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伟
(蚌埠铁路公安处,安徽 蚌埠233000)
货盗违法犯罪活动历来是我处刑事打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理,管内车货盗发案总量基本处于有效可控状态。现结合实际,就此作一探讨。
我处管辖线路23条,跨越安徽省北部24个地市县,全长近1339公里。其中,有车站90个,编组场3个,货场46个。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处累计破获货盗案件1082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29起;抓获犯罪嫌嫌疑人192名,其中批捕178人;打掉货盗团伙26个,缴获赃物总价值近120万元。通过对案件情况分析,我们发现这类案件有以下特点。
在破获的1082起案件中,京沪、京九线79起,占7.3%;阜淮线307起,占28.4%;淮南线341起,占31.5%;水蚌、青阜、符夹线共267起,占24.7%。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发案率较高的重点线路由提速线路向非提速线路转移倾向明显。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青阜线复线改造以及阜淮、淮南线电气化施工等建设项目相继展开,在线路物防设施功效不断增强后,三线货盗发案总量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被盗窃的货物类型多以大米、玉米、黄豆、煤(焦)炭等粮食和矿产资源为主,这一侵害目标既与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主产、矿物输出区位优势相符,同时与此类货物通过铁路运输过程中,外部或无相应的遮挡封闭措施,或仅用篷布覆盖包裹,实施作案难度相对较小也有一定关系。例如,在侦办2010年阜淮线桂集站边正凯货盗团伙专案期间,我处从作案嫌疑人住处当场缴获了煤炭575袋近20吨,总价值约16000元。
“车上卸货,车下接货”、“站内盗窃,周边销赃”的作案模式决定了货盗犯罪团伙化作案特点。通过对打掉的26个犯罪团伙审查发现,团伙组成人员大多居住在同一地缘环境,相互间熟悉了解,潜意识里有共同实施盗窃的默契。虽然具体到某一个案中参与人员组成有一定的随机纠合性,但在上车盗窃、转运销赃等环节主要牵头者较为固定。此外,此类犯罪群体相互间大多有攻守同盟约定,在被抓获后往往就事论事,避重就轻逃避打击。
调查中发现,随着铁路公安机关不断加大防范、打击力度,部分犯罪分子为降低作案风险,近年来也采取了分隔作案步骤、备存手机SIM卡、拉拢铁路职工通风报信或共同参与等一些新手段。例如在侦破被列为我处2011年1号专案的阜淮线廖家湾站货盗团伙案件中,涉案嫌疑人陈某等人利用列车于夜间时段运行至阜淮线117km-118km弯道处降速运行时机,攀爬登车将煤炭掀盗至线路两侧后即跟同车至淮西编组站下车。随后在反复确认未被公安机关察觉后,才电话联系团伙其他成员尽快赶往现场装运、转移赃物。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我处紧密结合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创建活动,坚持运用“信息导侦,主动进攻,以打促防,打防并重”的常态打防战略,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严厉打击,严密防范,有效遏制了货盗案件高发势头。
一是全面捕捉线索。依托部公安局货盗信息管理系统和局处交界口货盗视频监控系统平台,部署相关单位实时了解、上报、汇总、分析货物列车在管内运行过程中篷布损毁、物品短少等情况。在沿线重点人群中广泛布建有接敌能力的“信息源”,并安排专门力量不定期深入沿线重点区段,认真摸排案件线索。此外,还在本处刑侦信息网设置了货盗预警信息专栏,及时指导、督促相关派出所落实针对性的防范打击措施。
二是坚持重拳严打。始终坚持“哪里犯罪活动猖獗就在哪里摆战场”的先发制敌指导思想,自2010年以来共先后开展集中统一行动7次,破获刑事案件439起,捣毁货盗团伙14个,抓获涉案团伙成员88名。在今年2月份阜淮、淮南线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中,由公安处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分管处领导现场调度,集中多部门、多警种力量开展集中治理,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破获案件43起,收缴煤炭12.7吨,实现了“尽快取得成效、尽快根本好转”的预期目标。
三是抓好专案经营。针对管内货盗活动大多具有结伙作案、连续作案的特点,切实树立和增强立专案、破大案意识,针对已掌握的趋势性、区域性货盗发案信息线索,坚持专案重点侦查,潜心经营攻坚。据统计,仅2010年以来,我处累计侦破货盗专案28起,延伸带破案件647起,有效起到了破获一起、带出一串、打掉一伙、稳定一片的效果。
四是改善物防条件。抓住铁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有利时机,通过自上而下的主动走访和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货盗犯罪打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今年3月份由地区办事处牵头召开了治安联席会议,协调督促有关站段共修补、封堵栅栏低空过高及下穿立交、涵洞等易攀爬进入部位161处,对淮南线九龙岗站北侧围墙上部加装了长300米、高0.7米的铁蒺藜。
必须看到,在长期不懈的高压严打之下,个别区段及部分车站货盗活动并没有销声匿迹,打而不绝、防而不断现象仍然客观存在。这也反映出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现行案件破获量较少。在已破获的货盗案件中,有近九成案件为抓获涉案嫌疑人后,通过审查深挖所查证。这里面虽有管辖线路、车站线长点多,实有警力布局结构难以适应繁重的日常打击防范任务等不利因素,但部分警务区民警、保安工作责任心不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段、重点车站的巡防、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应当引起有关单位领导的深刻反省和高度重视。
基础工作不扎实。客观而言,目前对货盗犯罪的打击防范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就事论事”、“发案破案”的被动反应层面,工作着力点侧重对案发后的组织跟进侦查,忽视了先期路内外联防联控、重点刑嫌人员调控以及各种工作关系的建立等预防、预知性基础工作。以阜淮、淮南线偷扒煤炭现象时有反复为例,基础工作不牢固带来的被动式“重打轻防”现象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难以从根本上起到长治久安之效。
科技手段助推力滞后。管内王楼、符离集两个局交界口以及几个编组站场视频监控系统大多建于2007年,在投入使用初期通过对货列破封、篷布毁损等各类货盗犯罪信息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上报,应用成果较为显著。但上述设备的产权归属于公安局,在项目建设立项时没有确定维修养护费用支出来源,经过多年使用后有很多设备已经不同程度出现老化损毁、夜间图像失真、清晰度差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警情的及时掌握。
线路硬件防护设施的逐步提升,也为集中多方面力量,从源头上持续加大对货盗发案集中区段、高危人员等风险源头实施重点防范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内而言,要坚持立足公安机关自身,除运用口子卡控、线路巡防、伏击守候、重点布控等常规手段外,要适时抽调刑警、治安、特警等多部门力量配合相关派出所、警务区民警开展阶段性集中整治,对犯罪人员心理上形成压迫、威慑效应。对外而言,不必苛求短期即时收到成效,有侧重点地物建一批关键时刻能“靠得上、贴得住、用得灵”的秘密力量为我所用。同时,充分运用路外安全宣传、定期走访沿线各类经营网点负责人、社区民警、乡镇工作人员等常态性工作手段,培养建立与当地干部、群众的良好关系,确保出现警情后能够快速形成“一方有事,多方响应”的良好局面。
一是建立健全预警通报机制。在积极设法争取资金加快对管内各主要车站、编组场监控探头等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的同时,进一步细化规范货盗信息管理系统和局处交界口货盗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在获取到运输物资短少等相关信息后,刑侦部门及相关派出所要第一时间开展研析、核查,对确属于在本处辖区发案的,及时立案,集中精干力量快速反应,跟进调查打击,防止隐患“积小成大”。二是建立健全情报协作机制。要积极借助地方公安机关“大情报”系统平台,以定期召开情报交流分析会、配合网上查询等形式,共享交流沿线有货盗前科劣迹人员动态信息,引导开展精确性打击防控。三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同一区段、同一车站多次、连续发生货盗案件的警务区,要认真组织开展内部自查、责任倒查,并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相关规定,不仅要追究岗位民警的直接责任,也要追究所属派出所及业务部门,包保单位相关领导的连带责任,确保人在其岗,各负其责。
认真把握管内货盗犯罪的规律、特点以及变化形势,不断更新思路,改进方法,始终保持主动进攻态势。一是建好专门队伍。要充分发挥刑侦部门、地区刑警大队对基层派出所的业务帮扶作用,有侧重点地安排刑警、技术、技侦等专业力量驻点一线车站、警务区开展工作,并在基层所队中选拔骨干力量、好的苗子以逐步恢复派出所刑警队建设,在线索排查、案件侦查、证据收集等方面提供面对面的示范教学,不断提升全处整体货盗打击专业化水平。二是用好专案策略。按照有利于提高打击针对性、有利于成果深挖扩大的原则,对已掌握有经营价值的货盗专案线索,积极践行“从物到案、从人到案、从信息到案”的多元化侦查模式,尽可能地扩大审查面,甄别可疑点,固定扎实相关证据链条,有效拓展专案经营战果。三是改善专用装备。针对货盗作案一般选择夜间时段,周边视野较宽阔,不利于现场抓捕的规律,适度增加增配一批夜间可视装备以及越野车辆等专业警用装备,以提供有力的后援支撑。
重点围绕实施车货盗犯罪活动中的主要作案环节,坚持治标与治本同步并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治理防范。一是抓住现场盗窃环节,尤其要结合不同线路的地理环境和货盗作案规律特点,本着“量力而行,分步推进”原则,积极协调铁路有关站段加大对重点线路“封闭化”管理和治安复杂区段、车站物防设施补强工作力度,进一步压减货盗犯罪作案空间。二是抓住运输移动环节,尤其要侧重于沿线各治安卡控点和铁路、公路交汇处的设岗盘查工作,将卡口网络向城乡接合部等易发案区域延伸扩大,并积极协调地方派出所、交警等部门增派力量,配合共同开展查缉,形成快速响应、前后围堵局面。三是在赃物外销环节,尤其要突出沿线粮食加工点、交易市场以及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的旅社、浴池、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等重点场所,不定期会同当地综治、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集中检查,以有效堵住赃物的销售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