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教授骨科治疗经验探讨

2013-01-31 13:4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骨伤科刘伟骨伤

孙 军

(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骨伤科,敦化133700)

刘伟教授骨科治疗经验探讨

孙 军

(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骨伤科,敦化133700)

刘伟教授通过多年的骨科教学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骨伤科治疗中,重视整体观念,注重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也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中医骨伤;名医经验;内外兼治;筋骨并重

刘伟教授在骨科治疗中采取内外兼治的治疗方式,内治主要通过内服中药达到全身性的治疗效果;外治方面在骨折复位、固定等手术处理中,注重“筋骨并重”理念的运用。现将其骨科治疗中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 强调整体观念 重视脾胃功能

刘老执教从医几十载,通过长期的研究认为骨伤疾病虽然是局部的损伤,但却能引起机体整体的气血受损,导致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病理性的变化。刘老师在临床治疗中,不照搬硬套,而是灵活地运用各种治疗法则。比如在骨伤治疗早期,患者体质较为虚弱,虽然有局部瘀血,但应该以补而行之为主[1];在损伤治疗的后期,患者体内的瘀血未能除净,仍然需要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骨伤科病人的病程往往比较缠绵,长期卧床不起将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滞、脾胃运化减弱;长期用药又会造成脾胃损伤,不但造成运化乏力和内湿增加,还会严重影响药物吸收和气血生化。刘老师认为在采用续筋接骨的中药治疗同时还应该注意健胃助脾药物的使用,这样才能促进骨伤的快速恢复,因此常采用十全大补汤、香砂六君子汤等方药。

2 骨折肿胀的内治

刘老师在骨折后的肢体肿胀治疗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依据辨证论治的思想,认为骨折后肢体肿胀虽为外伤,但病理核心却为水液代谢的失调,故治疗的关键仍是调治肺、脾、肾三脏,通过活血化瘀实现气机通畅。刘老师认为骨折肿胀治疗如果只依靠健脾利湿将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还需要辅以消肿、利水的药物,多采用参苓白术散方剂,方剂中的黄芪具有利水益阳的功效,丹参和三七能够活血化瘀和止痛,泽兰和益母草则可以利水消肿。

3 手术处理注重“筋骨并重”理念

从中医角度分析“筋为刚,骨为干”,两者互相协助,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上,人体伤筋动骨,骨折将会影响肝肾,肝血不充难以养筋,肾髓不足则难以养骨,从而将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关节活动的恢复[2]。刘老师认为中医骨伤应该严格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在骨折复位、固定等各环节中应当强调“筋骨并重”理念的运用。

3.1 骨折复位应注重筋骨 人体一旦发生骨折或者关节脱位时,一定会导致筋受伤。因此,骨折复位医师首先必须掌握人体的筋(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的起止点、分布、走向以及主要骨性标志,经过多次操作才能够熟练和理解解剖机制,否则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反复脱位并且伤及于筋。骨伤处反复整复将会造成异位骨化、肿胀等再损伤的情况。骨折复位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拔伸部位和恰当的复位时间非常关键,在骨折创伤后的1~5个小时内,患者的肢体肿胀和筋伤都比较轻微并且也没有产生血肿,因此这段时间是骨折复位的最佳时机[3],如果错过复位的最佳时机,患者的筋伤将会变得较为严重,肢体肿胀也比较明显,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刘老师认为只有真正理解骨学中的力学传导和复位的意义,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骨折复位整复手法的成功率。如果在复位的过程中拔伸部位的选择不正确,没有抓住患者的骨而仅靠抓住筋来牵拉,如此力的传导在经过关节腔就明显减弱将不能起到牵引拔伸的临床效果,这也是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复位成功率低的原因所在。

3.2 骨折固定也不可伤筋 骨折复位后的固定是骨折中医疗法的关键,不仅能够使骨折进一步稳定,还能够有效地避免肿胀、异位骨化等损伤。在骨折固定过程的包扎中,固定好骨折的同时不能够造成筋伤,另外还应当注意对筋(神经、血管等)的保护。刘老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骨折固定一定要适度,并且要符合简单的原则,骨折固定人员应认识到固定与活动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整体,一定要保证骨折处能够进行适量的活动[4]。如果在长期的固定过程中,包扎过于繁琐、固定位置选择不合理等都可能会造成患肢局部的血流障碍、血运不畅和经络受阻,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肌腱、关节囊挛缩及关节僵硬使患者肢体活动受限。

4 讨论

骨折的中医疗法是临床上最保守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刘伟老师执教行医几十载,精于骨科,是国内著名的中医。刘老师在骨伤科治疗方面强调整体观念的重要性,采取内外兼治的治疗方式,并且从中医的基本出发探讨骨伤的受伤机制,在治疗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原则,内治方面特别重视脾胃功能,在骨折后的肢体肿胀治疗中主张采取健脾利湿、消肿利水的药物,标本兼治。外治手术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筋骨并重”理念的应用,骨折复位方面要求我们应当理解骨学中力学传导的意义,除了理论的掌握与熟悉,更需要多次熟练地操作,如此才能融会贯通,真正理解解剖机制。骨折的固定应适度,并且符合简单的原则,如在实践上在对前臂双骨折复位后的固定中,我们选择两夹板加旋中板予以固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相信通过认真的学习与研究,我们一定能够将刘伟老师在骨科治疗中的经验进一步发扬光大。

[1]李多.中医骨伤内治经验浅析[J].西部医学,2007,19(4):609-610.

[2]刘武.活血利水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9):59-60.

[3]彭宏.肢伤活血消肿汤治疗四肢骨折肿胀312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08,23(1):23-24.

[4]刘武.杨文玉教授治疗骨折肿胀的临床经验[J].广西中医药,2012,35(4):40-4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103

1672-2779(2013)-06-0141-02

��张文娟

2013-03-13)

猜你喜欢
骨伤科刘伟骨伤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巧用函数最值法,妙证不等式
For the fish
刘伟误交损友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基于CBM数据库中医骨伤学文献计量分析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