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历经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此形势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1]中华民族正是有“国民独具之特质”和“独立之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唯一一种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既继承了前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又吸收了异族文化的优势因子,还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因而其不仅具有了丰富内涵,还保持着显著特点,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灿烂的明珠。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向和基本特色。“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2]641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西周时期,人们认为天保佑民众,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安排人伦规范。春秋时期的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3]1140-1141这反映出天人遵循同一法则的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4]126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便能知天。《周易·文言》提出“与天地合德”的思想:“‘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5]143该思想强调人类道德要与自然界规律协调发展。汉代的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6]的观点,认为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思潮,几乎为各派思想家所接受。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7],他明确指出“诚”、“明”境界的获得,来自于天道与人性的统一;他还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8]62的著名观点,认为人和天协调发展是最高理想。正如佛教所说的“依正不二”,即“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王阳明关于“夫人者,天地之心,本吾一体也者”[9]的泛爱万物思想,既是人性的自然表露,也是人类最高的伦理情感,是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责任意识,达到了儒家天人观的最高成就。道家的老子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庄子主张通过“心斋”、“坐忘”、“静生”、“寡欲”达到“与道共冥”,强调人和自然不相违背。
崇尚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文为本位,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形成了特有的崇仁尚义、重义轻利的非实利主义风格,传统文化也被称为“崇德”型文化。长期以来,它被作为调和人际关系的准绳和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崇尚的是道德实践,而不是道德理论。正所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一个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德行的人是为世人所不齿的。伦理道德在中国的威力之强大、影响之深远,是其他民族所不能及的。如果说长期以来欧洲曾经是神学统治的天下,中国则是伦理道德主宰的世界。[11]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无一不是崇尚道德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用“仁”和“礼”来阐释伦理道德,提出“仁者爱人”[12]41,并指出达到“仁”须有“恭、宽、信、敏、惠”等五种品德[12]53,还提出了“为政以德”[12]18、“节用而爱人”[12]17的政治思想,指出“礼”是体现“仁”的社会制度或行为准则。孟子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78,还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88来阐释伦理道德。董仲舒倡导的“三纲”、“五常”,朱熹提出的“格物穷理”,王守仁提倡的“致良知”也都是对伦理道德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佛教也强调扬善惩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道德伦理基石,它要求人们做到“五戒、十善”。道家主张的“无为”、“绝圣”、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墨家提倡的“尚贤”也包含着浓厚的崇德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制,形成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群体本位价值观。儒家以“孝”、“忠”、“节”三个德目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以家族利益、社会利益等群体利益为重。这种思想推演到人己关系上,就是要求人们做到“自卑而尊人”[13]。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4]123同时,他还要求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遵循先人后己的原则。孟子进而提出了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还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16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准则。董仲舒则主张对体现群体利益的道义的追求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指出如此人生才能获得高度和谐和最终满足。程朱理学把群体本位思想发展到了极端,要求人们限制个人私欲,维护封建宗族和社会利益,以求得社会安定,群体和谐。在程朱看来,达到“仁”的根本途径是去私欲,即去私为公,去利存义。“二程”说:“灭私欲则天理明矣。”[16]朱熹指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7]墨家也讲“爱无差等”的群体意识。墨子要将以“义”为原则的仁爱精神普被天下,最终求得社会和谐。在实践上,墨家主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赴火蹈刀”,也能“死不旋踵”。道家宣扬的“心斋”、“寡欲”、“静生”,佛教倡导的“慈悲喜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也明显地表现出“重群体、倡协同”的思想特点。
所谓人生境界是指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程度和情操水平,是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通过修善人格,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12]17的人生境界,而且特别强调要“治国”,就必须先“修身”。近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论人生中底境界》一书中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自然境界”是最低层次的精神境界,指人处在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功利境界”是指人心胸狭隘,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道德境界”是指人的行为是为社会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天地境界”是指人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为宇宙利益做事,是自觉的天民(圣人),与宇宙同一,是一种最高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们通过“慎独”、“自省”、“养心”等方式来加强自我修养,脱离“功利境界”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孔子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29他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2]27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崇高的人生境界。通过人们的义利观可以透视其精神境界。因而《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4]63董仲舒说:“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8]373张载的“乾称父,坤称母”[8]3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376则进一步阐述了人与宇宙同一的最高人生境界。而道家认为,成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是人生最高境界;佛教认为通过“道”超越“生死轮回”的“涅槃”是人生最高境界,要求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达到“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的目的,并提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口号,表现出了其积极的入世态度和牺牲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价值信仰、精神品质,使它们“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19],激励着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很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基本精神做过精辟概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下方面: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传统,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同,但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都是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一直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以求鼓励人们为国家、民族而奋斗。战国时期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救国壮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明清之际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都表达了中华民族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表达了近代仁人志士救民族于危亡的大无畏精神,从而赋予爱国主义以新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又以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诠释着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为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虽是一种具有强烈等级观念的文化,但这丝毫不能掩饰其中浓厚的“民为邦本”思想。早在夏初,人们就已注意到民众是护卫邦国的力量,商周统治者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20]242,因而有了“重我民”、“施实德于民”[20]235、“罔不惟民之承保”、“视民利用迁”的为政之道。[20]236孔子的“仁学”也以“爱人”为核心内容,而“大畏民志,此谓知本”[21]后来被概括成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0]227的民本思想。孔子还要求统治者实行“庶民”、“富民”、“教民”政策。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133的理念,明确表达了民众比国家、君主还重要的思想。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22]。韩非子认为“闻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23]15。因此,《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4]这就形象地阐明了民是万世之本,只有行仁政,才能符合天意民心的道理。近代思想家继承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传统,在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里,人们仍能看到“民为邦本”思想的光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更是直接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而“为人民服务”、“人民民主”、“以人为本”思想则是“民为邦本”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体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指天体运行是没有终止的,君子也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这是人们应对困难的基本原则,也是积极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意志,此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礼记·儒行》亦提倡“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2]659的不屈精神。孔子为宣传其思想而周游列国,虽屡屡碰壁,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3]15。孟子也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90进一步明确了“自强不息”精神的评价标准。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的“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则是对这种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此“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是古往今来亿万炎黄子孙所追求的人生态度。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主要指用宽厚的品德包容万物,着重强调具有宽厚而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佛教文化的传入、儒道佛三教融汇成宋明理学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具有无限融合力的证明。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们厚德载物品格的培养。《论语·学而》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2]17要求年轻人具有仁厚的品德。《大学》也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2]1当普天下皆有宽厚品德,那么社会便会和谐有序,异族也将熄灭战火,和睦相处。《周易·系辞下》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5]202说明研究事物的规律是为了实用,实际运用是为了道德的提升,道德提升就会对变化有深入的了解,体现“厚德”的重要性。厚德载物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紧密联系,厚德载物体现的是一种博大胸怀与宽容精神,是在坚持自我主体的前提下,兼容事物的多样性,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浓厚的崇德重义思想。春秋时期的叔孙豹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1001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而“德”居首位。孔子曾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2]4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18他要求人们要崇尚气节,重视情操,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孔子还用“义之与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39来表达其义利观。孟子则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求人们“唯义所在”。董仲舒用“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8]373来概括道德修养原则。司马迁也提出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的名言,此都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贱功利、崇仁义”的思想。它认为精神境界的升华,理想人格的实现,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修养,而人格修养又被认为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正如《大学》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因而各派学者还提出了如“慎独”、“自省”、“养心”、“静生”等修身的理论和方法。
孔子的“仁爱”之说,孟子的大丈夫精神,范仲淹的忧乐观和文天祥的生死观等,都蕴涵着贵公贱私的牺牲精神。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都以此牺牲精神来处理群己关系和人己关系。儒家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做到“自卑而尊人”[18]373,具体表现在“仁爱”、“推己至人”的思想中。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5]。为了实行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苟且偷生。在人际交往中,他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4]65的礼让原则。孟子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16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董仲舒则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26]的思想。虽然“贵公贱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人利益,但正是在此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才培育出了一代代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乃至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从先秦到明清,从君王到平民,在中华文明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闪耀着他们为国捐躯的身影。这也正是“贵公贱私”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尚中贵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价值。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2]18他认为礼之运用,贵在和谐。而“和”与“同”是两个概念。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44。《国语·郑语》载:“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和”是不同事物组合在一起达到的最佳状态,它有利于孕育出新事物。而“同”是相同事物的叠加。正所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3]1126因而古人欣赏阴阳调和之美,喜好“和五音得美乐,和六律得美音”之佳境。所以,《老子·四十二章》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与“贵和”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和”是一种理想状态,而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则是“持中”。“持中”是说凡事都有一个恰当的“度”,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反对“过”与“不及”。孔子主张“执两用中”、“中立不依”。《尚书·吕刑》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胥相占,咸庶中正”[20]277-278,即执行刑罚要不偏不倚,合乎标准。作为标准的“中”也是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2]630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以道制欲的自律精神、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经世致用的责任意识等,在此不再详述。它们不仅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也为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我们应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予以继承和弘扬。
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面临着诸多危机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对解决这些危机和问题具有重要启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然而,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和舒适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世界性问题,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危机严重,核威胁不断升级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上述危机愈加明显,严重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在此情况下,各国学者纷纷探求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为人们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出国门,频繁地穿梭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俨然成了“世界公民”,住进了同一个“地球村”。另外,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为了在和谐的氛围中通力合作,完成既定任务,不得不淡化自己原有的文化信条、国家意识和民族感情,融合不同文化形态。而西方发达国家抓住全球化机遇,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和腐朽生活方式,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腐蚀中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此情况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唤起广大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感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自强”、“贵公贱私”、“以道制欲”精神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是成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方面还很落后。在此情况下,要想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华民族必须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优良作风,同心协力,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具体说,一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应继承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思想、“贵功贱私”的奉献精神和“经世致用”的责任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真正担当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历史重任。二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因而应继承传统文化中 “尚中贵和”、“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精神和思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客观要求。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现科学发展。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因而应继承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民为邦本”等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价值观功利化、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而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诸多优秀精神,对加强国民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崇德重义”、“以道制欲”和“贵公贱私”的精神,不断加强对中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政治品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继承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以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从国情出发,立足实际,不断提高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能力。第三,继承中华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借鉴“慎独”、“自省”、“养心”等修身的理论和方法,引导人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第四,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思想,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点和长处,在多元文化态势中谋求中华民族的发展。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应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从容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6.
[2]四书五经·礼记[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3]四书五经·左传[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4]四书五经·孟子 [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5]四书五经·周易 [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6]钟肇.春秋繁露校释·卷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651.
[7]张载.正蒙·乾称[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65.
[8]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9]王阳明.阳明传习录: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78.
[10]老子·二十五章[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52.
[11]王锦贵.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若干特点(上)[J].阴山学刊,2002,15(3):43-44.
[12]四书五经·论语[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13]杨天宇.礼记译注·曲礼上第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
[1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二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9.
[17]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5.
[18]王遽常.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9]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
[20]四书五经·尚书[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
[21]四书五经·大学[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2.
[22]孙享林.李聃道德经更正[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0.
[23]国故整理组.诸子集成: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4]王先谦.荀子集解·王制[M].北京:中华书局,1998:152-153.
[25]论语·卫灵公·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508.
[26]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