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透社2月5日报道,原题:中国农村改革大举措和小块农田测绘 光秃的灯泡、无取暖设施的房屋、老年村民,杨湾村(音)似乎与先进的卫星技术格格不入。但安徽这个小村是(中国)首次测绘农田的试点,这令它跻身该国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中共的优先政策,有助于夯实粮食安全——的最前沿。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将农田承包到户,但土地证并不准确,且超过半数农户缺乏相关证件,靠村民口述和村官拍脑袋确定土地使用权。全中国有10亿块从未进行过准确测绘的农田。安徽有关负责人表示:“若现在还不行动,老一辈人去世后,下一代人可能不知道哪片地归谁。”上周公布的中央文件要求用5年时间在全中国范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这是一项成本高昂的技术挑战。 农田测绘任务冗长繁琐,却至关重要,它会令中国农民对自己的权益更放心,因而愿意合并农田展开更有效的大规模种植。中国农业目前仍以小规模种植为主,无法提高生产率以养活与日俱增的城镇人口。鉴于地方官侵占农田是引发农村骚乱的首要原因,此举还能防患于未然。更准确的土地确权也令农民更有安全感。杨湾村的简中柱(音)说,“这很重要,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土地确权工作很艰难,涉及卫星图片,颁发证件和创建数据库等。相关负责人预计全中国将需要180亿元的成本,还有官员表示成本高达1000亿元。对债务缠身的地方政府而言,即便是最低成本也无法承受。安徽码头镇的地方官就表示,相关费用该由国家承担,“没理由让地方政府埋单。”由于为每亩地提供平均150元的补贴,该项目还将令北京面临潜在财政负担。 精确测绘将迫使中国重估拥有18亿亩农田的数据——被视为确保粮食安全的红线。经过更精确测绘,仅安徽省码头镇就多出45%农田,引得镇领导和当地村民满心欢喜地盼着更多补贴。但该项目也可能引发农民猜疑。杨湾村的杨昌培(音)就担心会失去土地。相比之下,他的邻居简中柱则兴致盎然。他说,土地被合并后,村民们用来确定农田归属的田埂将消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证明他们有多少地,“只要解释清楚,全国人民都会理解其重要性。”▲(作者露西·霍恩比等,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