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曼
通俗历史热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发
■夏曼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4.084
“通俗历史热”在最近几年历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如易中天讲三国、毛佩琦讲明史以及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等,均受到社会大众的热捧。老百姓十分愿意“消费”通俗史学。所谓的通俗历史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加以演绎,以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历史。反观学校中尤其是高中的历史教学效果,学生对历史总体印象是繁多。为什么同一段历史,社会大众很感兴趣,而学生却没有兴趣呢?其根本原因是对历史的讲述与展现方法不同。
高中历史的授课方式重教学内容、轻教学方法。高中历史面临着高考的压力,直接导致高中历史教学以考试为目标、以历史教材为重点、以背诵识记为主要方式的恶性循环。
一是表现在历史课程中,教师一言堂,缺少互动的环节,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足。学历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记住事件发生的具体年月日,而是从历史事件中学到什么道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思考问题,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过去古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二是在历史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体现得尤为突出,一味地“灌”与“填”,学生只知道背历史事件、做历史习题。这违背了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而且禁锢了学生的对历史的思维能力,耗用了学生的大量学习时间。
三是历史课程指导学生探究与交流历史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得力,大部分探究与交流历史问题的方法只停留在表面直观的历史内容,缺乏全范围、深层次的历史思考的思维。
四是部分历史课程教师课改的意识不浓,对历史的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课方式单一枯燥。
历史课程素质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高中生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激发历史学教学相长与自主学习为基点,以教育学与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立足于历史教学实际,以改革历史教学方式方法为目标,以借鉴通俗历史热为切入点,实现历史教学全面素质化,创建历史课程教学方法新体系。营造多元化的历史学习的新氛围,创造可感知、易交流的历史交流学习平台,不再拘泥于传统历史教学课堂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收集、阅读、理解、整合历史素材,对历史自主地予以评价,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评价历史的能力,陶冶学生对历史和当今社会的责任心、价值观与使命感等。
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度。历史本身是充满研究价值的,从每个角度看,都有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作为历史教师,要努力挖掘与学生群体息息相关的突破点,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注意教学活动的情趣化,把几千年的历史事件与学生实际学习和当前社会热点紧密地、有机地联合在一起思考咀嚼。教师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化枯燥为趣味,变呆板为鲜活,这样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共鸣。
充分借鉴通俗历史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将历史思想与精髓融汇到历史教学过程中来。
首先,从历史事件中感悟历史思想精髓,这就要求对历史的讲解深入浅出、层层推进,以人物主线说历史事件,以故事线索说人物变迁,以文化手法说人物个性。与此同时,善于捕捉公众对历史细节的关注点,将历史传说、任务典故、成语故事有机地融入历史教学过程中来。
其次,历史教师要注重提升文化素养。历史教师在平时要广泛关注社会热点,博学强识,在历史教授过程中把陈旧枯燥的历史知识展现成现代可认知的社会常识。
再次,历史教师要用比较的思维讲解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印象感。历史分分合合,谁也说不清,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才增加了历史的可比较性。从纵向角度,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认知社会发展的轨迹;从横向角度,能看清成败兴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最后,幽默的语言是教授历史必不可少的,也无需多少。幽默的语言可把历史讲解得妙趣横生,晦涩的语言只能把历史讲解得让学生昏昏欲睡。
本文细致地剖析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持十八大报告中对素质教育的根本导向,坚持转变历史灌输式教学模式,提倡规范化、通俗化的历史教学模式,充分借鉴通俗历史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将历史思想与精髓融会到历史教学过程中,为高中历史教学开辟新路径。
[1]王记录,近十年来“通俗历史热”现象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23.
[2]高钟.史学的专业化与大众化刍议:“易中天现象”的史学解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7-81.
[3]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热点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47-61.
[4]张晶萍,刘金爱.论当前“历史热”的喜与忧[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40.
重庆市城口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