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兰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桂兰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是将13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为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1%的利多卡因进行镇痛;B组(40例)为单纯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C组(40例)为空白对照。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等。结果A组、B组均有镇痛作用,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镇痛效果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活跃期为(413.4±15.8)min、第二产程(57.6±2.6)min,均明显短于B组(509.4±13.5)min和(99.6±3.5)min、C组(518.8±15.2)min和(100.8±4.5)min(P值均<0.05),A组总产程(1308.4±36.1)min短于C组(1519±26.1)min(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仪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操作简单方便,产妇乐于接受,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适于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导乐分娩镇痛仪;脉冲波;利多卡因;镇痛效果;产程干预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1月到2012年10月,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年龄21~34岁,孕周为37~40+6周、头位、无头盆不称及合并症的初产妇,共130例。
1.2分组与方法 将130例产妇分三组,在宫口开大3 cm时,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A组:50例,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1%的利多卡因(中国导乐集团提供);B组:40例,为单纯使用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由中国导乐集团提供);C组:40例,未用任何镇痛方法,作为对照组。三组产妇平均孕周为(38.6±0.1)周、(38.5±0.1)周、(38.2±0.1)周,平均年龄分别为(27.5±0.4)岁、(27.9±0.4)岁、(27.3±0.4)岁,各组孕周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别。
导乐分娩镇痛仪使用方法:粘贴片分手部和腰部两种,先使用腰部粘贴片,粘贴方式:由髂嵴最高点划平行线至腰椎棘突位置,将传导贴的中心点与此对应粘贴(C组在上,D组在下)。
再使用手部粘贴片,粘贴方式:将A组粘贴于产妇左手桡神经虎口处,护腕型粘贴于产妇手臂正中神经腕横纹向心4 cm处,B组粘贴右手方法及位置与A组相同。产妇宫缩时,按“+”键递增,将手部A与B递增至3,腰部C与D递增至5,询问并确认产妇有麻酥感或震颤感后,先将手部A与B递增至手指轻微震颤,手型无明显变化为宜(辅助参考数为5~15)。将腰部C与D递增至产妇可耐受程度,根据个体差异(辅助参数一般为20~45)。
1.3观察指标 镇痛效果:①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0级:无痛。Ⅰ级(轻度):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II(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镇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止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以上三种疼痛程度分级法的相互关系为:0~3=轻度;4~6=中度;7~10=重度。观察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及疼痛减轻的最大程度。疼痛不升或减低为起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F检验、t检验和χ2检验。
2.1各组的镇痛效果 镇痛前三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镇痛后30 min、1、2、3,4,5,6 h及宫口开大6~8 cm时VAS评分均较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6 hVAS评分较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后30 min、1、2、3 h及宫口开大6~8 cm时VAS评分均较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后3 hVAS评分较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镇痛后30 min、1、2、3、4 h及宫口开大6~8 cm时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镇痛后起效时间及起效时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镇痛后最低VAS评分分别为(4.75±0.12)、(6.12±0.25),时间分别为(29.00±0.00)min、(16.8±2.01)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镇痛前VAS评分分别降低(3.10±0.13)、(1.5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各组产程的比较 A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产程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1三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羊水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2例(评分为7、8、10分)。C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3例(评分分别为6、8、10分;6、7、10分)。B组新生儿无Apgar评分<8分者。
2.2.2因宫缩乏力或产程进展欠佳(均为镇痛后)应用催产素比例三组分别为22%、17%、1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3不良反应 三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孕妇害怕分娩疼痛是选择剖宫产主要因素之一,且剖宫产有一定的危险性,而90年代剖宫产率约为22%~25%[3],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刨宫产率为40%左右,少数已超过60%[4]。
第一产程阵痛主要是来自子宫体的规律性收缩和宫颈、子宫下段的扩张,疼痛通过T10~12、L1节段传入骨髓。当宫颈扩张至6~8 cm时,阵痛最为剧烈。阵痛性质为钝痛或刺痛。第二产程阵痛主要来自会阴、阴道的膨胀牵拉及子宫的持续性收缩,疼痛有阴部神经传入S2~4脊髓节段,疼痛性质为锐痛。
分娩镇痛不仅仅是减少疼痛,还可以改善产妇的身心健康,避免产妇过度疲劳、紧张、焦虑而造成继发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有利于产程的进展。有文献报道,产时焦虑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对分娩过程的疼痛恐惧有很大关系。有效的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上述反应。由此可见,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对广大孕妇有重要意义,且可以减少因社会因素而逐年增加的剖宫产率。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是通过特定频率电波刺激后能够促使人体内阿片肽加倍释放是非药物性无创性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医学界在这一领域有过成功的实验[5,6]。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接受电刺激前后的患者的脑脊液中阿片肽物质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脑脊液中β-内啡呔含量从电刺激前的59.3fmol/ml增加到126.7fmol/ml(P<0.05),升高了113%,痛阈升高28.1%(P<0.05)[7]。韩济生等[7]与瑞典卡洛林斯学院Tereni us实验室也进行过类似实验,测定结果表明:低频刺激后患者脑脊液中甲七肽由(129±50)fmol/ml增加到(603±229)fmol/ml,相当于升高了367%。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工作原理在于:内阿片肽麻醉镇痛。依据产妇分娩过程中痛感神经传导通路,确定人体准确的麻醉镇痛部位,可选择不同的数据及疏密波,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在精密设计的计算机程序调控下,疏密波不断地对人体产生生化反应,最大限度地促使脑啡肽、和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释放。被不断激活并释放的阿片肽,在T10~L1节段阻断痛觉神经传导通路,使痛感信息向水平方向扩散直至消失,达到显著地分娩镇痛效果。利多卡因系酰胺类中效麻醉药,局部作用和穿透性好,在组织中弥散快且广,安全范围较大,药物从局部消除约需2 h。局部注射后同样起到麻醉作用,能缓解平滑肌痉挛,使宫颈环状肌松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宫颈水肿消退,利于开大宫口,缩短产程。利多卡因对母婴无影响,从而增加了阴道充分试产的机会,加上镇痛的实施,使大部分产妇能够耐受缩宫素引起的强烈疼痛,而剖宫产率降低。
本研究显示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平均起效时间为9.68 min,联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能加速开大宫口,有效缩短产程与单纯使用导乐仪镇痛相比较7.89 min,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时间长,既有协同与叠加作用,可缩短产程,不增加手术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不需要麻醉师,无创,易于操作,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可随时调整治疗参数,加强镇痛效果并延长镇痛时间。导乐分娩镇痛仪属非药物性镇痛方法,符合WHO所倡导的理念,值得在国内外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 Lurie S, Priscu V. Updaral on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bor and delivery.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1993,49:147-153.
[2] Revi ll SI. Robinson JO, Rosen M, et al. The reliability of a linear analogue for evaluating pain. Anaesthesia,1976,31:1191-1198.
[3] James CF. Pain management for labor and delivery in the 90’s. J Fla Med Assoc,1997,84:28-36.
[4]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59-261.
[5]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原理研究协作组.针刺镇痛时人脑脊液中吗啡样物质的变化.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78,5:13-16.
[6] 陈伯英,潘小平,江澄川,等.电针镇痛时人脑脊液中β内啡呔样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与痛阈的关系.生理学报,1984,36:183-187.
[7] 韩济生.针刺镇痛原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123-124.
253000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