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2013-02-01 21:23:28周淑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22期
关键词:研究性图书读书

周淑文

资源整合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应整合图书文献、网络信息等资源,积极开展阅读教学研究工作,以阅读教学与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创新教学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实践技能。

一、按照新课改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育人作用,我校本着“投入不断档,逐年有提高”的原则,避免重复投资,实现规模与效益的统一。我们向学校推荐购置可读性、实用性强的图书,如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名人传记、励志文学、科普系列等。建议学校把计算机教室、数字图书馆进行优化组合,使图书馆具有多功能性。在图书馆的管理和利用上,充分考虑到现代化管理—电子借阅带来的方便,节省借阅时间,提高借阅效率,增大流通量。在环境建设上,我们为学校设计了阅读氛围浓厚、舒适优雅的格局,为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育人作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立足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方法不拘一格,但都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通过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交流和感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积淀文化底蕴。

1.与打造书香校园相结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1)设置图书角:我们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学生将个人的图书或报刊集中存放在这里,也可以把学校图书馆部分可读性强的读物放于此,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提高图书的流通量。

(2)板报橱窗:利用后黑板、校园橱窗向学生介绍可读性强的书目、阅读方法、书评影评、观后感等,及时宣传、张贴名人故事、时事政治等。

(3)校园之声:利用每天的“校园之声”栏目进行读书事迹的宣传和好书推荐等,树立好的读书典型,弘扬正能量。

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1)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如国庆诗词朗诵会、环境保护演讲赛、教师节征文比赛等。

(2)开展阅读成果评选活动,倡导不动笔头不读书,读完书及时写心得、读书札记,填写读书记录卡,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交流等,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搭建平台。

3.创办体现大阅读理念的期刊,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结合我校实际开办了图书馆馆刊和文学社社刊,如《笔尖上的精灵》《百草园》《读书小报》等,每月发行一期,收录学生的优秀阅读感悟作品,如读书心得、阅读小技巧等,从而为更深层次的交流提供平台,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4.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云平台、群空间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感悟的平台,可以设置文摘集锦、好书推荐、学法交流、问题探讨、社会调查、古诗新篇、与未来对话、梦的遐想等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读者把听到的、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并对此发表评论。

5.尝试开展“实践探究”专项读书活动

创造性地发挥图书馆的载体作用,真正使图书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智力支撑,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读指导课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几年来,我们对阅读交流课的定位是:树立大阅读、综合阅读理念。我们每周至少上一节阅读交流课,授课内容与常规课教学内容同步。阅读教学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评比,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再上新台阶。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阅读教学探索出以下几种课型:

1.图情课

让学生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资源。我校图书馆教师积极参与以图书、网络资源利用为主的阅读交流指导课题研究活动。

2.阅读感悟课

在每次阅读课前一段时间,笔者就布置给学生一定范围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所悟所感在课上说出来或者是写出来。通过学生的说或者写,有效拓展阅读的外延,使学生能够在比较丰富的材料面前,更加完整、准确地抓住阅读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读写结合课

读与写是人受用终身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专项阅读任务,组织学生定向阅读,积累素材,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双边交流活动,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系列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读写结合。

4.研究性学习课

借鉴外地的阅读教学经验,我们开展了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探索,实现阅读教学向多领域延伸,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种研究性学习课型模式主要有五个环节,即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课前搜集与整理—课上汇报与交流—分析讨论总结—课后反思提高。

例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们要把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配合上级举办的系列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利用电子读物、图书、网络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专项读书活动,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借助科普图书、文献信息知识,通过调查走访、信息采集、资料整理与汇总,得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如我们针对“附近小型造纸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布置了调查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查阅相关书籍,走访相关的专业人员,撰写主题为“经济要发展,环境更要保护”的科技小论文,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四、结束语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小事做细,细事做透,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掷地有声。让我们以“建图书馆是为了用图书馆”的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开展各项读书活动,以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搞好阅读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文化素养。

[1]蔡永刚.巧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85-86.

猜你喜欢
研究性图书读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们一起读书吧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