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磊,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武汉,430070)
湖北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蒋磊,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武汉,430070)
湖北省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香菇、木耳等在湖北省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基于对随州市三里岗镇的实际调查,客观评估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调查分析认为,培植林木资源、以企业为载体加强科技推广、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强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强化品牌效应等措施有助于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菌林矛盾日益突出、食用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则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予以科学应对,以不断推进随州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州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对策措施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更多的是出于食品安全以及营养素合理搭配的考虑[1]。在此背景下,食用菌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健药用价值而备受重视,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一项朝阳产业[2]。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产业,在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衍生新的食品种类和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3]。因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可点草成金、变废为宝[4],其在自然循环、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5,6]。湖北省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香菇、木耳等生产在湖北省的食用菌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鉴于此,基于对随州市三里岗镇的实际调查,对湖北省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在指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应对效应的对策建议。
随州市地跨江淮、南耸大洪山、北靠桐柏山,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版图面积9 636 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全市林地面积有500 250 hm2,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活林木蓄积总量为1 230万m3,林业发展空间广阔。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5℃左右,气候湿润,年降水量800~1 200 mm,日照率46%。温光适宜、林木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食用菌生产。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进驻三里岗镇杨家棚村,开始推广香菇种植技术,就此拉开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序幕;随后罗信昌、吕作舟等专家又在三里岗试种段木香菇,为随州食用菌产业播下星星之火。1996年袋料香菇技术进入随州,使其香菇种植规模和产量成倍增加,推动了产业较快发展。随着香菇市场不断趋于饱和,20世纪90年代末,黑木耳种植兴起,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奠定了随州香菇、黑木耳为主打产品的优势地位。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州市食用菌产业以随南、随北为重点,已建成以三里岗为中心的大洪山板块、以草店为中心的桐柏山板块、以吴店为中心的广北板块。三大板块内80%以上的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分散种植食用菌;并且三大板块食用菌基地面积占全市食用菌面积的70%,产量占80%,出口量占90%。
近年来,随州市积极利用地域优势,把食用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工作来抓,使食用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9年新随县成立后,更是把食用菌产业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集中扶持了裕国菇业、耀兴大海等重点龙头企业。目前随州市已建成食用菌无公害出口基地100.05 hm2,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主渠道。2010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2.9万t,总产值12.5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3%;食用菌为农民人均增收62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种植业增收额的四成以上;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四成左右;食用菌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分别占全省的30%、35%、70%,均为湖北省第一。截至2010年底,随州市食用菌出口同比增幅达48.1%,干香菇稳居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随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全省农业创汇的新亮点,随州也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基地。2011年8月,在商务部首批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的公示名单中,随州食用菌基地为湖北省仅有的2个上榜基地之一,作为集生产和出口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将成为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扶持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①培植林木资源,种植多元品种 随州市“七山一水二分田”,宜林面积达496 915 hm2,从20世纪80年代试种段木香菇开始,便大力开展人工造林,累计造林面积133 400余 hm2。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2次封山育林,以增加森林蓄积量,缓解菇林矛盾,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森林面积43.355万hm2,其中阔叶林20.010万hm2,菇耳林10.005万hm2。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随州市实施“资源转换和品种转型”战略,在保持香菇、黑木耳两大主导品种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稻草、棉籽壳、秸秆、牛粪等资源,积极培育、引种、推广珍稀菇类,加快草腐菌发展,目前已引进推广白灵菇、双孢蘑菇、巴西菇、鸡腿菇等20多个种植品种。同时建立基地,以典型示范带动农民栽培,如安居镇落户了双孢蘑菇、巴西菇栽培基地;广水市先后引进白灵菇、双孢蘑菇、巴西菇等珍稀菇品。
②以企业为载体,加强科技推广 一是开展科技攻关与开发。以大型食用菌工厂为依托,与高校和研究所合作。例如,三里岗镇长久菌种厂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投资组建食用菌科研中心,主要从事食用菌的育种驯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新品种开发、食用菌信息处理及对外技术服务等,并且参与承担了农业部“948”计划和行业科技专项“香菇新品种选育”等科技项目,开展新型栽培模式的试验,对三里岗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已成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示范基地。随州市草店海斌菌种厂也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建立了“食用菌研究生实习基地”。二是加强食用菌技术普及。以龙头企业为载体,组织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编写多种食用菌技术手册及生产、加工标准,并广泛印发到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在重点乡镇邀请专家现场授课,使全市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中介服务的农民普遍掌握技术。同时以企业辐射带动农户,推广新技术,如双套袋“高温控菇”种植技术,简易铁桶蒸汽灭菌灶以及钢筋焊接外套薄膜简易接种箱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实行标准化栽培,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 20世纪90年代末,随州市出口的香菇在香港遭遇“甲醛超标”风波后,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制定应对措施,改变加工方法,狠抓标准化生产,以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促使食用菌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轨道。早在2003年11月,随州市“万吨食用菌”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一类项目区。以此为契机,当地政府相继发布了9项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规程。2010年,随州市又制定了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实施方案,积极实施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在广水市建立了100万袋白灵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曾都区草店、三里岗建立了500万袋袋料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在曾都区安居镇、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建立了20万m2的巴西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并确定了三友食品、神农生态、吉阳食品、裕国菇业、海斌菌种厂等10家龙头企业为标准化示范企业;筛选了100个生产规模1万袋以上的示范户,带动10万个种植专业户开展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全市食用菌产品质量。
④加强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壮大食用菌产业对于扶持龙头企业,随州市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政府在财政上每年安排1 000万元周转资金和1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食用菌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并先后引进香港好来利、马来西亚福隆、新加坡福荣、泰国安帮等十多家外商企业,投资食用菌产业,极大地提高了随州市食用菌出口创汇能力。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随州市本地龙头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了如湖北神农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三友 (随州)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以上2个公司2010年出口额均达到1亿美元。另外,全市目前已累计投资4 000余万元,用于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交易市场。随州市三里岗镇已投资1 500万元,在原“香菇街”的基础上建成了香菇加工交易新区和香菇大市场,使香菇年交易量由0.7万t增至1.5万t,年交易额由1.8亿元增至4亿元;随北的殷店、草店、万和、吴店等镇也通过市场建设,成为随州市北部食用菌产业中心。
⑤拓展国际市场,强化品牌效应 随州市坚持开拓食用菌外销市场,在稳定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南美、西欧和部分非洲市场,目前出口地已增加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85%以上的食用菌产品外销,其中约30%出口,出口创汇占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从2003年开始,随州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先后通过了国内外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认证。全市现有食用菌品牌22个,其中,“三里岗香菇”获得原产地保护;“三岗”等5个品牌通过HACCP体系认证;“吉阳食品”等5个品牌获得ISO9000认证,“财”牌香菇等4个品牌通过美国FDA认证,“大洪山”等3个品牌香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大洪山”牌香菇2007年还获得“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正是由于随州香菇品牌效应的提高,随州香菇得以在香港及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
2011年8月3~5日对随州市三里岗镇部分菇农的2010年食用菌生产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主要是针对农户在香菇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收益状况以及技术需求情况进行设计的,问卷包括三大内容:第一是农户基本信息,如农户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农户主要收入来源等;第二是农户袋料香菇栽培投入产出情况,包括农户种植的品种和规模、食用菌收入、生产投入(细分为菌种费用、培养料费用等生产费用,以及劳动用工费用和销售费用);第三是农户技术需求,主要包括农户可能需要的食用菌技术类别、食用菌技术推广状况以及农户获取有关食用菌信息的渠道等。
调查方式是以三里岗镇香菇大市场为中心,对周边村落的农户进行随机访问调查。最终获得了30个菇农的样本资料。
调查得知,三里岗镇每户菇农的袋料香菇生产规模大多为2 000~5 000袋,平均为3 000袋。因此,下面以2010年平均每户种植3 000袋左右的香菇农户为例,分析核算其成本收益状况。
①菌种和培养料费用 香菇生产首先涉及到菌种,虽然品种和型号有所区别,但综合农户自制及购买菌种所需花费情况,平均每袋的菌种费用为0.2元。培养料则包括木屑、麸皮和石膏等。按当地菌袋规模和生产配方,每户花费小计:(0.2+1.1+0.64+0.009)元/袋×3 000 袋/户=5 847 元(表 1)。
表1单袋培养料费用
②薄膜费用 为避免重复计算,菇棚所用薄膜直接计入菇棚年折旧费,此处是统计其余薄膜(如料袋)花费。内袋:20 kg/1 000袋×12.5元/kg×3=750元;外袋:0.05元/袋×3 000袋=150元;另外,接种箱所用薄膜、灭菌时的底膜和盖膜花费共300元。小计:750元+150元+300元=1 200元。
③灭菌费用 农户使用的灭菌药物一般为气雾消毒盒、酒精和来苏尔等。虽然根据各人生产习惯,以上药物的用量并不统一,但总体花费差异不大,大约为50元。接种之后,还需通过灭菌炉对菌袋进行3~4 d的高温灭菌,此间消耗的木柴费用大约为1 000元。小计:50元+1 000元=1 050元。
④设备投入 投入的设备包括灭菌炉1台(2 500 元)、装袋机 1 台(1 500 元)、扎口机 1 台(1 500元)、烤菇炉 1 台(1 200 元)、筛子若干(500 元),总价7 200元,按8 a摊销,每年折旧900元。
⑤菇棚费用 调查中发现,每个菇棚大约可容纳600袋香菇,种植3 000袋香菇需5个菇棚。由于菇农在菇棚建造上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按照农户反映的平均造价衡量菇棚费用。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一般每个菇棚的造价为600元,按10 a使用期摊销,年折旧费为60元。此外,每年还需更换薄膜等材料,需修理费大约200元。小计:60元×5+200元=500元。
⑥用工费用 三里岗镇的菇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家独立种植,自负盈亏,却又互相帮助,实行换工。所谓换工,即在香菇接种至装袋这一繁忙期,邻近农户相互合作,集中劳力,先做完一家的生产工序,再做另一家的,相互间不收取用工费用。鉴于此,用工费用采用估算。大约需要50个工日,劳动力价格为每个工日60元,因此共需3 000元。此外,粉碎木屑时还需聘请专门租借粉碎机的人员,其收费标准为每袋0.08元。小计:3 000元+0.08元×3 000=3 240元。
综上,种植3 000袋香菇费用总计为:5 847+1 200+1 050+900+500+3 240=12 737(元),那么每袋的成本约为4.25元。
⑦收益 根据三里岗镇农户生产情况,按正常年景计算一袋袋料香菇年产出干香菇0.2 kg,农户平均售价55元/kg,则每袋的年收益为11元。结合每袋4.25元的成本,可得投入产出比为1∶2.6,每袋的纯利润为6.75元,进一步可以得出2010年种植3 000袋香菇的农户当年纯收入为20 250元。
在实际调研中,被调查农户告知的每袋成本约为3元。但考虑到农户在生产中没有对劳动用工计价,以及没有计算设备折旧等,本文计算得出的每袋成本为4.25元是比较合理的。例如,如果剔除劳动用工费用,则总费用为9 737元,每袋的成本便锐减为3.25元。因此,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三里岗镇农户在香菇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收益状况。
⑧技术需求情况 在技术需求方面,大多数农户选择“品种技术”作为最需要的食用菌技术。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也是决定食用菌品质的关键因素。农户普遍需要品种技术,一方面说明农户意识到良好的品种是增产增收的保障,另一方面则表明农户技术需求未得到满足,目前的技术服务还有待完善。
虽然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呈品种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仍以香菇、黑木耳等木腐菌为主,需要消耗大量阔叶林资源。加之替代原料开发缓慢、新型培养基质仍待研发,使得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林木资源的供给。随州市现有阔叶林蓄积量不到200万m3,而其食用菌生产所用木材绝大部分是从本地采伐。有推算显示,以随州市目前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及相应耗材量,全市阔叶林存量资源的利用不到10 a,香菇、木耳等生产将面临资源危机。另一方面,林木资源的稀缺也导致食用菌价格上升。据三里岗镇菇农反映,近年来木料价格年年上涨,到2011年已经涨至0.5元/kg,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由前文的成本明细可知,木料费用在培养料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而且在蒸灶灭菌、炕菇(烘干)、以及菇棚搭架等环节,也需消耗木材或者其他燃料。木料价格的上升,无疑成为香菇生产成本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并会影响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最终将影响随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在调研期间,我们观察到不乏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生产基地,组织农户生产,但农户仍以分散种植为主,根据个人经验生产管理。由于农户的技术水平及生产条件均有差异,其生产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对于这一现象,随州食用菌协会的负责人指出,主要是因为食用菌生产在农户层面暂时难以实现标准化。以香菇为例,其长势、出菇管理、采摘等都只能依靠人工,不能依靠机械。菇农的经验、技术甚至生产习惯都会影响各自香菇的质量。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食用菌,不但在面向市场时会有不同的风险(这也是三里岗镇菇农的单袋收益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还会影响食用菌产品的精深加工,削弱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食用菌技术如菌种技术与栽培技术等对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然而,目前随州市食用菌技术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调查发现,农户在分散种植过程中,基本是依靠自家的技术经验生产,信息也主要来源于亲朋近邻交流。农户普遍反映没有接受技术培训、咨询或辅导,认为政府在技术宣传与推广方面有所欠缺。以菌种技术为例,试验站在菌种研发过程中,并未对农户起到应有的服务作用,而是以赚取利润为主,设置技术壁垒,提高菌种价格。不少农户不得已而采取自己制种,从而造成其食用菌产品产量质量难以保障。食用菌技术服务体系与农户生产的脱节,导致先进技术不能很快传到农户,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大大降低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潜力。
随州市目前已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在林木资源的培植方面,虽然政府采取了较大力度,但要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仅靠资源的再生和节约利用等措施并非长远之计,必须研发替代原料,减少食用菌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为此,要不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在不影响食用菌产量与质量的基础上,对利用棉籽壳、秸秆等辅助资源的新品种进行试种。与此同时,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利用香菇和黑木耳的市场地位,带动全市白灵菇、双孢蘑菇、巴西菇、鸡腿菇等菌类的发展,建成多元品种产业集群,变“一菇独秀”为“百菌齐放”,以合理调整资源利用结构,促进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鉴于随州市食用菌产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政府和公司等组织无法随时跟踪农户生产,及时将食用菌技术传到农户的情况,可在每个村镇挑选食用菌种植能手,作为科技示范户,并给予一定补助或者奖励,以带动村镇的食用菌生产,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户与邻近农户面临共同的生产环境,可以用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指导其他农户的生产,保证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建立食用菌专业协会,提高菌农自身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这一机制的运行。如此由村到镇,由镇至市,层层辐射带动,发挥整个地区农户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撑作用,势必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随州市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食用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保障技术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综合试验站,联系科技示范户,加大建设自上而下的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建立食用菌专业协会组织,建立从下往上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政府还应给予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重视,包括资金扶持等。同时设立监督机构,建立监管制度,杜绝形式主义,确保技术服务层层落实到位,特别是到农户层面,为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1]兰良程.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205-208.
[2]黄文清,张俊飚.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J].食药用菌,2011,19(3):1-5.
[3]李鹏,李波,张俊飚.我国食用菌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0,29(6):58-60.
[4]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食药用菌,2011,19(1):1-5.
[5]卢敏,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地位及发展展望[J].食用菌学报,2006,13(1):1-5.
[6]高旺盛,陈源泉,董文.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5):1 106-1 109.
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Suizhou of Hubei Province
JIANG Lei,ZHANG Junbia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ndustrial Economic Research Laboratory of National Mushroom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Wuhan,Hubei 430070)
Suizhou city i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base of edible fungus in China,where the produc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Auricularia auricularand so 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mushroom industry of Hubei,and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dried shiitake mushroom has ranked the first place for years in our country.Then,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Sanligang,a major mushroom production town of Suizhou,we objectively assessed the status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Suizhou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many practical measures were helpful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ushroom industry,such as cultivating forest resources,strengthe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based on enterprise,implementing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constructing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markets,strengthening the brand construction.Meanwhile,there existed several major constraints restricting the expans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ushroom industry,includ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mushroom and forest,various qualities of edible fungus products and imperfect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Therefore,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scientific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to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a healthy and ordered development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Suizhou.
Suizhou;Mushroom industry;Status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CARS-024)
蒋磊(1988-),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电话:13469954523,E-mail:jlgd215@gmail.com
张俊飚(1962-),男,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与环境经济
2013-02-21
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曾先后到英国、荷兰、法国、日本等进行访问考察。2008年被聘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城乡统筹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农村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食用菌协会高级顾问,湖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
10.3865/j.issn.1001-3547.2013.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