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韩国际区域经贸合作模式

2013-02-19 10:54李京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中韩贸易逆差韩国政府

李京蓉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已走过20年的风雨兼程。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国互利与发展。通过陆续签订的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海运协定等政府间的一系列协定,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但随着两国区域贸易的不断合作加强,贸易摩擦问题日益突显,只有解决当今问题,寻求多种合作模式才能有利于两国长期的合作。

一、中韩国际区域经贸的现状

中韩两国历史上是友好邻邦,地理上相隔一海,同时又共属东北亚经济圈。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形式多种多样,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的韩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时韩国也成为继日本、美国和香港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贸易合作伙伴。中韩两国为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先后加入了东盟--中、日、韩(10+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多种领域、多种层面的交流机制。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也逐渐迈向高层次发展,发展速度惊人。

据统计,2002年中韩的进出口总额为440.7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已突破1119.3亿美元,2008年冲破1861亿美元,而到2011年已达到2,206.31亿美元的大关,直至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51亿美元的可喜成绩。韩国对中国的投资由2009年的27.03亿美元提升到2012年的30.66亿美元的总额。2002年至2012年中国的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左右,人均GDP增长迅猛。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截至2012年已经达到6101美元。世界第二大贸易体的韩国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

中韩两国由于两国的国内产业结构各不相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两国在进出口产品类型上存在很大差异。韩国主要集中在出口技术密集型的商品,例如电子类产品、化工类产品、汽车类产品等,中国对韩国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例如纺织类产品、农产品、原材料等等。但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中国对韩国的贸易出口产品提高,同时商品的结构也出现变化。中国主要出口产品集中在矿产品、电子音像及部件产品、植物产品等几个方面。这些进出口产品类型的改变正好证明了中韩产业结构的不同特点决定的两国经济贸易的互补性。

二、中韩国际区域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十分严重

中韩两国虽然从建交开始贸易往来密切,双边贸易不断增加,但是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贸易逆差问题。1993年中韩的贸易总额为50.2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2亿美元,但到1998年时中韩的贸易总额为212.6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87.3亿美元的态势。这种严重的贸易逆差一直持续上涨,2012年中韩贸易总额为2151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535亿美元。这种严重的贸易逆差对中韩的区域贸易合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在这种中韩严重的贸易逆差中,无意外韩国是一直获利的赢家。而面对这种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韩国政府来说,中国政府更应该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减少贸易逆差。这种贸易逆差目前虽然只体现在经济上的不合理,但在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关系上也被蒙上了一层面纱。同时对于中韩两国的国际区域贸易合作增加更多的阻碍。

2、两国之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问题

随着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合作不断加强,两国之间合作的类型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所以比较容易带来一些利益上的冲突。中韩两国在造船业上已经成为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在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里,两国船舶订单重量占全球订单数的90%左右,中国造船企业主要是承接散货船订单,韩国造船企业主要是承接大型集装箱型船、海工船等订单。从总体和平均的订单金额上,韩国造船业是中国造船业的三倍以上。而中国造船业在散货船舶市场已有80%的占有率,两国的造船在市场细分上错位竞争的态势十分明显。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中韩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市场上,由于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其价格仅为韩国农产品的20-30%,竞争优势极为明显。为保护本国农业,韩国政府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方面设立了重重贸易壁垒,以阻止中国农产品大量进入韩国市场。由此,也就造成了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不平等竞争态势。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两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3、韩国对中国设置各种贸易壁垒

(1)关税配额。韩国政府对于67种农业产品施行征收200%以上的配额外关税。例如绿豆征收614.3%、大蒜征收364%、芝麻征收700%等等。中国一些具有竞争的农业产品被韩国政府纳为征收配额关税的范围,阻碍了中国部分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2)进口限制。韩国政府对中国的中药以及中成药等各种成药施行新的规定。1993年颁布了《进口中药材供需调控运行方针》,紧接着2002年又重新修订法案,对香料、医疗等38种原料性产品的进口需要有韩国进出口协会会长的确定后才能进口。对于韩国方面提出的“条件确认书”等材料收集与审核,加大了中国对韩国中药进口的难度。(3)通关环境壁垒。韩国海关规定,进口货物到达韩国口岸之后,需要收货人的同意才能处理到达的货物。中国企业表示如果韩方利用此项规定不接洽、不付货款,中方不能单独处理此类货物,那么存在的欺诈行为只能是毫无解决办法。

三、中韩国际区域贸易合作模式

1、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过程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者地区,通过签订某种协议或条约,相互取消关税和关税壁垒等等。在主权国家或者地区的关境之外,规划出特定的地域,准许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继而自由进出。自由贸易区除了拥有自由港等特点外,同时又能吸引外资设厂,有利于出口加工企业的发展。2002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AT)的概念被提出,2012年开始中日韩三方开始为大会进行谈判进行第二次磋商会晤,2013年3月和7月分别在首尔和上海进行第二轮谈判进行。缓慢的谈判进程没能解决目前中韩所处的经济贸易问题,只有政治经济和谐统一,建立一个治安环境优越,形成国际区域间的共同利益体系,例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共同捣毁国际犯罪团伙等合作,才能促进经贸保作的开展。

2、加快中韩电子商务的实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信息产业和电子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中韩两国应该利用好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技术成立网络交易市场,为中韩企业间成立更多合作的平台,并且中韩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信息网络,了解市场需求,掌握经济发展动向,以解决两国之间贸易信息落后,了解难等问题。更好的促进中韩两国长期的合作发展。

3、加快中韩谈判消减贸易逆差

从1993年至今,中国一直存在着高额的贸易逆差,对于这种现象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应该更积极的合作寻求减少贸易逆差的方法,更好的调节韩国的关税种类,削减高峰关税等。同时韩国政府不应该采用地方保护主义形式加大对中国进出口市场的控制,两国政府应该达成协议,互相取长补短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4、加快中韩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间合作

韩国的首尔经济圈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京畿道圈是韩国经济发展产业的集中地,同时忠清南道是韩国科技产业聚集地。这三个区域属于韩国的经济主要聚集地,中国的重点区域为长江三角经济圈、珠江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而山东半岛经济圈及西海岸经济新规划圈也凸显出来。中日韩自由贸易的顺利开展,山东半岛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促成合作“中韩创新园”的项目。西海岸作为中韩区域经济合作试用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和船舶零部件等产业。重点区域和产业间的合作更快推动中韩经济的发展。

中韩两国秉承合作友好互利的政策两国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两国资本与劳力方面存在互补。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差异性明显,同时也是两国区域合作的前提。中韩两国只有寻求更好的经济合作模式才能增加多边贸易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向共赢。

[1]李光辉.加强中韩贸易合作促进经济发展[M].商务研究部,2005.

[2]宋成有,姜王蕾.中韩关系史[J].国际贸易论坛,2007,(4).

[3]静怡,王沛.中韩贸易逆差探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6):55-57.

猜你喜欢
中韩贸易逆差韩国政府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宁钢(中国)作品选登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