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引导创新创业回归潮——基于“三门经验”的启示

2013-01-30 15:20:46范柏乃闫伟
浙江经济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门县孵化园创业者

文/范柏乃 闫伟

着力引导创新创业回归潮
——基于“三门经验”的启示

文/范柏乃 闫伟

在全省推广“三门经验”,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过剩和就业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壮大和优化小城市创新创业队伍,促动小城市的崛起

无论是“四化同步”建设还是“两创”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大批小城市的充分发展。根据《2010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提出的最新城市划分标准,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按照此标准,浙江三门、庆元、淳安等32个县级行政区域及近1000个中心城镇都可视为小城市。伴随着3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浙江大中城市已普遍存在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飙升等城市病,大中城市的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相比之下,浙江大批小城市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小城市的全面崛起将成为浙江下一个30年再创经济发展奇迹的强大动力源。

三门县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优势,引导大学毕业生流向小城市,是壮大和优化小城市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激活小城市的活力,有利于促动小城市的崛起,这是浙江经济再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门经验”之主要做法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化创业条件。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筹措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的实际情况,三门县大胆探索,加大了资金帮扶力度,实施了在全省甚至全国首创的举措。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免担保、免抵押”的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政策。并将个体户和合伙经营的贷款最高额度分别由5万元到10万元调整为20万元到35万元,贷款期限则从1年延长到2年,毕业年限由2年内放宽到5年。还为大学毕业生创业者提供50%或100%的贷款贴息。二是给予创业大学生经营场地优惠。不仅允许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入驻孵化园,免费提供2年的创业经营场地,还对孵化园以外租用经营场地的大学生给予最长期限为两年、每年不超过1.2万元的场租补贴。三是减免大学生创业的其他行政管理收费。主要包括免除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三年人事代理费、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免费提供网络形象宣传等。

创建“一站式服务”,强化服务保障。一是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全县18家单位分管领导和49名业务骨干成立创业服务员团队,通过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电话服务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宣传推广等个性化、专业化的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二是开设大学毕业生创业绿色专窗。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证照办理、建设项目审批、创业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搭建实践平台,鼓励抱团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弱的实际情况,三门县积极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大学毕业生抱团创业,形成良好的集聚和带动效应。一是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010年,三门县成立了浙江首家县级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将其打造为集指导、实训、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并制定了《三门县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管理办法》等措施,对机构职能、项目入驻、园区管理、考核奖惩、退出机制等作出了严格的界定,使创业园管理有序,良性运作。二是创建大学生创业园。2012年,三门县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作为第二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经过评审确定了20多个项目入驻创业园,可带动100多人就业,预计年销售额达28 00多万元。三是成立大学生创业互助社。创业互助社是浙江首个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县域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旨在为三门籍回乡大学毕业生提供培训、交流、合作、互助、发展的平台。目前,创业互助社有理事会成员5名、社员300多名,注册个体户和企业达161家。通过交流合作活动,促成了20余名社员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了产业链整合、产品互补销售、资金入股等较多成功的“互助创业典型”。

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技能。为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三门县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者组织开展多渠道培训。一是开办三门县大学生创业学堂。邀请知名学者、培训师、企业家等20多人走上了大学生创业学堂,为大学生创业者讲解财务会计、战略管理、团队合作、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二是实行创业导师指导制。聘请了18位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导师,与大创企业“牵手结对”,并举办创业讲座、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创业生涯,正确选择创业项目。三是组织创业大学生深入企业学习。组织创业大学生到“爱力浦”、“阿里巴巴”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及学习交流,探寻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四是选送创业大学生去高校研修。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选送创业较成功的大学生到浙大研修EM BA课程,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和创新发展理念。

“三门经验”助推创业创新

大学生回流就业、创业率明显提高。2011年,三门县返乡大学毕业生近1200人,返乡率突破60%,较2008年提高了11.6%。返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8 0%,其中,返乡创业的有230多人,比2008年提高了15%。通过大学生创业互助社的有效运作,直接受益岗位达2000余个,间接带动人群近3000个。三门县普通大学毕业生失业、待业和没有稳定就业所占的比例由2009年的47.5%降至2012年的13.7%。

大学生创业的存活率显著提升。据2012年4月份的调查显示,三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64.4%,比全国1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出54个百分点;企业存活率达74.4%,比杭州28%的大学生创业存活率高出46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新兴产业得以培育。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内共有16家企业,大学生创业园内将有20个项目入驻,主要涉及信息软件、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品牌服装、平面设计、园艺、环保等高附加值行业。三门构建的大学生创业帮扶体系推动了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毕业生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创业活动,还带动了三门县传统的濒临倒闭企业的转型发展。

创业者的素质有较大提升。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并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提升了大学生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为三门县储备了一批企业家后备队伍,壮大和优化了创新创业人才。

着力推广“三门经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大学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在全省大力推广“三门经验”,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优势,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向小城市流动和转移,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过剩和就业难问题,造就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而且有助于壮大和优化小城市创新创业队伍,激活小城市的活力,促动小城市的崛起。

——系统总结提炼三门的主要经验。建议组织省委政研室、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金融办、省财政厅、省中小企业局和浙江大学等的领导和专家对“三门经验”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总结提炼。

——建议由省中小企业局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在小城市创新创业的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这既有利于为潜在创新创业者提供参考,有利于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还有利于政府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创造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向小城市流动的环境优势。

——建议由省委政研室牵头,从创业教育辅导、金融信贷、税收优惠、注册登记、准入门槛、场地租用、企业用地、出口退税、政府采购、R&D激励等层面,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在小城市创新创业的政策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制定出台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建议在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在小城市创新创业约因素和政策需求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浙江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小城市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

——着力营造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小城市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的努力形成合力,不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努力营造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小城市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第一作者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本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的资助,项目号:10 z d&0 19)

猜你喜欢
三门县孵化园创业者
千舟竞发
廉政瞭望(2021年15期)2021-08-23 04:55:22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4
三门县“五老” 引领文明用餐新风尚
下一代英才(2020年5期)2020-06-22 13:18:53
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园如何提升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的探究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43
当前高校创业孵化园运行现状研究
互联网创业者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状分析及建设方案研究
商(2016年26期)2016-08-10 13:44:06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地域分异特点
城市地理(2015年20期)2015-08-15 00:52:57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