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3-02-02 08:29:24武晓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格列磺脲吡嗪

武晓斌

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武晓斌

目的 探讨研究并且进行仔细认真的比较使用速释片和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所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及对其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将128例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速释片组以及格列吡嗪控释片组,其中素释片组67例,格列吡嗪控释片组61例,细心观察治疗14周后的胰岛素、血糖和C肽水平的状况、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所使用的维持剂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全部都有降低的趋势,控释片组的降空腹血糖效果要比速释片组体现的更为显著(P<0.05);控释片组的维持剂量较小;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乎相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别不是很大;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前后两组均没有显著的不同。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能够充分的发挥与速释片有所相同的治疗效果,其降空腹血糖效果相比会更好。

2型糖尿病;不良反应;血糖控制;格列吡嗪控释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都是在本院住院的患者或者是在门诊的患者,其中包括女62例,男66例,年龄在17~74岁之间,平均年龄(16±11.29)岁,患病的时间为1个月~25年长短不等,平均(3.9±0.5)年会出现经饮食控制的不是很好的患者6例,最近数月中服用中等剂量的降糖药物(主要为磺脲类)者19例。

1.2 方法 患者进行药物观察前测定对照血糖(空腹、餐后2 h、糖化血红蛋白),则开始进行药物观察。观察过程中,运动的多少和饮食习惯和以往的相同,餐后血糖控制不是很好的患者以及原口服其他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后空腹,就要停止使用该磺脲类降糖药而变成服用格列格列吡嗪控释片,合并应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二甲双胍的剂量保证不变;刚开始出现此症状的患者由于饮食控制的不是很好,就直接服用格列格列吡嗪控释片。

1.3 服药及观察方法 患者在观察期间接受格列格列吡嗪控释片,早餐前马上服用,每日保持1次治疗,有3例在使用该剂量2周后对血糖下降的情况不满意,改为每日早晚2次治疗,治疗3个月过后,治疗前后分别化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柱层析法。

1.4 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没有太多的不同。速释片组平均日用量要高于控释片组。治疗期间控释片组出现低血糖2例,发生在午餐后。消化道反应,速释片组有7例,控释片组1例,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服药后有上腹隐痛、腹胀,用雷尼替丁后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没有对疗程产生任何的影响。速释片组发现低血糖4例,发生的次数是6次,症状不是特别的严重,大多数都发生在晚餐前。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全部都有降低的趋势,控释片组的降空腹血糖效果要比速释片组体现的更为显著(P<0.05);控释片组的维持剂量较小;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乎相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别不是很大;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前后两组均没有显著的不同。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缺乏同时伴随着有胰岛素抵抗,其治疗措施主要是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以及改变并提高细胞胰岛素分泌,在早期,仅以改善胰岛素敏感的药物就可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之所以到本病中晚期的时候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是因为仅用改善胰岛素敏感的药物却远远不能够达到降血糖治疗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本文中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2型糖尿病者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瑞易宁治疗12周后FBG、PG2 h、HbA1c、胰岛素、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很显著下降的趋势,IsI值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格列吡嗪控释片除了能大幅度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增强细胞对血糖的反应性,不仅不增加空腹胰岛素的水平,而且还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这样也大大减少了高胰岛素血症对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幅度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的概率。这对于多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好处的。格列吡嗪控释片有很好的耐受性。每日1次的给药方式对于患者来说十分的方便。可改变并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千万不要忘记服用药物及为期16周的随机观察记录,根据其观察的结果可以得知它能有效改善血糖的控制,并且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24 h用药期间内,可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安全耐受性非常的良好。服用控释格列吡嗪者在少吃一顿早餐的同时做轻度运动过后,血糖的下降的情况与服用安慰剂者相比较是基本相同,没有发生低血糖的状况。格列吡嗪控释片可改变并且提高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反应性,刺激R细胞按需释放胰岛素,也就是在餐后高血糖信号的状态下,促使胰岛素释放,使餐后仍可出现血浆胰岛素高峰,而使餐后2 h血糖有所下降[1]。格列吡嗪控释片的上述药理作用,使2型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血糖得到很好的的控制,从而空腹血糖水平降低;由于服药后24 h内保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使得全天24 h血糖波动相对降低,平均血糖浓度降低,从而糖化血红蛋白也因此会相应降低。

[1] 张鹤凤,祁剑海.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中国实用医药,2011,6(5):163-164.

130062长春市绿园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格列磺脲吡嗪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2型糖尿病应用磺脲类药物的脑血管风险研究
现代医院(2016年8期)2016-03-30 01:14:44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浓香型“山庄老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分析研究
中国酿造(2015年4期)2015-01-26 22:50:40
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热性能
火炸药学报(2014年1期)2014-03-20 13:17:22
吡嗪-2,3,5,6-四甲酸及4,4′-联吡啶与ds-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
两个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催化性能
明明白白用磺脲
2型糖尿病病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3种治疗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