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永,康相武,马欣
(1.科学技术部 社会发展科技司,北京 100862;2.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6)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孙成永1,康相武1,马欣2
(1.科学技术部 社会发展科技司,北京 100862;2.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6)
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的进展,分析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适应行动需求之间差距,提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思路,并明确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1)发展气候变化预估技术,准确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工程措施和经济布局调整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2)发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警技术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为减轻气候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供科技支撑;(3)发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指明目标和方向;(4)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城市安全、粮食安全、水安全等提供保障;(5)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规划技术,为我国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布局长远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撑。并提出我国发展适应技术的政策需求建议。
气候变化;适应;科技发展;任务
党的“十八大”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暴雨、干旱、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工农业生产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害和严重的威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需求,适应气候变化科技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在国际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开展广泛切实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安排迅速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适应委员会、技术委员会、适应基金、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国际机制等适应制度机制安排已成雏形[1]。
在国内,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气候规律发生改变,台风、强降水、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和范围等超出了以往的观测事实和基本常识。过去10年,我国每年与气候相关的损失高达1000-3000亿元[2]。2012年,北京 7.21特大暴雨造成190万人受灾,7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未来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还可能增大[3]。可见,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具有高度的紧迫性,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对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也在部分省份和领域开展了适应活动与示范[4],但大家普遍感到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见实效难度大,究其根本,还是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基础薄弱,关于适应目标、范围、机制等基础问题和关键适应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5]。气候变化趋势预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警、抗逆作物品种培育等一大批关键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或与发达国家研究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4],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关键适应技术基础薄弱仍然是制约其开展切实适应行动的重要障碍。
多年来,在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与影响、中国未来生存环境变化趋势、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技术,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领域的影响与适应对策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气候模式、气候灾害的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并初步得出系列气候变化情景下对各领域的正负影响,并在农业、水资源等行业开展了抗逆品种、节水灌溉、水资源调配等适应技术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偏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气候模式尚属空白。多模式预估结果的集成技术有所欠缺,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技术方法尚未完全掌握。气候异常的预测技术受气候模式模拟能力影响,气候异常特别是极端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较弱,预测技术的客观化水平、预测结果的精细化解释应用技术水平等明显不足。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的预报和探测识别、作业关键技术和作业装备研发以及作业效果评估技术等方面仍需加强。
相对于国内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需求,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存在巨大差距。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水资源、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城市等领域的历史影响评估不足,目前仍未完成高时空精度的影响评估结果;对未来多情景影响预估的研究和不确定性分析仍有欠缺。主要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专属性较差,与现有生产技术的区别不明显,适应效果难以评估。同时,适应技术和对策的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性不足,缺乏整体设计,经济社会的综合适应成效不突出。
我国的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工作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水平,增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与适应行动的技术需求紧密结合,以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切实发挥科技在适应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与行业和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紧密结合,以支撑行业和领域的发展目标,形成行业、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框架,全面系统地提升行业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与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紧密结合,以极端事件的预测预警技术为突破口,构建极端事件应对技术体系和应急预案,主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工作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实结合,以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变化趋势相协调为目标,确保经济布局和重大工程远离气候高风险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不仅对我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还对基础设施、人居健康、城市发展等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气候变化引起的水热资源空间分布变化会影响农业、林业、水利等气候敏感行业的布局,进而对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并且,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动态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要积极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支持经济社会有序适应,努力将气候相关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很多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是基于对历史气候影响的总结,但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只有准确的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避免盲目适应。但气候变化预估技术是全球科学界的研究焦点之一,2010年以来,美国投入巨资加强气候变化预估技术研究,而我国的相关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发展气候变化预估技术,准确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基本趋势,作为重大经济布局的决策基础使人居环境和重要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布局适应气候变化奠定坚实的科学支撑。
在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的预期下,大力发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警技术,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的准确度,为我们加强灾前的预案和疏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了可能,可以避免人民群众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人类不能改造全球气候,但已经可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干预局部的气象过程,过去几十年,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农业增雨、防雹、森林消防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防灾减灾、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建设保护等重点领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警技术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是适应科技在减少气象气候灾害方面最重要的抓手。
全面系统的评估历史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各部门和领域的影响是适应工作的重要依据。识别历史气候变化的造成的影响,要充分辨识气候和非气候因素的贡献,甚至进一步区分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充分认识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危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得出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与危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确定目标区域和适应方式。
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农业领域重点发展抗逆品种和种植制度调整技术;林业领域重点发展林火防治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资源领域重点发展流域的旱涝监测与水资源统一调度技术;人体健康领域重点发展虫媒和水媒疾病控制技术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发展基础设施服务适应技术和受气候变化威胁的生命线保障技术;黄淮海、东北、长江中下游等重要粮食产区发展抗旱防涝技术。这些重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将为我国在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确保城市安全、粮食安全、水安全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
全球气候变化对文明发展与经济兴衰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在气候变迁的过程中无法适应长期的干旱而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近些年,由于气候水热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教训也很多。如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黄河中游地区都出现过大量耗水产业发展,叠加气候变化因素,导致下游断流,最后,国家不得不投入巨资治理。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中,要深入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积极的发展并应用适应气候的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规划技术,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协调,为我国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布局长远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适应气候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适应气候变化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并表现在准确认识气候环境的演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随时适应科技的发展,要不断深化对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关系的认识。
同等重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深切认识到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已经滞后于我国整体的应对气候工作需要。需要加快制定并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指导全国的适应气候变化科技进步。在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中加大对适应科技的支持力度,支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实施。
加强科研立项中整体适应、协调适应的研究,提出综合适应效果最优的适应体系和方案;建立跨部门的适应科技协调机制,加强主要部门适应科技工作的相互配合。
将适应科技与提高民生紧密结合,选择相对成熟、市场化前景广的适应技术,建立适应技术推广示范应用基地,解决地方在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的问题,充分趋利避害,发挥适应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马欣,李玉娥,仲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应委员会职能谈判焦点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08(2):144-149.
[2]郑国光.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1,11.
[3]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专家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11.
[4]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R].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
[5]科技部.《“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Z].2012,7.
The Situation and Task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SUN Cheng-yong1,KANG Xiang-wu1,MA Xin2
(1.Depart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862,China;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Beijing100086,China)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puts forward a new demand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Aimed on progress and gap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we propose thinking,main tasks and policy nee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adapt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tasks
F752
A
1002-9753(2013)10-0182-04
2013-04-11
2013-08-21
孙成永(1961-),男,吉林长春人,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参赞(副局级),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管理。
(本文责编:海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