测预警功能较弱,对经济社会和物流业发展指导性不强,不能满足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的信息需求,不能不说是理论界和产业界的缺憾。因此,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构建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和监测体系,对丰富和完善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理论,提升统计监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绿色物流”、“物流统计”和“经济运行统计监测”的研究均始于上世纪中后期,其研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研究表明,发展“绿色物流”、加强“物流统计”、开展“经济运行统计监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将三者进行有机融合,研究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与监测体系构建问题却未见有文献报道。
目前,国内有关绿色物流统计及统计监测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本人的前期研究《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方法研究》、徐霄红的《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庄菁的《国外物流绩效统计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孙敏炜的《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等[1-4];有关国外绿色物流统计及监测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约根-查津斯基的《德国的绿色物流》、裘毅炜的《国外社会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等[5-6]。这些研究和成果对发展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1)理论层面研究较多,实践层面研究较少,操作性不强;(2)统计评价指标研究较多,监测数据形成机理研究较少,系统性不强;(3)物流成本统计研究较多,物流统计需求研究较少,指导性不强;(4)宏观性研究较多,微观性研究较少,实用性不强。
本文结合绿色物流统计实际,构建“三重四位一体式”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与监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与监测体系构建思路
绿色物流统计监测主体是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直接影响着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模式和效果。通过对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经营业户等监测主体的类别、数量分布、需求信息、监测基础、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确立了以区域、行业、企业(即“三重”)为重点的绿色物流统计监测主体。
绿色物流统计监测客体是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对象。分析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环境,研究不同监测客体在监测信息提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结合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重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建立“点—线—面—体”(即“四位”)相结合的监测客体(网点)体系。“点”主要指物流企业、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物流枢纽、集贸市场、集散中心等,“线”主要指供应链或运输线路,“面”主要指某一层面或侧面(如某一运输方式、某一运送对象等),“体”主要指整体或综合(如国家、省市、经济区等)。
确定绿色物流统计监测内容主要是明确要监测哪些方面,收集哪些信息及监测频率等。通过调查、归纳和整理不同利益主体的监测信息需求类型、需求内容、需求频率、需求程度、需求形式等,结合绿色物流监测的可能与实际,凝练了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内容,构建了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绿色物流统计监测主要指标
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技术主要指统计监测的方法、手段和工具等。在继承传统物流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统计方法、计量手段、数据挖掘技术,对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网点布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等进行技术优化和流程再造。目前,绿色物流统计监测基础弱,统计监测模式和体系不健全,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技术落后,拟主要从监测指标设计、监测网点布设、景气指数及功效系数编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和突破。
2.4.1 绿色物流景气指数
应用统计学、统计预测与决策、景气指数等理论、方法和技术[8],把绿色物流开展情况进行汇总编制成指数,就成为绿色物流景气指数。绿色物流景气指数主要包括绿色物流扩散指数和综合指数两大类。绿色物流扩散指数是在对各个绿色物流监测指标波动情况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扩张变量在一定时点上的加权百分比。将每个时点的扩张百分比都计算出来,就得到一个绿色物流扩散指数的动态序列。以TDI(t)表示第t季度(报告期)扩散指数,则有:
式中,Xi,t为第i个监测指标在第t季度的波动测定值,i=1,2,···,N,N为监测指标总数。t为选定某一历史时期所含的季度组成时间序列,即t=1,2,···,K,K为所选历史时期包含的季度总数。j为取决于对比的基期。Wi为第i指标的权重。I[Xi,,t,Xi,t-j]为示性函数,其函数值为:
式中,δi,1为第i项监测预警指标的示性函数取1时的分界点;δi,2为第i项监测预警指标的示性函数取0.5时的分界点。
绿色物流综合指数是把绿色物流监测指标各自的波动幅度或变化率综合起来的景气指数。以TCI(t)表示第t季度(报告期)综合指数,则有:
式中,C I(t)为第t季度的初始综合指数,C I(0)为基年中4个季度初始综合指数的平均值,C I(j)为选定的基年中第j季度的初始综合指数。
2.4.2 绿色物流功效系数
绿色物流功效系数是根据绿色物流每个监测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不允许值为下限,利用特定的模型,计算各指标的实现的满意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再进行加权综合,从而评价绿色物流的运行状况。
式中,D为综合功效系数,di为第i个监测指标的功效系数,ωi为第i个监测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监测指标的实际值,x(h)i为第i个监测指标的上限值(或称满意值),x(s)i为第i个监测指标的下限值(或称不允许值)。
考虑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基础,分析监测的可能,提出不同层面和时期的监测目标。主要目标有:一是实施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模式和层面的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信息需求和决策需要;二是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网络,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三是提升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科学性,降低决策的风险。
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机制是确保绿色物流统计监测工作长期、持续和有效运转的制度体系。构建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机制,既要考虑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现状和基础,又要考虑长远规划和未来的发展。拟从保障机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建立绿色物流监测机制,以促进绿色物流统计监测工作持续、有效地发展。
(1)本文提出了从理论、现状、模式与体系等方面研究绿色物流统计监测问题,从区域、行业、企业等方面构建绿色物流统计监测模式,从“点—线—面—体”及主体、客体、内容、技术、目标和机制等方面构建绿色物流统计监测体系的研究思路。
(2)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统计监测、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等方法和技术,对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技术优化和流程再造,解决了绿色物流统计监测中的难点问题。
(3)创新性地构建了“三重四位一体式”绿色物流统计监测的模式和体系,促进绿色物流统计监测实践工作地深入开展。
[1]张志俊.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5).
[2]徐霄红.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浙江统计,2005,(8).
[3]庄菁等.国外物流绩效统计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9,(3).
[4]孙敏炜等.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07,(20).
[5]约根·查津斯基.德国的绿色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2).
[6]裘毅炜.国外社会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物流技术,2004,(4).
[7]许笑平.绿色物流研究现状及其评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
[8]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