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浩斌
老龄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养老服务业”这一广阔的商业蓝海,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促成养老服务业的供求平衡
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视为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超过14%视为老龄社会。依此判断,浙江早于2005年就已进入老龄社会。2011年底,浙江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数达825.7万,占总户籍人口数的17.27%,老龄化程度还将逐年提高。据《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在给社会养老、劳动力供给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将造就一个巨大的产业——养老服务业。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义深远:其一,有利于扩大内需。以2011年底浙江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数计,即使有1/5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该群体就达165万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将日益转化为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求。其二,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养老服务业涉及众多行业,既需要高端的现代管理人员,中端的专业技能人员,也需要低端的护工、家政服务人员等,可以为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员创造就业机会。以护理岗位为例,按照法国护理人员与老人之比0.58∶1计,2015年底浙江护理人员需求量将达574.78万人,较2011年底新增需求95.87万人。其三,有利于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品质。面向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产品、多类型服务,能有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其生活幸福指数。其四,有利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养老服务业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消费主体不断壮大,消费能力稳步提升,市场如能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及时合理加以开发,养老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为经济内生增长提供动力。
但现实情形是,相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有效供给显得远远不足。数量上,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规模较小,如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比率,浙江规划到2015年达到3%,与发达国家5%-7%的水平相差甚远。质量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老年人的文化养老、旅游养老、保健养老等需求与日俱增,但产品的供给依然同质化、单调化、低端化。
如何解决养老服务领域的供需失衡问题?政府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采取补助贴息、用地保障、规范市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一是实施补助贴息。对民间资本创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或者服务设施,根据其投资额、建设规模、床位数、入住率等因素,给予一定的建设补贴或者运营补贴。比如苏州市规定,凡新建具有介助、介护性质的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给予10000元的一次性建设经费补贴。对老年群体进行消费补助,激活消费市场,如法国在全国推行包括养老服务券在内的通用服务券。
二是差别化市场监管。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业,可采取免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如海南对社会力量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注重从前期的规划、土地,到建设的补助、税收,再到运营中的收费、医疗,进行全程支持。对于营利性养老服务业,重点是区分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市场化部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是实行用地指标倾斜。各级政府应在城乡规划、建设用地、项目安排等方面,制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按开发比例定向划拨土地,积极鼓励引导建立老年社区。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切实鼓励用地单位充分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学校、办公楼等存量房产和土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四是实行养老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制定养老服务业行业规范和标准,抓紧出台有关事故鉴定、责任认定和赔偿的有关意见,降低养老服务业领域从业风险。如美国的康复设施鉴定委员会和全美日间照料协会就于1999年联合颁布了日间照料服务标准,对服务的内容和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