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陈楠枰
评论:“积弱即强”,应急物资储备衔枚疾进
文/本刊记者 陈楠枰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提出,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对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由此,根据各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事权划分及其对应急物资和装备的需求,未来我国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由部、省、市三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点)构成。
其中,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主要储备为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所必须,应急处置能力强、平时不常用、社会征用困难、地方储备不足的综合性、大型、专业装备或设备。以确保在辐射范围内,事发后中心储备物资可在12小时内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参与救援工作。
考虑到我国公路交通应急处置专业能力尚且不足的现状,可将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作为我国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培训基地定位。
据了解,一些地方交通部门已探索出“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运营管理模式,既满足公路建养需要,又有效避免公路应急设备、物资长时间闲置造成的损坏浪费,还可弥补中央及地方对应急物资储备资金投入的不足,保障储备中心(库)良好运行。
因此,在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布局规划时,“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模式也被作为了储备中心的基本原则之一,除此之外,其基本原则还包括“适应需求、合理布局”,“规模适当、科学管理”,“部省共建、协调联动”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全国规划建设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首先根据我国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确定公路应急事件发生的重点区域,结合公路网布局、自然地理区位以及重大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要求,科学划分储备中心覆盖范围,得到初步布局方案。
进而,还需考虑到武警交通部队等其他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的分布,按照储备中心建设的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科学确定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选址,再根据公路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其对物资和装备的需求,确定应急物资、装备配置要求。
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数量主要与每个中心辐射的范围直接相关,考虑到公路作为救灾的生命线,应急处置要求的紧迫性和及时处置重要性,公路应急物资和设备应在12小时内到位。
笔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十二五”期间,初步考虑拟建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省份为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云南、贵州。
考虑到目前公路管理和投资体制实际情况,参考民政、水利以及海事救捞等部门关于救灾、防汛、船舶溢油等物资储备库建设模式,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决定采取“部省共建”模式进行。
交通运输部则主要负责专业设备,主要包括大型公路抢通机械设备、专业抢险救援装备、应急通讯设备等,以及部分应急物资的购置。
在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运营管理上,可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的原则,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等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国家区域性应急物资、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在数量、种类及时间、地理条件等受限制的情况下,需要调用国家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时,由使用地省级公路交通应急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应急领导小组同意,由交通运输部下达国家公路交通应急物资调用指令,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单位接到调拨通知后,应立即按物资调运预案组织物资和设备的调运。
借鉴民政、水利、海事救捞等其他部门的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国家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拟实行代储管理形式。这意味着,储备中心由交通运输部负责总体规划、使用调拨和监督管理,储备中心所在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代储单位,负责具体建设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