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文茂林
(2013年10月29日)
《资源导刊》改制转型后,仍属厅领导和直管下的国有企业,从2013年7月3日起已进入市场化运作。这次会议既要好好研究发行问题,更要认真研究宣传问题,用高质量、有分量的宣传来带动和扩大发行量。无论《资源导刊》怎么改制转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宣传主旨不能改,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办刊方向不能转。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郑重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一论述总览大势大局,指点舆论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和内涵要义,应当成为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办好刊物的主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借此机会,我主要围绕如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把改制后的期刊做大做优”的问题,提三点要求。
当今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信息传播技术大发展、大覆盖、大交织的局面,随着云计算、云终端的发展,信息传播量将比现在扩大1000倍。一方面,民众意见表达的渠道更为畅通,空间更为广阔;另一方面,一些别有用心的杂音蛊惑人心,虚假乱象和负面新闻扎堆,混淆是非,不仅干扰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扰乱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对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来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任务重、难度大,必须积极应对,择机而行,准确把握“时、度、效”,这既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精髓和核心,也是搞好舆论引导的方法。
“时”,就是要把准宣传的最佳时机,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看后续发展再报道,都要有精准的时间概念,不滞后也不能超前;“度”,就是要把准宣传的区间数量,注重量变质变关系,什么问题在全国报道,什么问题在地方报道,什么问题就报道一次,什么问题跟踪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等等,都要掌握好分寸火候;“效”,就是要把准宣传的实效质量,既要尊重受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回应受众的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春风化雨润无声,耐心引领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真相,确保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
把握好宣传的“时、度、效”,既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素质要求。一方面需要我们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始终围绕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事关全局利益的问题,提前谋划,不断大张旗鼓地推出更多更好的主旋律宣传精品;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本质、把握主流,弄清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了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做到审时度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时下,尤其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热点是一段时间内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是舆论引导工作的一个重难点,需要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回答、有效引导。报道热点要注重全面、把握正面,不能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把个别问题说成是整体问题,把局部问题说成是全局问题,把不同的问题说成是同类问题,防止片面性、简单化和放大化。宣传工作无疑要跟着社会热点走,但不能让社会热点牵着走。我们要学会热点问题冷处理,负面文章正面作,客观分析形势,理性看待问题,善于运用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热点引导,促进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把热点炒热,一味猎奇和追求轰动效应,要防止错误的东西也跟着炒热,干扰工作大局。
二是加强对社会情绪的舆论引导。转型社会促使人们的价值评判发生转移,由过去感激感恩共产党转向批评监督共产党。党为人民办了好事人民不一定都夸好,越改革越觉得问题多,越反腐越感到腐败重,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典型的情绪化现象。这种个体情绪在网络社会中,经由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极易促其蔓延、扩大,导致社会情绪的形成。我们要从被动防守转向攻防兼备,如果都指着兔子喊抓兔子,那谁来抓兔子?应当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情绪,不漠然、不反感,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地加以引导,不乱贴标签,不乱扣帽子。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分析说理,而不应以吸引读者眼球为目的,更不能哗众取宠,用夸张的标题、语言对事件加以渲染和放大。对群众中存在的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对由现实利益问题引发的不满,要积极进行疏解,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避免积少成多、激化矛盾,酿成重大事端。
三是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遇有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件时,舆论引导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树立真相与谣言“赛跑”的意识,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并发出权威声音,让真相跑在谣言前头,为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赢得先机。要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加强对媒体的服务管理,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协调机制和新闻发布制度,规范信息出口,统一信息口径,尤其要避免信息发布迟缓、不完整、无序混乱、自相矛盾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一元多样思想文化格局。一元,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为主导。多样,是指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利益主体、多种就业方式、多种组织形式为依托形成的多样文化、多种价值观念。面对这种格局,宣传报道必须坚持一元引领多样的原则,更加自觉地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强劲的主旋律扩大正能量、压倒负能量。
一要做到一元领唱与多样合唱相和谐。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宣传中的主导地位,以一元的真理性、说服力、感召力使多样信服,同时满足多样化主体的合理诉求,形成在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大合唱。在当今信仰缺失的情况下,要达成一元为多样所认同、有效引领多样的目的,关键是要创新话语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为百姓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梦”的提出,为话语体系创新作出了表率。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奋斗目标用“中国梦”加以概括,体现了一元,同时也代表了多样化利益主体的诉求——人人可以追梦寻梦,有利于实现一元对多样的引领,形成合力。《中国国土资源报》刊登的宣传吴金印的《造地梦圆》,就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二要做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意识形态战场上没有开明绅士,也没有中间路线。在涉及旗帜立场、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决不能作壁上观,含混不清,躲躲闪闪,而要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坚守姓“共”的基因和阵地,确保宣传基调是昂扬向上的,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宣传内容是光明的、积极的、健康的,激发人们奋进的勇气;工作的出发点是以社会效果为最高标准,看是不是对党的事业有好处,对国家发展有好处,对人民生活有好处。比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如果能达到参与教育者远离“四风”、感谢教育,群众路线教育让群众受益、感谢党抓教育的效果,那就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具体体现,也就提起了宣传的“纲”。所以说,在宣传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和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三要做到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相结合。吃透“上情”是前提,把握“下情”是基础,两者结合好,才能确保上不偏向、下“接地气”。搞好正面宣传既要紧紧盯住“上情”,又要密切关注“下情”,搭建上下通畅的“连心桥”,形成良性互动的“共同体”。一方面,要及时、全面、准确、生动地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及时、全面、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感受、情绪和愿望,表达他们的意见、呼声和要求。这两个方面对接好了,就会实现宣传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的有机融合,使我们党灿烂的政治之花在人民这块土地上结出丰硕之果。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一定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善行义举和感人事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四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相协调。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任何成功的宣传必然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没有具体内容,仅仅追求形式和技巧,就是矫揉造作;没有合适的形式和技巧,宣传内容难免枯燥乏味。要围绕重大主题设置议题,大局着眼、小处着笔,以小见大、平中见奇。根据不同内容,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深度报道、现场直播、适时刷新、互动交流等方式,实现报道题材、体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要处理好“说什么”、“怎么说”的 问题,点面结合、合理布局、疏密适中。要增强受众意识,摒除“我说你听”、“自说自话”的模式,及时回应百姓关切。这方面,尤其要注意和克服用孤立的、静止的方法描述事实,缺乏可信度、公信力的问题;克服居高临下、空洞说教,对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照抄照搬、简单图解,生动鲜活不足,群众敬而远之的问题;克服形式上轰轰烈烈、豪华艳丽,但影响力、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克服宣传手法老套,缺乏创意新意,形式刻板,亲和力、贴近性不够的问题。要努力增强正面宣传的针对性、大众化和实效性。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全国、全省多刊、多媒体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资源导刊》宣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加快创新。面向基层找市场,讲好国土人自己的故事,用好国土系统自身的优势,这是最大的创新空间,也是其他报刊不可比拟的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必要启动和发挥四根杠杆的作用。
一是跟进了解读者市场的需求量。要经常到订阅单位走一走,到读者中间问一问,了解他们学刊用刊怎么样,有什么新的期望和要求,根据需求改进宣传、创新版面、扩大内需、提升规模。全省18个省辖市国土资源局、158个县(市、区)局、2000多个基层国土所、4万多名国土干部职工,如果每个单位都想订愿订,每个同志想看爱看,那就是一个升级版、一个大市场。核心问题在于把刊物办好、做优,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真正成为国土资源管理者的良师益友。
二是多推有特色的专刊专版。国土资源管理方方面面涉及的政策法规多,实际运作中常常处在多难、多压、多矛盾、多障碍之中,迫切需要推出新理念、新经验、新做法、新模式。如果我们在深入实际中发现和找到破难、破障的密码和实招,哪怕是某一个方面的破题、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某一项政策的突破,只要对拓展实践空间、发展空间有用有效,及时以专刊专版形式推出来,肯定很受欢迎。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资源导刊》杂志社配合编写的《感动中原的国土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鼓舞作用。下一步如果在实行人地挂钩政策、转变权力管理、提高审批效率、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推出几个成功模式的精品版,必然会带来互利双赢之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广泛需求的宣传效益,经济效益也就在其中了。
三是构建宣传联系点和报道骨干网。《资源导刊》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也靠基层,应当以“联系点”为重要依托,以“骨干网”为主体力量,构建点、网结合的办刊格局。每年可围绕宣传主题,选择2~3个有实力的单位作为联系点,相对集中地进行跟踪报道、连续报道,以争取他们的人力物力支持。同时,要适当扩大报道骨干队伍,有针对性地抓好基本功训练,实行定任务、定稿费、定奖惩的责任制,充分调动其为《资源导刊》提供高质量素材和稿件的积极性。
四是坚持谋发展与年度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企业化管理就得按企业章程办,效益好大家受益,效益差大家受损,不能办好办差照样办。要以效益就是生命的倒逼机制,促使全体员工共同打造为刊物明天生存而努力的团队精神。对每个员工来讲,应当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能者高得的分配原则,不能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样混日子,要真正使改制后的杂志社步入不滥进人、不养懒人、不容庸人的竞争轨道,努力成为国土系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一块重要阵地,继续保持省内优秀期刊的荣誉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