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畜牧业概况

2013-02-03 02:06胡成波辽宁省丹东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奶牛场存栏畜牧业

文│胡成波(辽宁省丹东市畜牧兽医局)

2012年9月,笔者应邀赴德国进行现代畜牧业考察访问。通过参观考察和访问座谈,对德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概况有所了解,特别是在现代养猪业、现代养牛业、农民合作社和生态农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典型经验令人印象深刻。

一、德国农业概况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面积357124平方公里,人口8175.2万(2010年12月31日德国联邦统计局网站数据),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地处欧洲的心脏地带,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平均气温1月-5~1℃,7月14~19℃。德国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2010年共有农业用地1670万公顷,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其中农田面积1185万公顷。拥有农业企业29.9万个,以中小企业为主,平均占有土地55.8公顷。农林渔业就业人口65.9万,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1.6%。2011年农林渔业产值218.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5%。

德国农业以家庭化经营为主,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小农场、小农业企业的经营模式。2010年,德国农场数为30.07万家,经营土地面积总计1680万公顷,每家农场平均土地面积为56公顷。这些农场多以养畜为主,兼营种植业,自己饲养家畜,自己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注重轮作,走出了具有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德国的畜牧业以猪、牛、羊和禽类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1%。德国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经济过程中,选择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畜牧业生产发展,都是紧紧依赖于家庭农场,所需要的劳动力主要是家庭成员,包括夫妻和子女,很少有雇工,经营规模都不大。在德国,奶牛存栏量40头以下的家庭农场占66%,生猪存栏量600头以下的家庭农场占83%。

二、德国现代养猪业

德国猪肉消费量较高,每年人均消费猪肉54.1千克。养猪业的基本形式是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和较大规模的工厂化养猪。以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生产,养殖场平均存栏母猪250头左右,商品猪规模在1000~1200头的养殖场较多。主要品种有大白、长白和皮特兰等。近年来,德国着力推动养猪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福利化。在猪场建设上,设计科学、设施先进、环境优良,达到了欧盟福利养猪标准;在生产管理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饲喂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养猪生产效率和猪肉产量逐年提高。德国的牛肉、猪肉及肉类总产量在欧盟成员国中居前3位,猪肉的生产约占欧盟猪肉市场的30%,是欧盟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德国十几年来的母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见表1。

表1中可见,12年来德国虽然母猪存栏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猪肉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母猪存栏量从2000年的252.6万头下降到219.4万头,下降13%,在世界排名第7位,但猪肉产量从2000年的398.2万吨提高到559.8万吨,增长30%,世界排名第3位。这不仅说明德国母猪单产水平逐年提高,也说明德国养猪整体水平和生产效率逐年提高,并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德国重视地方品种的保种、开发,关注动物福利问题。德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由农业部、管理机构、教学单位、育种企业联合会和非政府组织、濒危动物保护协会等共同负责,并建立了完整的管理机制。德国现存猪遗传资源有施豪猪、花斑猪等地方品种,主要用于生产特色猪肉、观赏等。

三、德国现代养牛业

德国十分重视人工牧草及青贮玉米的种植,实现了种草养牛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德国肉牛生产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肉牛生产的年产值达28.9亿欧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是15.6%。牛肉产量在2009年达到119万吨,约占欧盟牛肉市场的15%,位居第二。德国人均消费肉类89.6千克,其中牛肉和小牛肉消费量达27.5千克,牛肉消费量占总肉类消费量的30.7%。德国奶牛业的发展一直坚持走家庭牧场形式。截至2012年5月,德国16.3万个牛场养牛约1250万头,与半年前相比减少了5100个牛场,但存栏量几乎保持不变,其中奶牛场明显减少,现存8.5万个奶牛场,比半年前减少2.6%,主要是由于一些小的奶牛场与大的奶牛场合并后扩建,实行规模化经营。德国100头以上奶牛场的数量从两年前的7100个提高到现在的8300个,奶牛场100~200头规模占多数,同时拥有土地200~300公顷。牛场和土地的管理由3~4人即可完成。德国把奶业技术研发的服务对象瞄准家庭牧场,机械化技术、牧草和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精细饲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喂食、挤奶、大型牛场粪便沼气发电、沼渣还田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都是针对家庭牧场设计应用的。

目前德国生产的牛肉45%来自奶牛群,因为奶牛是利用植物性饲料转化成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效率最高的家畜,而肉牛对饲料中热能和蛋白质的转化率较低。大部分不作种用的奶公犊、淘汰母牛、部分低产母牛是奶牛群生产牛肉的主要来源。此外,也有部分养牛户把繁殖奶用母牛与肉牛公牛杂交,其后代作肉牛生产。

表1 德国母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

德国有奶牛420万头左右,其中德系西门塔尔母牛存栏120余万头。德系西门塔尔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型品种,母牛的平均产奶量7吨左右,同时公犊有很好的育肥能力。育肥公牛平均日增重1.35千克以上,16~18月龄体重可达700~800千克,屠宰率60%,净肉率50%,胴体出肉率72%。奶牛场绝大部分实行放养,有的还在夏季将奶牛赶至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牧场放牧。这不仅提高了奶牛的生活福利,也为优质奶源奠定了基础。

德国重视牛联合育种工作。联合育种是以家庭牧场(农户)为基础,联合会、企业、政府及农户等多种经营成分共同参与进行育种工作。在联合育种体系中,将家庭牧场和养牛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地方育种协会,各种组织联合起来,组建区域性的牛种培育推广联合会,培育优秀种公牛,开展联合后裔测定,生产冷冻精液、胚胎。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遗传评定方法和参数,成立评估信息机构,建立数据信息收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组织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提供数据信息。养牛农户以会员制方式成立人工授精组织,并针对会员要求及生产需要制定育种计划,提供及时有效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服务。

四、德国的农民合作社

德国的农业属于高度组织化的产业之一,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德国是世界合作社发祥地,早在1867年就制定了第一部《合作社法》,后来又经多次修改完善。农业合作社属于农民自己的经济性组织,现已遍布农村,全方位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加工服务、金融服务、农资供应、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服务网。例如,1987年8个农民自发成立了施豪市农民合作社,以地方品种施豪猪保种与开发利用为基础,建成了种猪繁育、饲料生产、肉猪饲养、运输屠宰、加工销售、餐饮生产以及文化产品一条龙服务的发展模式。2011年社员达到1450个,存栏纯种母猪3000多头,实现年营业额9000余万欧元,已发展为具有20多个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集团。

德国的奶牛育种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成就,早在1876年德国就成立了第一个奶牛育种合作社。合作社通过种牛场和社员家庭农场合作不断育成新品种。如德国宝牛育种公司(BVN合作社),经过150年培育奶肉兼用德系西门塔尔牛。

目前,德国大多数农民合作社为了形成规模优势,保障合作社利益,走上联合发展之路,大部分合作社都加入了地区性、专业性和全国性合作社联盟,合作社联盟以经济利益联结,以为基层专业社服务为目的,在互通情报、控制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更好地为成员提供服务,维护成员的利益。

五、德国的生态农业

德国农业用地中耕地约占70%,永久绿地约占28%,葡萄园约占0.6%,果园约占0.4%,苗圃约占0.1%,其中永久绿地包括坡地和草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德国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每年7%的耕地休种以改善土壤的品质,提升肥力。

德国还十分注重对森林的保护,近1/3面积覆盖着森林,许多中小城市几乎处于森林的包围之中,使德国成为一个风景秀丽的花园国家。严格的畜牧用地规划和森林保护措施,重视草地农业发展,涵养了地下水源、土壤水土保持良好,改善了气候环境,有效地保护了乡村自然风光。德国田园风光之美,美在它的信手拈来,美在它的浑然一体。笔者此次旅行从慕尼黑到黑森林,经过滴滴湖,到法兰克福,一路看到的是碧草连天的田野,青里透红的苹果,晶莹透明的葡萄,悠闲自在的牛羊,自由翱翔的飞鸟,别致俊秀的木楼,云雾缭绕的群山,层林尽染的森林,莹澈眩目的湖水,湛蓝如洗的天空,婀娜多姿的云彩,如诗似画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猜你喜欢
奶牛场存栏畜牧业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映像畜牧业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