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桂芳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山西临汾 041051)
国防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进行研究,探索将国防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途径,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维护我国国防建设的整体利益,促进国防教育的普及化、长期化和实效化。
1、国防法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规定“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还有在有关国防教育指导性文件和法规中,对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增加国防教育内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些便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是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
目前,除了开设国防教育课以外,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学前军训。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军训一般在入学前进行二到三周的时间,时间较短。由些可见,虽然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体制不断加强,但是长期和单独开设国防教育课和进行军训在现阶段不太现实,最终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都流于形式,只是肤浅的完成。面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为实现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和实效性,高校国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国防教育实践平台的角度出发,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一方面,以这种形式将两者融入贯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更能体现国防教育的时代化、促进国防教育的普遍化,提高国防教育实效化,也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养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1、体育理论与国防理论具有同源性
回顾历史,体育和国防都与保卫国家、反击侵略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军事战争中,为了提高战斗技能,体育成为人们进行军事训练和身体训练的手段,体育经过改编和演进,紧密的与军事结合起来。比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源起于生产劳动,在战争和教育中不断发展,其技术逐渐应用于国防中。武术除可强身健体外,还能提高反应力,增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军事对抗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可说,体育与国防具有同源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配合了国防的需要。国防的发展又促进了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与国防教育具有相容性
从课程目标上看,首先,高校国防教育的目标立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旨在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国防知识,掌握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并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国防教育目标表明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明确国防教育的民族精神教育目的。而体育精神带有浓厚的自强不息和民族独立的民族精神,高校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获得教育、得到锻炼,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得到培养。所以说,高校体育与国防教育相同,具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的。
其次,国防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将学习军事技能和增强体质结合起来,激发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包含:一、促进大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二、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守纪律、受文化的合格人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团结、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四、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才能,为国家培养群众体育骨干和优秀体育人才,促进体育的进一步普及。
可以看出,体育与国防教育在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增强体质和掌握身体技能等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3、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与国防教育具有相似性
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防思想教育和军事知识教育两个方面。在我国军队开展的军事体育主要以射击、刺杀、投掷、武术、越野、滑翔、无线电测向、摔跤、游泳等项目的运动和训练为主要内容。近几年,高校体育除了开展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武术、游泳、球类以及跑跳投等项目外,在政策的支持下,高校体育课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体育项目教学,尤其是一些新兴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如定向越野等,这些内容的加入,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
体育教学内容的与国防教育具有相似性,而武术、游泳、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与国防紧密联系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将国防精神教育和国防意识教育贯穿于整个高校教育的始终。
4、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是实现国防教育的有效补充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能有效促进国防教育的普及化、长期化和实效化,并为实现国防教育提供体能补充和心理补充。首先,国防教育需要普及和长效,然而现阶段的教育资源不足,而体育教育其普及且已发展成熟,以高校体育教学为媒介,可以弥补师资不足、课程时间短等问题,有效促进国防教育的普及化、长期化和实效化。其次,增强体质是国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高校体育注重的正是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融入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内容,不仅没有违背高校体育的目标,还进一步加强了国防教育,尤其是实现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体能补充。再次,调查指出当代大学生在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危机意识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而高校体育对这些方面的改善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克服自身不足,促进全面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实现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心理补充。
1、在教学目标中增加国防教育
将国防教育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增加到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当中,使国防教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之一,明确高校体育最终要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将国防教育计划,有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学期、分课时进行实施,提高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和实效性,真正发挥高校体育为国防教育补充的特性。
2、融合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是增强体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平台。把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编入高校体育教材,将一些高校体育项目,如武术攻防训练,定向越野、生存训练、游泳等赋予军事化色彩,使之成为国防教育所需要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下,传递国防教育内容,在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国防素质。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国防思想
高校体育在磨练大学生意志品质,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国防思想,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技能进而传播国防知识,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总而言之,国防教育在培养国防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防素质,而国防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依托体育教育。在高校将国防教育思想和内容借助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经常进行国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国防教育的普及化、长期化和实效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7537.htm,2012-08-14.
[2]陶然.浅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养成[J].科教文汇,2008,11:5-6.
[3]尹建强.从学科归类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 [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61-163.
[4]林成郎.对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80-82.
[5]杨茂锐.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J].民族论坛,2012,(02):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