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和作用

2013-02-01 19:35孟民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16期
关键词:科技园基地创新能力

王 燕 孟民杰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而推动转型的核心动力取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体系功能的优化。很多地方政府为构建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科技、教育、经济、政策的紧密结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产业转型,均加大了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为推动区域内的新技术或新知识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将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和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政策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创新网络,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其它机构和政府等[1]。

大学科技园是一个以实现高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基本功能,具有独特区域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空间存在形式[2]。大学科技园与区域创新体系在系统的构成要素上是互通的,它属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部分,同时,其自身构成要素又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该地区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的流动,通过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和产业集聚活动,催生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达成创新目标的经济活动[3]。因此说,大学科技园自身也是一个次级区域创新系统,其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互为推动的作用。技术创新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活动,并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即区域创新能力。

2 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与功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工业园发展成举世瞩目的“硅谷”之后,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受到世界各国(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的高度重视,相继涌现出了英国的剑桥、印度的班加罗尔、中国台湾的新竹等科技园区。我国从1999年开始加快了大学科技园建设步伐,大学科技园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科技部和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定位中可以看出,大学科技园是一个以大学为依托,将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机构。总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引领和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和作用-以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为例

3.1 促进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

为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与广东药学院于2010年初合作共建了“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以下简称为孵化基地)。孵化基地依托广东药学院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先进的科研条件、设备,以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番禺园区作为生产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创制开发-中试-规模生产”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的服务平台。孵化基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发展政策和孵化产业都紧紧围绕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科技人才和国际创新技术及项目,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发展健康产业的战略目标和相关政策,重点以生物医药为主导行业,引进从事生物制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行业的研发型企业,形成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类人才、技术、资本等富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资源的集聚,开展与健康、药学、公共卫生、医疗、中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通过一系列的孵化和创新活动,带动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广州市番禺区经济目标的实现。

3.2 加速区域创新发展

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通过创新要素的整合与资源的集聚,企业、技术和人才的孵化、创新能力的辐射等几方面影响和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3.3 创新资源的整合集聚

大学科技园是整合和集聚区域创新要素的平台,其整合和集聚的创新要素主要有政府、高等院校、金融部门、中介组织,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而形成的数量重多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集聚而形成“企业群”。在集聚过程中,大学科技园整合并吸纳了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科研成果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知识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服务资源等等创新资源,创造了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所需的内外部资源环境。通过创造性的整合和集聚,使大学科技园各部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即形成大学科技园的核心能力。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短短二年多,已集聚了政府、高等院校、金融部门等多个机构和中小型科技企业40多家,注册资本28亿元,逐渐形成具有健康产业特色的创新发展领域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涌现了华大基因、女娲肥业、新百泰生物科技、广州澳轵朗生物科技、广州熙福医疗器械、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基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优势项目。随着这些创新资源的整合集聚和共享,大学科技园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基础和生长环境,提供了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高速度、低成本的专业化信息,使园区企业有了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优势,整体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加速了区域创新发展。

3.4 企业、技术和人才的孵化

(1)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入驻园区处于企业创始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孵化;二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至条件成熟时创建新企业。通过大学科技园区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将已有企业和新建企业孵化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成熟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国民经济和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和社会财富的生产、运营和流通单位,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大学科技园在重点培育和孵化企业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未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功率仅为2%,而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成功率可达70%以上[4]。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孵化和培育了四十多家企业。由于孵化成绩突出,被认定为“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广州国际科技孵化基地”,并在孵化过程中申请知识产权72项,其中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42项,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注册商标5项,获得各类科技项目17项,孵化基地的企业仅2012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7亿元,利税超过2000万元。根据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由大学科技园孵化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必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是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最大动力。大学科技园是人才的集聚地又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者管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技术创新人才和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科技园区别于一般科技园的特点之一。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自建园之初就特别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指导、训练实习大学生和创新创业人才达400多人,因此而获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建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省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中的中科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广州市“百人计划”人才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也带动和引领着企业创新发展。这些通过大学科技园培养出来的具有现代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和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3.5 创新活动的辐射和引领

大学科技园是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高技术企业集聚之地。园区企业之间互为比邻,联系密切,互通有无,信息和技术扩散速度快,设备和工艺更新快,生产要素投入、组合、调整快,因此,能够普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增加区域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由于企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和扩张效应,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内其他关联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这一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成熟技术的广泛辐射,有利于周边地区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革新,起着良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维护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区域范围内健康产业的发展,孵化基地“服务、整合、创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运作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先后接待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克雷格.雷洛教授(Craig Cameron Mello)在内的国内外考察学习人员近百批次,经常性的论坛、沙龙、座谈会等各类创新交流活动影响广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日益明显。

4 结论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也将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大学科技园这个次级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创新要素的集聚之地,其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创新而开展,创新活动加速了技术进步,不断地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5],从而实现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与规模生产相结合, 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和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1] 龚荒,聂锐.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原则、组织结构与推进措施[J].软科学,2002,(6):22-25.

[2] 徐小钦,唐潜宁.我国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48-52.

[3] 袁胜军,赵相忠.大学科技园文献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275(7):58-61.

[4] 王大伟,葛继平.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78-80.

[5] 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6):51-60.

猜你喜欢
科技园基地创新能力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的基地我的连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