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刚
(苏州技师学院 江苏 苏州215009)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 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打造和谐教育,而安全教育是基础和前提。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加强中职生安全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非常重要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解释过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结合教改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可以这么认为: 学生的各项素质和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素养。而习惯是通过反复实践养成的。 所以,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迫在眉睫。
安全素养是人们的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总和。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主体的人是安全工作成败的关键。 无数安全事故案例证明, 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遵章作业意识淡漠、作业技能或防护措施滞后、相应安全知识匮乏。无论在工作生产还是生活娱乐中都应树立安全意识,善待生命,增强风险意识、科学意识和守法意识,熟悉安全知识,了解危险因素及预防和应对方法,掌握安全技能, 包括现代社会中安全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技能、遇险正确逃生和事故应急方法与技能。
完全的安全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遵章意识(意识层面)、作业技能(技术层面)。只有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安全素养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才能使事故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安全、宿舍安全、 卫生防病、 交通安全及校内外活动安全等。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学校还须特别关注实训安全教育。 中职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自理能力较差,安全意识薄弱,面对突发安全问题经常会不知所措。 这就要求教师应经常对中职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教育,尤其是系统的职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其责任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 增加安全技术知识和处理发生事故的应变能力等。
中职生是未来生产一线的主力军,直接从事基层生产劳作和管理,如果操作或管理上稍有差错,轻则造成企业及个人经济损失, 重则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因此,应让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弥补教材在现场实训安全上的缺陷,以提高中职生对危险因素的观察能力、预见能力和处置能力。
《安全用电》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安全素养,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 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 在安全教育中引入现实事故案例,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教材本身提供的案例很少,我在备课时就查找一些本地的、近期发生的、较有影响力的安全事故与学生一起探究。 比如某场高楼大火、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核危机事故、723 动车追尾事故等,我都会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安全用电理念来分析为什么这些事故会发生,在发生前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应该如何防范和改进。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只适时做一些点评和引导。
情境讨论 中职生即将面临职场考验。 在授课时,教师应及时营造一些工作情境,让学生面对各类工况场景,应用所学知识讨论进入该场景要准备好哪些、进入后要注意哪些、可能会发生哪些情况、会不会发生更恶劣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如何防范。 比如,模拟变电所场景,作为一名运行值班电工,该具备哪些知识及操作技能,应熟悉掌握哪些规章制度,工作时要穿戴哪些防护用具、工作器具,什么是两人原则,常用的工作术语有哪些,常见的工况处理原则是什么等。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总结。
身教胜过言传 在安全教育方面,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教师的行为稍有不当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恶劣影响。 比如责任心,每次离开教室、实训场前,我都会在学生注视下检查一遍各分路开关,关闭总闸,关闭未关好的门窗、灯等,如果有学生提出帮忙我都会摇头并回应:这是我的责任所在,必须亲自完成;比如守时,每次我都会早几分钟到教室;比如6S 管理,我的工作台、办公桌都干净、整齐、一目了然……
提问及巡查 (1)《安全用电》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电类专业岗位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规范。 此外,对于学生容易忽略、概念不清的地方,教师需要通过反复提问、检查,直至学生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点, 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2)听其言,观其行。安全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除了在课堂传授相关知识,更需要观察学生在日常活动、 实训操作上行为模式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比如,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电器散热方式处置不当、插线板负载过大、实训场所不穿工作服及绝缘鞋、 未依照 “没电设备按有电操作” 规范等等。 针对学生经常容易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因势利导再教育,以固化学生的安全素养。
布置作业 尽量少布置死记硬背的概念型题目,多采用工作任务、项目开发的开放性题目。 比如,撰写某一电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巡查检修流程的安全规范及某一电气事故处置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每一名学生的作业内容都不一样,作业点评完善须让全班参与,而全班学生的作业完成后就可形成一个小型知识库供资源共享。
一体化教学 目前,《安全用电》教学仍大多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时再由教师简单讲解温故。 一些知识点在理论授课时无法及时与实践相联系,起不到概念强化作用。 可以逐步将《安全用电》课程与实训内容结合,实行一体化教学。
改进考核方式 学生大多不喜欢死记硬背, 不喜欢考试。可以考虑让学生做项目、做任务,以接近企业工作任务考核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如考查应对某一突发状况的安全注意事项、设备保养前的安全措施流程、某一家用电器的安全注意事项、设备安全检查内容等。
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将安全理念融会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种习惯,进而影响周围的人,使得一个群体安全意识提高, 是教师的最大喜悦和收获。 我教的2010 级4 个班学生,布置的《安全用电》作业形成了设备安装、设备使用、设备巡检、设备维护四个方面的安全规范、 注意事项和应急事故处理方案,学生完成的作业汇总后即成为一个共享资源库。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不断扩容、更新这个安全知识资源库。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是人类社会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基础和前提。 中职生基础素质差异较大,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安全教育难度大。 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不断优化教育模式、更新教育内容,采取加强师资培训、寻求家长和企业的支持与参与等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中职生安全素养培养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1]梁芸.浅谈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素质培养[J].职业圈,2007(12):145-146.
[2]张畅,李汉军.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J].教育,2008(20):46-47.
[3]崔宝发,方杰,李凌燕.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安全管理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44-147.
[4]张帅.加强高校信息安全教育初探[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32):145.
[5]王兆晶,阎伟,吴波,张宏伟.安全用电(第4 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