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身份证并非现代独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鞅变法时,秦国推出了照身帖,以验证秦人的身份,防止间谍入侵。所谓照身帖,就是一种经过打磨的竹块,上面刻着持有人的相关信息,诸如头像和籍贯等,跟我们今天使用的身份证十分相似。
汉和隋基本上沿袭了秦时的制度,用“竹使符”作为官员的身份证明。而到了唐朝,李渊对“身份证”进行了改革,发明了“鱼符”。《新唐书·车服志》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可见,“鱼符”一方面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方便皇帝召见时验明正身。“鱼符”形若鱼状,上面凿有小孔,可以随身佩带,背面刻着官员的姓名、任职衙门及官位品级等。根据官员的职位大小,“鱼符”所采用的材质也不一样,亲王和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鱼符”为黄金制造;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的“鱼符”为白银制造;六品以下的官员,使用的“鱼符”为黄铜制造;而地位更低的,则为木头制造。“鱼符”通常分为左右两块,左符放在内廷,作为存根,右符交由官员使用,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同时,五品以上的官员还配有“鱼袋”,专门用来装“鱼符”的,也可作防伪之用。武则天称帝后,将“鱼符”改为了“龟符”,但其作用并未改变,同样分为三等,金龟、银龟和铜龟。金龟为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表明使用者的地位非常高,“金龟婿”就是由此而来的。
到了宋朝,赵匡胤嫌“鱼符”太麻烦,索性废弃了,官员直接使用“鱼袋”,以上面的金银饰品及颜色区分官级,主要以“金紫”和“银绯”为贵。到了明朝,官员的“身份证”又发生了变革,开始使用轻便、美观的“牙牌”。“牙牌”一般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等相关信息。陆容的《菽园杂记》载:“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此时的“身份证”已不仅仅限于官员使用,其他出入内府的人也必须佩戴。
到了清朝,官员的“身份证”又变为了顶戴花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六品为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为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从业者也有“身份证”,比如僧人有“戒牒”和“度牒”,凭此牒可以化缘和筹善款。
当然,古代的“身份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诞生于1936年,那是宁夏省政府制定的一项居民管理制度,用白布做成,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有持有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身高、面貌、特征以及手纹箕斗形状等,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居民身份证。
从身份证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身份证,已不再是特权者的专属,而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一个身份证明,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