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分析

2013-02-08 05:43刘秀玲谭会萍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外商贵州省贵州

蔡 莉,刘秀玲,谭会萍

(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为进一步促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地区等平台,积极参与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恰是贵州省利用后发优势,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对于拉动贵州经济发展格外重要。外商投资企业不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而且能推动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贵州省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呈逐渐增长的态势[1],从2005-2010年贵州省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化可以看出,贵州省外资利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1985-1992年,该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比较小,呈缓慢增长态势;其二是1993-2004年,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第一阶段上了一个台阶,但变动不大,基本在4000万美元上下波动;第三阶段是2005年至今,此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跨过亿美元门槛,规模增大,并处于明显上升态势,增速较大[2],具体数据见表 1[3]。

表1 1979-2011年贵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 单位:万美元

二、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1.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业绩

一个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业绩指数IND,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该地区(i)FDI的流入量占全国FDI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INDi=(FDIi/FDIw)/(GDPi/GDPw)

贵州FDI业绩指数一直以来低于1,而且大部分年份低于0.2。仅有 2010 年高于0.2,为 0.24,2011年为0.48,这说明FDI对贵州经济发展促进力弱,且大部分年份达不到全国的20%,14个年份的平均业绩指数仅有0.144,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贵州吸引FDI任重道远。这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FDI总体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不符,见表2。

表2 2003-2011年贵州FDI情况及其业绩指数

2.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除了个别年份,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的投入比较显著,其他年份的投入很少,也没有表现出连续性,说明FDI在农业的投入量比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支持力。长期以来,FDI的投资都集中在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投入比重比较大。FDI投入到第三产业的资金约占30%,但从1992年开始,投资与第三产业项目数呈现增加趋势,甚至在2006年、2007年,FDI对于第三产业的投资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基本持平。对于第三产业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金融保险等,见表3。

3.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

外商直接投资在贵州的各个地区都有,但并不均匀分布,贵阳市占比很高。2010年贵阳市区外商新签项目(企业)数、外商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外商协议投资金额分别占整个贵州的48.6%、50.6%和39.1%,这样不平衡的局面并不有利于贵州省全面均衡发展,见表4。

表3 贵州省1986-2010年累计FDI的产业结构分布

表4 2010年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地区表

4.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

2010年贵州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企业资产合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这九项指标占全省总比重分别为 3.4%、3.25%、3.3%、3.7%、3.6%、4.2%、3.5%、2.7% 和 3.8%,可以看出,贵州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贡献率不高、带动效应不强。

对比全国来看,2010年贵州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比远低于全国的54.64%,差距约49个百分点;进口额占比亦差距全国水平48个百分点[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FDI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贵州地区出口结构,但贵州整体出口规模比较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优化本地出口质量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见表五。

表5 2010年贵州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

三、贵州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建议措施

1.完善引资平台和项目库建设

贵州地方政府和企业都需要精心策划组织,搭建一批服务全省、汇聚全国、面向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引资平台,继续办好“多彩贵州”及“两赛一会”、酒类博览会、省旅游发展大会、黄果树瀑布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黔商论坛等活动,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更多到贵州省考察、了解、合作和投资的机会。贵州省地方政府和企业同时需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开发收集、筛选汇总、论证评审、储备管理工作,严格项目编审程序,科学规划和编制筹划好一批产业链长、产业幅宽、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对所有入库项目要编制项目简介、经济技术评估、合作方式等内容。对重点项目、大项目编制应完成规划、环境保护、土地使用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以进一步切实提升项目筹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2.改善外资利用的失衡局面

改善外资利用的产业平衡,对第二产业的引资应更强调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上,同时要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同时要拒绝那些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效应[5]。推进外资利用的区域平衡,强化贵州各个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积极推动毕水兴(毕节、六盘水、兴义)能源、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的跨越发展,构建利用外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3.创新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方式方法

引导贵州省重点骨干企业、优势企业以存量引增量,进行产权招商;引导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进行产业链、产业群招商;支持外来投资企业以商招商和二次招商以及贸易企业以“贸易探路、投资跟进、工贸联动”的模式招商;充分发挥大连、青岛、宁波、深圳等对口帮扶城市作用,进行对口帮扶式招商。同时积极引进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通过合资、合作、独资、兼并重组、股份收购、BOT、TOT、BT、ABS 等多种有效融资方式,合理有效地吸收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延伸产业链和增强配套能力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

4.有序发展产业园区,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规范发展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贵阳、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和引进一批就业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鼓励与东中部及周边地区共建产业园区[7]。强化集约发展,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产业园区集中,发挥产业园区内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的溢出效应。

[1]闫鸿鹏.贵州吸引外资的对策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5):40 -42.

[2]吴旸,庞世洋.贵州省引用外资现状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9):16-20.

[3]贵州省统计局.2011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国家经贸委.2011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5]宗建亮,李小婧.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相关因素研究-以贵州对外贸易、FDI为例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5):100 -105.

[6]于菁.FDI与贵州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4):102-106.

[7]苗芳,刘秀玲.内蒙古特色产业群发展战略探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2):0161-0166.

(责任编辑 董邦国)

猜你喜欢
外商贵州省贵州
贵州省种公牛站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贵州,有多美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