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琴芳 夏永康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杜甫与泰戈尔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共性研究
郎琴芳 夏永康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36)
杜甫,泰戈尔,身处两个不同的国度,居于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信仰的不同。但两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共性却是客观存在的。两人的诗在取材以及思想情感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些相似之处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体味两人各自诗歌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能感受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共通之处。与此同时,通过对杜甫和泰戈尔对各自所处时代及后代影响力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具体地感受到两人对各自国家所产生的影响。
杜甫;泰戈尔;取材;思想情感;影响力
杜甫,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前者生长在公元8世纪的中国封建唐王朝,后者则是在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地理的间隔和时光的跨度阻碍不了他们心灵的际会,在诗歌的创作上,他们心有灵犀。在诗主体材料的选择上,他们都青睐以现实为依据,借助于现实中的人与物来抒发自身的情感,甚至在所选人或物的类型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同时,就情感抒发这一方面来说,两人对思想情感的把握也存在颇多相似之处。
除此之外,杜甫和泰戈尔在自己所处时代都被人们视为先驱级人物,且两人又都被后人尊称为“诗圣”。由此,两人对自己所处时代及后代的影响可见一斑。
以下将分别从杜甫诗与泰戈尔诗在取材上的相似性、杜甫诗与泰戈尔诗在思想情感上的相似性,以及杜甫与泰戈尔对各自所处时代及后代的影响力的相似性这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感受两人跨越十几个世纪的心灵际会。
杜甫以现实主义诗人著称,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事物中,借客观事物使读者体会出诗人的情感,这也是杜甫诗最大的特点。
山川风物历来为诗人们所青睐,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大自然往往是诗人们最淳朴的心灵皈依之所”[1]。杜甫的诗作中当然也不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以大自然为题材进行集中、传神的刻画。“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岗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惨淡的夕阳与漫野的枯草对视,凛冽的寒风在山岗上大声疾呼。诗人取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原本满目萧瑟的自然,在诗人的笔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杜甫一样,泰戈尔对大自然同样是情有独钟,在那部使其享誉世界文坛的著作《吉檀迦利》中,诗人甚至集中五首诗的篇幅来刻画自然,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见解,如“莲花开放的那天,唉,我不自觉地在心魂飘荡”(《吉檀迦利》第20首)[3],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一份寄托与希冀,不由得“心魂飘荡”,这是对大自然最由衷的赞美。
当然,杜甫与泰戈尔在诗歌选材方面最大的相似之处当属对社会现实的集中、真实反映,将社会现实最基本的形态通过自己的诗记录下来。
杜甫的诗,就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生活方面来看,是极为广阔和多样的。杜甫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与社会现实密切结合,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所深受的种种压迫。《兵车行》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刻画,“三吏三别”中社会苦难的集中描绘,无不融入了诗人对广大人民的深切情感。然而,“对人民的态度,不是简单地指对人民的重视或轻视,而是复杂地牵连到对封建皇帝的态度,对封建王朝的官吏的态度……”,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又一次发生巨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唐代社会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先治后乱,对比鲜明。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空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未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中,使他真切地接触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使他亲眼目睹了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人民苦难的日益加深以及阶级生活差异的越来越悬殊,因而能更深刻地体察到各种矛盾和弊端。诗人尽管颠沛流离、忧谗畏讥,却始终坚持着写实的创作手法,将人民生产遭破坏、无衣无食、兵役极重的悲惨生活现状进行如实描绘。“一部杜诗,一部‘诗史’,是诗人自己的一部自传,更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境况最忠实的记录”[4]。
泰戈尔在忠实反映社会现实方面也同样是做出了突出贡献。泰戈尔所处时期,印度人民正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人们食不果腹,却还要承担繁重的徭役;生计窘迫,却还得忍受着殖民者赤裸裸的掠夺和压榨。目睹了这一切的泰戈尔,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愤怒之情,本属名门望族的他,本可以尽情享乐的他,却果断地选择了以诗为载体,通过对一些社会现实的集中反映,为自己的同胞——遭受苦难的印度人民呐喊,向殖民统治者大声疾呼以示反抗。“唉,你曾经是幸福、繁荣的化身,赶走了饥饿,把甘露赐给我们,如今你只会笑,只会打扮;昔日的女神,现在变成了奴仆。”(《两亩地》)[5]这首诗是泰戈尔1894年的作品,诗中,殖民者强占人民的土地,用以满足自己享乐的需求,建造花园,目睹了这一场景之后,诗人十分气愤。那原本长满庄稼的神圣土地,如今却被弄成这般模样。于是诗人大声厉斥,说这好比是女神似的穷家主妇变成媚人的荡妇和富家的奴仆,与其说这是对土地的唾弃,倒不如说这是诗人对殖民者的鞭笞和鄙夷,对广大人民最深切的同情。
诗人多具备独到的眼光,他们用其敏锐的视角洞悉世事纷繁,然后用情感去消化并诉诸笔端。而这一点,在杜甫和泰戈尔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早已不是自己所处时代的过客,他们用心审视并感受着那个时代,然后借笔墨之力,竭尽所能地记录好每一个瞬间,还原时代真实面目。于是,几乎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真实的情景再现图。有些人说,是历史成就了杜甫和泰戈尔,但我们更愿意相信是他们使历史变得不那么空洞,作为诗人,他们用其锐利的笔触深情地勾勒着那个时代的轮廓。
后人对杜甫和泰戈尔的诗评价如此之高,很大一方面与其所表达思想的深邃和伟大分不开。而从诗所表达的思想这个层面来说,二者同样存在诸多共通之处。集中体现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残酷统治的愤恨之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与反抗之情。
就杜甫而言,谈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这一类的诗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或歌颂大自然的雄奇壮丽,或赞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集中体现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但杜甫诗作中最耀眼的当属其现实主义精神,即对黑暗统治阶级的无情揭露、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对战争罪行的痛斥。
一首《兵车行》,道尽了诗人由统治者的黩武而产生的对战争的厌恶与反坑,“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6]字字铿锵有力,声声响若惊雷!诗人亲眼见证了战争机器的残酷,见证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诗人何其悲哀!
就泰戈尔而言,其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上一论点中已有所提及,在其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吉檀迦利》中,专门用五首诗的连续篇幅集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在赞美自然的同时,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渴望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收获快乐。除此之外,悲天悯人的笔触在其诗作中同样是随处可见。一个民族的解放,并不只是单纯的外表的自由,更需要获得自由的是他们那颗被捆绑和禁锢了多年的心。正是本着这一信念,泰戈尔像一个勇士一般,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武器一直坚持战斗着。
“我只有两亩地,其他的一切都在债务中失去”(《两亩地》)[7]这是一个饱受地主压榨的农民的真实心声的流露,语言朴实、简单,但却发人深省、意味深长,可怜的农民究竟被野蛮的地主压迫到何种程度?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多久?又将继续持续多久呢?诗人不得不去考虑这些问题。“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骄傲永远不能走近这个地方”(《遍在的神明》)[8]这首诗的名字叫《遍在的神明》,诗人明确地指出,上帝在最贫穷无助的下等人那里,这似乎与杜甫诗中的“民本”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泰戈尔一反当时统治阶级视人民如牛马的思想,极力提倡平等。在他看来,穷苦劳动者身上虽然满是汗臭和尘土,但他却并不觉得肮脏,反而认为那是圣洁的。与其说这首诗是对上帝的称赞,倒不如说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讴歌。
说到泰戈尔对战争所表现出的态度,就不得不提泰戈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声援。看到中国遭受日本侵略者的凌辱,诗人拍案而起,以笔为刀,刺向日本侵略军,让日寇心虚胆寒,写下了《敬礼佛陀的人》这样怒目金刚式的诗句,无情鞭挞和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滔天罪行。面对泰戈尔的正义的怒骂,日本侵略者多次托人劝说其不要发表“反日言论”,但均被泰戈尔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无论是对统治者,还是对劳苦大众,杜甫与泰戈尔在各自的态度上都表现得十分坚定,或断然呵斥,或给予同情。同时,在他们看来,战争是人类的公敌,和平才是人类理所应当的共同渴望。
杜甫与泰戈尔同样都不幸地错过了家族的鼎盛期,都亲眼见证家族势力逐渐衰落。但无论怎么说,这种大背景都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毕竟他们都还生活在当时社会的上层,所接触的上层人士、所接触的先进思想都无疑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们都是天生早慧,杜甫七岁便能作诗,泰戈尔八岁就能写诗,均展示出非凡的才能。杜甫和泰戈尔都品尝过中年丧失至亲之痛,杜甫中年丧子,泰戈尔更是经历了三年之内相继失去一路支持他的妻子、最爱的小女儿和最尊敬的父亲的苦痛。
无论是杜甫还是泰戈尔,他们都以诗歌为载体对所处时代的进行客观的描述,发出具有所处时代代表特色的最强有力的呼声。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唐朝以后的五代以及宋朝时期,杜甫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诗受到了王安石、陆游等人的极力推崇,再往后,直至今天,对杜甫的研究始终未中断过。可以说,杜诗为唐诗在中国历史上的独到地位贡献了一份不小的力量。
泰戈尔被印度人称之为“诗圣”,同时还被冠以“印度荣誉的守护人”的称号。在印度近现代史上泰戈尔和甘地一起都是两位闻名于世的伟人。在印度人民的心中,泰戈尔像一个哨兵一样,用自己的如椽之笔,在那个道德近乎沉沦的年代,守护着仁爱、快乐、自由与和谐的伟大理想。泰戈尔在印度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他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现,恐怕就是他惊人的创作量了。他12岁开始写诗,在60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诗歌上千首,歌词1200余首。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亚洲人,进入世界文坛之后,泰戈尔的影响开始跨越国境,波及四海。他的作品本世纪初就已开始与中国读者见面。"五四"以后,他的作品不少英译本,被转译成汉语传入中国文学界,尤其是那些清新隽永、韵味无穷的小诗,更是风靡一时,对中国现代作家如冰心、郑振铎、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早期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几十年来,泰戈尔一直是我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最后,援引一位瑞典人的说法——泰戈尔是一位“东方圣人”[9]。
参考书目:
[1]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M].(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33.
[2]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P78).
[3]泰戈尔.吉檀迦利.谢冰心,译,华宇清,编.泰戈尔散文诗全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28.
[4]莫励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83.
[5]季羡林.周志宽.泰戈尔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P5.
[6]张忠纲.杜甫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
[7]泰戈尔和他的《两亩地》[J].《外国文学参考资料(东方部分).
[8]S·C·圣笈多.泰戈尔评传[M].董红钧,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20.
[9]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9.125.
(责任编辑:徐普平)
I106.2
A
1671-752X(2013)01-0042-03
2012-11-19
郎琴芳(1981-),女,安徽铜陵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夏永康(1991-),男,安徽池州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学生。
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舞蹈诗:英美诗歌意蕴的动态诠释法》(编号:SK2013B180);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杜甫与泰戈尔诗歌创作方面共性的分析》(编号:201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