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斌
许昌市结核病防治所,河南许昌 461000
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呈现流行加剧的趋势,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是慢性传染性疾病呈现死亡率较高疾病之一[1],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 结核病的防治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该文旨在了解2006—2010 年许昌某高专新生中结核病普查情况及学校结核病的感染、发病情况,控制结核病的疫情在学生中流行,推广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中。
对象来自许昌市某高等专科学院2006—2010 年新生,接受结核病普查的21 865 名新生,其中男生10 941 名,女生10 924名。
资料来源许昌市2006—2010 年某高等专科学校历年的学生入校健康体检档案, 利用当地结核病防治所相对应历年的结核病普查资料,结核病患者资料来源于结核病人登记本、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登记本、病案及日常对该校结核病疫情的监测资料。普查前制定普查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培训参与普查学校和结核病防治所人员。
所得数据用SPSS13.0 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取 α=0.05。
2006—2010 年许昌市某高专入学新生人数为22 120 名,检查总人数 21 865 名,其中男 10 941 名、女 10 924 名,漏查 255名(男127、女128),总漏检率1.2%。各年之间的漏检率和普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009,P=0.061)。 见表1。
2006—2010 年 21 865 名普查学生:PPD 试验显示, 一般阳性率28.8%,强阳性率为8.5%。 总阳性率(一般阳性+强阳性例数)为37.3%。 男女之间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79,P=0.062)。 PPD 试验强阳性率:女 4.56%、男 3.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3。
表1 2006~2010 年许昌市某高专新生普查情况
2006—2010 年普查新生中发病率:男64/10 万、女55/10 万。总发病率为 59/10 万, 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60,P=1.000)。 见表4。
2006—2010 年许昌市某高专新生结核病普查的总普查率为98.8%。 各年之间的漏检率和普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评价奠定了基础。 在每次普查前都要联合教委与学校召开动员、培训会;普查时严格要求医务人员要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宣传和组织工作,确保学生配合。 有部分学生不能参加体检,究其原因主要有:报到后即请长假;过敏性体质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2];思想上严重敌视,坚决拒绝普查等。 在今后的结核病普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保证普查率,降低漏检率。
该文数据显示5 年期间, 接受普查的新生PPD 试验总阳性率为37.2%,其年龄段在19~20 岁,与2000 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的同年龄段33.7%~44.4%的水平相当,PPD 试验强阳性率8.7%。 在各年及男女之间的总阳性率和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感染结核菌的强阳性新生中,女生高于男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结核菌的感染率也逐渐增大,与文献数据一致[3],在总阳性率上该校新生男女无明显差异,与大部分文献报道中结核菌感染率存在男女性别差异, 考虑与该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该市未能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 年龄多在18岁左右有关,年龄、生活区域、环境相对稳定,故在该研究中未将学生的区域、卫生条件等因素纳入考虑。而PPD 强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 不排除在入学前女生相对到商场等空气相对密闭的空间多,接触结核菌的机率大等因素,而造成PPD 强阳性率女生高于男生。 接种卡介苗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结核病发病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便产生差异。 由于课业负担相对较重、 营养条件相对不足、 学习和居住环境也比较拥挤,结核病患病的可能性也增大。 为防治结核病在学生中爆发流行, 必须加强对入学新生的PPD 筛查工作, 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控制传染源。 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经常到空旷的地方活动,尽可能的少到密闭空间和空气不流通的环境,减少结核菌的接触机会,降低结核菌的感染率。
表2 2006~2010 年许昌市某高专新生结核病PPD 结果及强阳性率分布
表3 2006~2010 年许昌某高专新生结核病PPD 性别比较
表4 2006~2010 年许昌市某高专新生结核病普查发病情况
2006—2010 年普查人数的总患病率为 59/10 万, 各年份患病率在 59/10 万水平波动, 各年代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患病率明显低于在文献资料中查到的近几年许昌市、河南省某些地市学校结核病的患病率, 说明许昌市在控制学校结核病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成效, 但仍高于全国学校结核病患病率[3-4]。 所以结核病防治所仍需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重视,落实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的,保证防治经费的投入,促进健康教育等。 该研究的资料显示,新生的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该校的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 其原因首先考虑多数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学习压力大、饮食欠规律、缺乏锻炼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核病的发生;其次,也有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出现可疑症状后,没有及时就诊,或已经确诊为结核病后,不能告之学校,从而导致结核病疫情在学校蔓延;另外,学校发生结核病后,没有对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线索调查[4-6], 导致学生中结核病不断发生;还有,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效果不够,学生学习紧张、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通风不良等,都易导致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
[1]李素倩, 程洪恩.浅谈学校肺结核预防策略 [J].社区医学杂志, 2010,8(23): 60-62.
[2]王瑜, 吴逢波, 代国友.PPD 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J].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5): 942, 945.
[3]张俊杰, 赵建磊,王青.中小学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35): 143.
[4]杨曙光, 卢汝透, 谢建军, 等.一起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4): 502-503.
[5]张聘年,吴寿青,陈有明,等.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作用[J].实用新医学,2010, 11(5): 471-472.
[6]胡丹标,王斌.某校结核病多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11, 23(2):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