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13-02-02 08:48:46杨春耀张鑫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6期
关键词:边远建构高职

杨春耀 张鑫

1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 云南丽江 674100

2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 云南丽江 674100

作者:杨春耀,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高职教育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教育模式,它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并不能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差。通过调查分析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学习现状,查找相关的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改善和健全其高职教育模式,对促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1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的背景

1.1 高职学生焦虑厌学现象突出

由于地区差异和民族特性带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们情绪低落,有自卑感,学习底子薄,并出现焦虑、厌学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严重影响了其学习效果。这是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高职教育问题。

1.2 高职学生突出表现在学习困难

边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本来就相对滞后,加上目前许多学校急功近利,教学以升学为主要目的,学校管理过于严格,对学生进行严防死守,学生想不学习都很困难。这样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考上高职院校,本身录取生源质量就不高,加之现在招收将近一半的生源是注重技能培养的三校生(职高、技校、中专),进入高校后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较困难。

1.3 高职学生课堂组织与管理困难重重

一方面,学生所选专业盲目性大,对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教师无论讲什么内容,都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难度很大,教师感到力不从心。

1.4 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学生缺乏工作经验,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理论水平不高,动手能力也不高,后天学习能力低下,工作岗位上的发展后劲不足,因而高职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尴尬的局面[1]。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在本校高职学生中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100%。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学习能力、教师的教法和教育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沟通、评价等方面。

2.1 学习动机不足

对于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52%的学生认为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40%的学生认为是为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当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吸引你时,只有21%的学生的态度是加倍集中精力,试图和教师思路保持一致,教师授课质量好坏基本不受学生的关注。高职学生虽说绝大多数都已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但意志薄弱,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许多事情都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随意缺课、上课睡觉和讲小话等厌学现象较为突出,不能把时间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去,整日无所事事,毫无人生目标。

2.2 学习能力低下

74%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7%的学生觉得较差。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非常适应的只占3%,34%的学生认为是比较适应,55%的学生认为是基本适应,8%的学生认为是不适应。如果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只占53%。只有52%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创新教育方式不是很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不强,又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很难获得学业上更大的成功。

2.3 教学严重脱节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不满意的只有8%,92%的学生是处在基本满意以上。但对于经常旷课的原因,也只有8%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得不好,2%的学生认为自学就行,47%的学生认为是不感兴趣,43%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但是对于经常与老师、同学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这个问题,只有9%的学生是经常交流,57%的学生是偶尔交流,32%的学生很少沟通,2%的学生从不沟通。显然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教师的课上得好坏不是很关心,说明学生基本上对教学不感兴趣,教与学严重脱节,形成教师的独角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2.4 教学评价单一

对于一些大学生学习实行“一个月原则”,即考前一个月才开始读书,只有9%的学生认为很有效率,足够应付考试;36%的学生认为那只是短期效应,不利于真正掌握知识;49%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只有6%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在被问及“考试不单单被视为教师的法宝,更应该被当成你学习效果的检验,你较倾向于哪种考试形式”时,只有19%的学生认为是闭卷考试,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现行考试制度很不完善,一方面造成学生对于当前的考核方式很不满意,另一方面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探索新型评价标准非常有必要。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1 加强学习过程控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是作为需要意志的、有目的意图的、自觉自主建构的积极实践而出现的[2]。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受自学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容最好能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全面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2 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

最能驱动学习的莫过于学习者参与的任务或者活动的性质[3]。而有意义的任务或学习活动是通过解决问题而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取知识和理解,学生才是真正的知识建构者,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再学习能力。

3.3 通过信息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实现开放式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协商和理解的学习氛围,并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这样教师就可以很轻松地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只有对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才有助于有效地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率。

3.4 改进教学评价标准,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

学习评价是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学习进展情况、学习结果进行观察、记录、测量,对学习效果做出鉴定和价值判断,并对学习目标进行反思和修订的活动[4]。改进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除了采用书面考试外,重点放在实践环节的考核,特别注重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紧紧抓住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核心,突出学生的个体意识,重点考核其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探索和反思,把课堂变成一种真正学习文化的空间。

总之,要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高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适应力,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做事能力的合格人才,来适应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1]徐畅.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5(17):24-25.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3.

[3]乔纳森,等.学会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2.

[4]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3.

猜你喜欢
边远建构高职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