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3-02-18 21:45韩宇宁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考试韩国课程

韩宇宁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一、中韩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一直备受重视,1977年恢复高考,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因为人们知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科教才能兴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加,报考条件越发严格,区域限制,性别限制,民族限制等,把相当多的一些莘莘学子拒之部分高校和某些专业的门外。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分工不同,职责不同,而社会地位并无高低之分,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管理、研究型人才,而专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两种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的领导阶层的出身不同,而他们针对教育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社会负责。

这是在中国的国情下的教育现状,让我们一起看看韩国的高等教育现状。韩国高等学府的设置和中国基本相同,分为本科和专科,同样录取到本科和专科是由分数而定,但是不同于我国的是不单单看高考的成绩,还会附加高中综合生活记录簿 (在校期间的综合成绩)和会考 (修学能力考试)结果,高中三年是个积累的过程,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合理的安排自己每一步要走的路,注重过程,必然有成正比的结果。而我们正好相反,只注重结果,淡化过程。单从这点上很是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和韩国的高等教育由于两国的国情不同,本质上的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在对学生综合素质上的培养应该是一样的,应该具体表现在教师日常授课时的微观渗透。

二、中韩课堂教学方法

两国在高等教育的方法上有些差异,不能评价谁好谁坏,只能说谁的教育方法更能适应于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我们通过以下三种课堂的授课模式来分析两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差异。

1、发表式教学

韩国发表式教学指的是针对一个课题,一般是以自己一个人为单位,或者是多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课后自己做课件、找资料、调研然后在课堂上采取一个人或多人详细地、多方位地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阐述自己的观点。针对发表的内容,教师学生可以进行提问,达到双方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效果。教师还会对发表的内容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在中国,千千万万的学子们也许是到了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才会接受到发表式教学这种模式。中小学生及本科阶段还是处于老式的教育,教师卖力的讲解,学生马不停蹄的记笔记,期中,期末,月考,会考,模拟等频繁的考试。这种授课的方法好处在于获得的信息量大记得牢固,缺点就在于使失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时间。我们不能说这种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不好,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优秀的学子,奋斗在祖国的一线。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把韩国这种发表式教学和老式教学相结合在一起,综合地运用在本科教育当中,也许会得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把实现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好的表现出来。如韩国语精读课程,本课程中语法的讲解十分重要,表示同意一个含义的语法会有多个,那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做个发表,归纳总结学过的表示同一个含义的语法,并讲解它们之间的用法,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充分理解,对于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2、讨论式教学

韩国讨论式教学指的是把课堂的有效时间一分为二,教师讲解为辅,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言简意赅讲述完主旨,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针对主旨进行深程度的展开,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这是韩国学生最喜欢授课方式,他们可以通过讨论来向全班同学表达自己观点,在同学当中树立威望,获得自信感。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表达能力,及积极主动思考的性格特点。在中国,专业与专业不同,学生数量也比较多,课上做这样的讨论容易出现场面会乱的现象,导致教师难以控制整个课程的节奏。但是并不是任何课程,每节课都要做这样的讨论,而是因课程而异。如韩国文学史课程,其中对于有关于亲日派的韩国著名作家,世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教师在正常讲解之后,学生们可以经行私下自己讨论,结合书本中和自己知道的部分说出自己所想。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锻炼在众人前坦然、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心态,这正是中国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弊端所在。

3、考试的模式

在韩国的考试模式上区别于我国语言类考试,在笔试答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语言表达,和相互的对话。工科类的考试不是形式上的一张卷子,而是这一学期的成果,需要拿出自己成型的作品,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整体说,韩国的考试模式还是注重平时的积累,只有平时的努力才有最后的成功。中国历来的考试是以主观答题为主,客观实践考试为辅。如语言考试,无外乎是答卷子,选择正确的选项,按要求写作文等等,都是笔下功夫。语言的学习是由听说读写构成的,而我们偏偏注重的是写。那么就需要通过借鉴别人好的方法来改善目前存在的弊端,从而才能进步,才能培养出综合型的人才。如韩国语会话课程,在期中,平时和期末的考试设置上,应该侧重听说和相互的交流的过程,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一个人的复述或者是自己用所学的表演情景剧等等。这样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是死记硬背和临时准备就可以的。所以教师们还要改正学生临近考试才通宵达旦的学习这种存有侥幸心里碰运气的坏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上课时就应该向学生多加强调,多加教育,力求做到最好。

从以上三点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有了努力发展的方向。但是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看,不单单只是在上课和考试上体现的,在学生的业余生活中也有体现。

三、中韩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

中国学生和韩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家长的引导不同,思想意识也有所不同。到了18岁部分韩国学生有自己主动承担生活费和部分学费的意识,在学校的帮助和倡导下,大部分学生会主动去工作,有的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有的是利用寒暑假,这种利用假期打工慢慢变成了韩国学生假期必做的事情之一。目前在中国勤工俭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是细心观察后发现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基本都是家境比较贫困,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相比之下家境较为优越的学生则会在悠闲自在享受生活。而有的父母只关心学生假期安全性,有的教师只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按时看书等。综合起来分析,父母把已经成年了的大学生还当成小孩子,教师注重的还是安全和书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单单体现在在课堂上,应该贯穿在学生的周围和整个精神世界。韩国学生会用在假期挣来的钱付学费、生活费,或者去体验生活、开拓眼界,体验不同的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而中国学生在父母和学校的保护下,犹如白纸一样的纯净,但是这样的纯净会局限自己的思维,逐渐影响今后的人生定位,变成井底之蛙,得不到进步。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中韩高等教育的差别之处,取其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促使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和韩国共架友谊的桥梁。

四、结论

本文从三大方面来阐述了中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从宏观的高等教育现状,到微观的课堂建设:从系统的知识学习、丰富头脑,到抽象的体验生活、提升个人素质,无一不强调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和重要性。通过和韩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了解到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某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和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发展比较缓慢,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目前也在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借鉴韩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不断创新的思想,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1]蒋平.中、韩两国高等教育发展之比较:趋同与存异[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解希顺.中韩两国研究生教育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樊彩萍.韩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滁州学院学报,2007,(4).

[4]王轶欧.韩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2009,(4).

[5]王留栓.中、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J].现代教育科学,2003,(7).

猜你喜欢
考试韩国课程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