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肯尼亚特派记者 胡 笳 “当我们在坦桑尼亚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坐车行进时,旁边一条崭新的沥青路映入眼帘,一名中国工程师和12个当地工人坐在路边休息。”美国《赫芬顿邮报》一名撰稿人今年1月描述了他在非洲看到的一幕。几乎同一时期,《环球时报》记者有机会坐车在被称为“中国路”的肯尼亚A109国道上驰骋。十多年前,中国路桥公司承建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公路,并在营地路旁竖起写有公司英文简称“CHINA ROAD(中国路)”的标志牌。经年累月,这条公路的名字渐渐被当地人忘记,“中国路”的说法反而在东非传开。这条高水准的公路,也成为中国承建项目在非洲的缩影。但“中国标准”进入广袤的非洲大地,不会一帆风顺,在西方描述的“中国混凝土外交”中,中国既要面对欧美印日等国的竞争,也要防止“内斗”伤及自身。 “中国混凝土外交”,非洲与西方看法不一 《环球时报》记者在肯尼亚听到这样的说法:“造就亿万富翁的最后一个机会就是非洲地产业。”中水电东非经理部副总经理龚昌银则从非洲发展的角度告诉记者:“非洲的市场很大,非洲国家只要想发展,就必须修桥铺路搞基建。”尽管今天中资企业已是非洲最有实力的承建商,但实际上,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在非洲打拼的历史并不长。比起印度人19世纪就随英国人进入非洲修建铁路,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资企业才开始进入非洲。2011年,非洲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 现在,从毛里塔尼亚的“友谊港”,到埃塞俄比亚的“中埃友谊路”,几乎每个非洲国家都能找到中资企业修的路、建的港、铺的桥。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24日在题为“中国的混凝土外交”的报道中写道:“中资企业修建的项目既快又可靠,主要原因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大量廉价劳动力。”文章援引苏丹环保专家阿希姆·阿尔莫格拉比的话说:“中国人速度快且要价低,最重要的是提供贷款。我们怎能说不?”然而,也有西方媒体挑刺说,“非洲人口增长快于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创造就业是当地的头等大事,但中国项目雇的非洲人不够多,或中国在转让技术方面做得不充分”。中国路桥副总经理孙立强对此的回应是:“这和我们的实际状况差得很远。事实上,仅中国路桥一家,每年在赤道几内亚、安哥拉、肯尼亚、刚果(布)雇的当地员工就有数千人。以中国路桥在内罗毕东北环项目为例,2011年雇当地人1371人,占工人总数的95%。” “我们公司付给工人的薪水比当地企业高30%,比印度企业高50%以上。”龚昌银告诉记者。他说,自1997年进入肯尼亚以来,中水电已累计为当地解决6000多人次的就业,他们的用工成本也随着涨薪翻了一番。中水电与当地工会签有协议,他们雇用的工人薪资标准要在当地平均水平以上,而且每年要保持15%到20%的涨幅。工资高,对工人的要求也高,这成为中资企业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一道保障。 肯尼亚小伙厄尼斯特在中水电做摊铺机操作员,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以前在其他公司开过卡车,但干一周他们就让我走了,还不给我工资。”厄尼斯特说肯尼亚的散工机会多,但工作量和工资往往得不到保障。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口碑很好。在中国项目上工作的肯尼亚女工温蒂告诉记者,中国人吃苦耐劳,中国老板的要求严格,她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温蒂说,语言是个问题,她希望当地以后能多开几家中文学校。 “我们能在非洲市场越做越好,靠的还是项目质量和多年建立的信誉。”一名在非洲打拼多年的中国业内人士说。尽管这几年本地企业发展很快,但它们的履约能力和工程进度都赶不上中资企业。中资企业在非洲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整体形象,使中国承包公司保持着在非洲的上升趋势。但要维持住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形象,各家公司必须要协调好,大家都能做到保质保量。 中资企业不应在竞争中“赔本赚吆喝” 捷克《世界报业辛迪加》外国事务专栏作家乔纳森·鲍威尔近日撰文说:“来自西方、印度和中东的投资者将很难跟上中国在非洲的步伐。”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埃略特国际事务学院教授、曾任美驻埃塞俄比亚等国大使的大卫·希恩2月1日在丹佛大学举办的“中国在非洲”研讨会上说,从总体上看,非洲未来将经历比全球大多数其他地区更好的10年,非洲国家将要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国维持更平等的关系,中国仍将在非洲的贸易总额中独领风骚,但印度、巴西、土耳其和越南等新兴国家将侵蚀中国的市场,美国在非洲与中国的竞争也很正常。 近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对中资企业价低质优的传统优势形成压力。在一些新项目中,中资企业的报价开始和欧美企业持平,甚至还略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非洲国家法律和环境差异很大,中资企业要应对这些潜在风险,在为项目做预算时,都要留出一些“不可预测费”。比如肯尼亚非常重视动物保护,中国路桥在当地修路时,肯方就要求中方必须给猴子修一座过街天桥,方便它们过马路。随着非洲国家城镇化的推进,非洲基建市场越来越呈现群雄逐鹿的局面。龚昌银说:“我们刚进入肯尼亚时,竞争对手非常少。如今印度、土耳其、欧美的承建商大批涌入,肯尼亚当地企业崛起得也非常迅速,市场竞争明显加剧。” 和西方企业相比,中资企业习惯闷头做事,尽管工程质量好、周期短,但对非洲当地来说这还不够。松高罗水电站工程是肯尼亚重要的水电站项目,一期由日本承包商建设,二期中水电中标。日本承包商在选项目时就考虑要不要给当地建学校、盖诊所,日资企业因此大受当地人欢迎,但这些成本也被纳入工程成本中。中资企业刚到非洲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甚至给一些当地人留下“中国人只赚钱不办事”的坏印象。为扭转这种形象,中资企业花不少心思和金钱回报当地社区。2009年,松高罗水电站所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雨,当地居民房屋漏水严重,中国项目组立即捐献大量铁皮屋顶。如今,中资企业承建的每个项目中,几乎都有类似的捐赠、建设。正如在非洲工作多年的美国外交官希恩所说:“其实,我们已看到中国人在非洲的觉悟与日俱增。随着来自非洲政府、民间和国际环保组织的压力渐增,中国将采取其他措施保护非洲环境。”他甚至说,中国国内对空气和水源质量的关注,也将对中资企业在非洲的项目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中资民企将更认真地对待企业的社会责任。 与来自国际的竞争相比,真正激烈的竞争还是在中资企业之间。目前肯尼亚记录在册的中资企业有90多家,其中40余家是施工企业。据说,有一家中资企业就有旗下7家子公司在肯尼亚竞争。因此,当地一个项目招标,往往十几家中资企业投标。彼此倾轧的竞争难免会使个别项目出现亏损。一名中企负责人这样说:“日韩企业是私企,亏不起。但中资企业多是国企,个别企业为进入市场,会抱有‘亏得起的心态,赔本赚吆喝。”不仅如此,在丹佛大学举办的“中国在非洲”研讨会上,有美国学者还提出,中国未来10年在非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中国商人低价竞争使当地同行陷入窘境”。 “中国标准”立足非洲还需时日 中国路桥副总经理孙立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未来我们不仅要修路,还要经营高速公路。不仅要建电站,还要运营电站。”孙立强说,中资企业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承建公路、铁路、港口等工程,线上线下可以采用中国的技术、规范,带动机车和电信类产品的出口,同时加快设计、咨询等业务“走出去”,真正“一举多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资企业在海外承包工程,大多沿用的还是国内施工标准,而“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常常出现不兼容的情况。中水电东非经理部副总经理龚昌银说,中资企业的很多参数都是经验数值,用了许多年,很保险,但这样的经验数值有时很难说服业主。实际上,中方的经验数值大多比西方企业的标准更适合非洲。一名在非洲工作十多年的中国工程师说,日本或欧美企业在非洲做项目时标准是“死”的,要求既能防风、防冻,还能防洪,这提高了项目要求和成本。但许多非洲国家位于赤道附近,根本没有防冻的需求,个别国家常年干旱,防洪也显得多余。相比之下,中资企业的标准更因地制宜,成本更低也更有效,但让当地人接受我们的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标准”在非洲站稳,还会把国内的设计产业、咨询产业带出来。中海外(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肯尼亚的施工企业中,配套建材主要由印度企业控制,施工监理公司大都来自欧洲。中国企业要想更多走出来,“标准”是不得不迈过的门槛。商务部已着手将中国的规范翻译成英文、法文等多种文字,但这个过程比想象得更难。在非洲,某些新项目中,中方和非方就采用什么标准足足谈了一年。孙立强表示,非洲曾是法国殖民地的国家大多沿用法国标准,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国家大多沿用英国标准,“中国标准”要真正在非洲立足,必须通过一个个大项目的不断积累,反复考证,至少需要5年时间。 非洲国家大部分工业化水平低,极缺技术工人。为实现国家发展,肯尼亚提出“2030愿景”,希望在2030年能达到初步工业化。中航国际2010年开始承包肯尼亚高教项目,为肯高等院校升级改造实验设备和培训中心。该项目仅在肯尼亚工程学院的一家培训中心,每年就能培养3000多人。据中航国际东非总代表司炎轩介绍,培养出的技工都很熟悉中国设备,这将在肯尼亚工业化的过程中带动“中国制造”的出口。在培训中心宽大的教学厂房里,来自中国的数控机床整齐排列,肯尼亚工程学院教师佛朗西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学生们都想来这里学习。之前我们与荷兰有过类似合作,也曾用过日韩设备,但它们的设备更偏重科研,不适合扩大生产,而中国机床和背后的中国工业化模式更适合肯尼亚效仿。”看得出,能带动“中国标准”一起走出国门的还是要有拿得出手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