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萍萍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陕西 渭南 714000)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 ~3%[1]。由于社会各项因素的影响,近年剖宫产率明显上升。产后出血可以采用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方法止血[1]。但在基层医院,紧急情况下通常可以实施前三种方法及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如果无效,为了止血、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挽救产妇的生命最后只能采用切除子宫法。为了提高产科质量,笔者对25例剖宫产术中所遇到的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病例运用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并取得了成功。现将其介绍,与大家讨论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运用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25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9例。患者年龄19~41岁,孕周36+3~42+4周。其中产程延长或停滞5例,头位难产5例,胎儿窘迫5例,重度子痫前期3例,瘢痕子宫2例,双胎妊娠1例,巨大儿3例、前置胎盘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横切口),在术中均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子宫软,如“软袋状”,触之如唇,出血约400~500 ml(采用目测法结合面积法)。
1.2 方法
1.2.1 剖宫产术中遇到产后出血的常规处理:胎盘娩出后常规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 U,发现子宫软,如“软袋状”,触之如唇,出血较往常多(目测法)时,立即有节律地、有效地按摩子宫,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片200μg。前置胎盘病例,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出血明显处用Ⅰ号可吸收线“8”字缝合或补丁式缝合。同时观察经上述处理后子宫收缩及出血改善情况,整个过程约需10 min。如子宫收缩及出血较前无明显改变,立即判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否有效。
1.2.2 初步判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否有效的方法:将子宫从腹腔中托出,清除宫腔积血后用两手挤压宫体,如加压后子宫出血明显减少,表明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成功的可能性大。1.2.3 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当术者站于患者右侧时,用Ⅰ号可吸收线从子宫下段切口的左侧中外1/3交界处的切缘下方2~3 cm处进针,经过宫腔由切口上缘2~3 cm处出针,缝线绕过左侧子宫底1/3交界处,折向子宫后壁左侧宫骶韧带的上方,相当于前壁切口水平进针,从宫腔出针,又经过宫腔于子宫后壁右侧宫骶韧带上方出针,向上绕经右侧宫底中外1/3处,折向右前壁切口上方2~3 cm处出针,于切口下缘与左侧进针同一水平出针,助手双手加压子宫体,协助缓慢渐进性拉紧缝线,使宫体缩小呈纵向压缩状。子宫前后壁缝线各固定1针。随后连续贯穿缝合子宫切口肌层并包埋缝合浆膜层。
25例患者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术后约5 min出血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约600~500 m l,术中或术后输血18例,输红细胞悬液2~4 U(400~800 m l)。平均手术时间约65~90 min。术后阴道出血<50 ml/h,生命体征平稳,再无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保留了子宫,按时康复出院。恶露持续28~42 d,产后42 d复查B超及妇科检查,子宫复旧良好,没有再出血。
3.1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效的原因:①此术式通过绕过宫体的线圈如背带样将子宫捆绑,对子宫肌层形成压迫,交织于子宫壁肌纤维间的血管被挤压,血流明显减少。同时使子宫呈纵向压缩,使子宫壁的弓状血管被挤压,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血窦关闭而止血[2]。②技术要求低,缝合迅速,操作简单易掌握。止血作用强,有效安全,无需特殊器械、设备,经济实惠。
3.2 剖宫产术中运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时的注意事项:①正确判断,适时应用。此术式在按摩子宫、药物治疗等无效后尽早应用。②牵拉缝线,固定子宫要适度。以打结后缝线和子宫浆膜层间可容纳一指为适度。③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暂未应用。④术后继续预防感染、促宫缩治疗。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 李四维,李彦曦,江 琳,等.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1,12(6):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