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

2013-02-19 20:03汪伟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230038
江西中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吴氏外邪内伤

★ 汪伟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合肥230038)

吴澄,字鉴泉,号师朗,安徽歙县岭南人。生活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早年攻读经史,因求功名未中,遂弃举子业而援儒习医,精研《内经》、《难经》及古今医籍。吴氏自幼颖悟,继承家学,博览群书,尤嗜读《易经》,苦心研读医书10余载,以一“易”理为权衡,常谓:“是集阴阳寒热,多以易理体出。”[1]“闭户研究者历有年,临证体验者历有年”[2],爰合越人及宋、元、明诸名家治法,参以心得,补偏救弊,于乾隆四年著《不居集》一书,书名“不居”乃取《易经》“化而裁之存乎変,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意。并指出:“医之理,即《易》理也。此理浩渺难穷,渊深莫究,惟《易》有以发之,而医则尤宜明之。”[3]全书分为上、下两集,上集30卷博采历代名医“虚损”之精华,下集20卷首创“外感亦可致虚”之论,补先贤之阙,从而完善了虚损一门。学生不揣浅陋,兹略加钩辑,简述如次。

1 外损致虚理论形成背景

《不居集》成书于清乾隆四年。当时不少医家相习成风,不究医理,盲从前人,治疗虚损,“不主于滋则主于补,不主于补则主于滋,不求其端,不讯其末,唯滋补是务”[3]450,以致形成“前医者倡之,后医者和之,病者喜之,旁人附之”[3]450的不良医风。吴氏深感“治虚损者少,做虚损者多,死于病者寡,死于药者众,目击心伤,安能默默”[3],为了扭转当时医疗之风,吴氏乃著成《不居集》。本书一方面总结了历代医家治虚之法,另一方面阐明虚损一证,不独内伤,外感亦可致虚。

2 外损的概念

“外损一证,即六淫中之类虚损者”[3]77,六淫、痰郁、食积、亡血、酒伤、虫毒等外因所伤,日久不愈,耗伤正气所导致的一类虚损疾病,皆归于外损,其中又以“风劳”为常见。即谓“缠绵日久,渐及内伤,变成外损”[3]77。吴氏认为“劳者,劳倦内伤,妄劳心力,谓之劳。虚者,精神不足,气血空虚,谓之虚。怯者,不能任劳。损者,五脏亏损”[3]6,此乃虚劳内损;“感寒则损阳,自上而下,一损于肺则皮聚毛落,二损于心则血脉不荣,三损于胃则饮食不为肌肤。感热则损阴,自下而上,一损于肾则骨痿不起,二损于肝则筋缓不收,三损于脾则饮食不能消化”[3]7,此乃外邪致损。外损与内损的主要区别在于外邪,外损是外邪类内伤。

3 外损的病因病机

“六淫为病,实因于天;外损为言,实因于人”[3]77,吴氏认为外损一证不能单纯归结于外感因素,外感四时六淫之邪,并非一定成外损,成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六淫、疠气等外邪侵袭人体,或素体自虚,或邪气耗气伤血,或失治误治,或专用滋补,使正气亏虚,渐致虚损。总的来说,外损之病机关键是“频感外邪,消耗气血”[3]89。其具体病机主要分为两类,一为“有即病而无阳”,二为“因循而变外损者”。具体情形为:

体虚之人,感寒而妄用汗、吐、下三法,致使人之正气进一步亏虚,最终导致外损。

元气中馁,无力驱邪外出,使得元气渐耗,必成外损。

真元不足之人,用药太过,重伤元气,亦必成外损。

感受时行疫疠,移气相杂,治疗失当,妄用降、补、和诸法,致使气血耗伤,终成外损。

证系外感,医者辨证不清,误用滋补,引邪陷内,邪气入里化热生风,伤及正气,渐致外损。

不慎房劳,起居无常,饮食不节,复感外邪,邪气由表入里,频伤正气,终致正气虚损而成外损病证。

总之,六淫、疫疠等外来之邪是外损的病因,外感病之所以成为“外损”,其病机责于“频感外邪,消耗气血”,即外邪侵袭、频伤正气与正气先虚后损两个方面,最终形成外损病证。此外,吴氏还指出,感寒则损阳,自上而下,从肺损至胃;感热则损阴,自下而上,从肾损至脾,故治疗外损病的中轴在于调理脾胃。

4 外损的治则治法

吴澄指出,今时之人不似古人淳朴谨愿,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常在未病之前已有内伤虚损根底,若感受外邪,则既有外感又有内伤。此时用药“偏于散者,则外邪不出,而元气反先受伤;偏于补者,则正气不能遂复,而邪反陷入,攻之不可,补之不可”[3]80,介于此进退维谷之境地,吴氏在研究前贤虚损理论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心得,创解托、补托二法,且明确提出“此治虚劳而兼外感,或外感而兼虚劳,为有外邪而设,非补虚治损之正方也,惟挟外感,不任疏散者,此二法最妙”。对于纯虚劳而无外邪侵袭者,万不可用。因为“柴、葛之性能升能散,走肌达表,虽能托邪,然大泄营气,走散真阴”[3]81。

4.1 解托法

此法用于素体本虚,内伤轻而外感重者,即疾病前期。此时邪气初入,正气未大虚。吴氏认为此法以祛邪为主,辅以扶正,可使“元气一旺,则轻轻和解,外邪必渐渐托出,不争而自退矣”[3]83。为此,吴氏创制解托六方:柴陈解托汤、柴芩解托汤、和中解托汤、清里解托汤、葛根解托汤、升柴拔陷汤。纵观此六方,选药均以柴、葛为主,透邪外达。吴氏对此二味有独特见解:“妙用葛根,葛根味辛性凉……凉而能解……辛而能润,其用与柴胡互有短长,柴胡妙于升,能拔陷……干葛妙于横行,能托里”[3]85。然随证加减,治疗外损之各种见证。柴陈解托汤主治外感时疠,寒热往来,寒重热轻,有似虚劳寒热者;柴芩解托汤主治外感时疠,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有似虚劳寒热者;和中解托汤主治手足厥冷,恶寒淅沥,肢节酸疼,有似阳微者;清里解托汤主治烦热蒸蒸,躁闷喘渴,有似阳虚内热者;葛根解托汤主治正气虚,客邪外逼,有似虚劳各证;升柴拔陷汤主治外感客邪,昼轻夜重,有似阴虚者。

4.2 补托法

此法用于“邪实正虚之人,专事和解,邪不听命”[3]86,即病证后期,邪陷于内,胶固难出,正气亏惫者。吴氏认为此法应以培补元气为主,“惟是坚我墙垣,固我城廓,戟我人民,攻彼贼寇,或纵或擒,由我操柄”[3]86,扶正之中须“开一面之网”,使邪有出路,方可“国泰民安,邦宁本固”[3]86。故吴氏自拟补托七方:益营内托散、助卫内托散、双补内托散、宁志内托散、补真内托散、宁神内托散、理劳神功散。阴虚不足之外损者,治以益营散;阳虚不足不能托邪外出者,治以助卫散;阴阳两虚之外损者,治以双补散;外损之内伤情志,忧思抑郁,矜持恐怖,神情不畅,意兴不扬者,治以宁志散;房劳过度,耗散元真,外夹实邪者,治以补真散;食少事烦,劳心过度,兼感外邪,寒热交作者,治以宁神散;伤筋动骨,劳苦过度,损气耗血,而邪有不能外出者,治以理劳神功散。

纵观解托、补托二法,从其选药制方,不难看出:外以柴葛之升散,内以补药之挟托,补益不恋邪,祛邪不伤正。无论以“解”为主,还是以“补”为主,均体现出吴氏散邪而不伤正气、补虚而不碍中土、重视正气、重补脾胃的治损原则,处处体现了吴氏以正气冲和、中州安宁的治病宗旨[4]。

5 结语

吴澄在继承前人治虚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出了“外损致虚”说。吴氏摆脱桎梏,立足临床,认为虚损一证,不单内伤,外感亦可致损。外损致虚理论不仅在中医治虚理论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临床辨证施治上极具特色。同时,吴氏在治疗上主张溯源及流,辨证详明,深究根本,并为外损的治疗提出解托、补托二法,扩展了中医学临床治疗虚损的思路。即使在今天,“外损致虚”理论在中医诊法、治则、方药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此学说发前人所未发,其嘉惠后学,实非浅鲜!

[1]吴澄.不居集·上集·卷之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吴澄.不居集·愚叔炜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

[3]吴澄.不居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张秀芳,李净.论吴澄《不居集》之学术贡献[J].西部中医药,2011,24(11):5 -7.

猜你喜欢
吴氏外邪内伤
内伤内服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憋出内伤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吴氏“安胃饮”治疗“产后胃炎”39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