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山西省长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牛育才
国务院去年2月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把质量发展确定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由“质量振兴”上升为“质量发展”,把科学发展从指导思想确定为工作方针,真实地反映了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在不断提高,质量需求在不断加大,质量发展更加紧迫。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确立质量发展先行的工作理念,企业筑牢质量发展品牌塑造的发展观念,营造质量发展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尽快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建的质量工作机制。
质量问题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乎党委政府形象,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立质量发展政府先行的工作理念,就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质量发展政策与措施,加强多部门联动,统筹协调质量发展工作。
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应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质量发展纲要》明确要求,要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固然是反映当地政府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但是这些重要指标背后最根本的是质量的安全和发展。将质量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一个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出台地方政府质量工作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对各地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宏观质量分析、质量风险研判、质量建设成效等进行绩效考核,作为任用人才、提拔干部的条件之一,将质量发展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政府领导干部的心中,上升为执政意识,把质量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范畴。
以强劲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推进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政策是促进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质量发展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经过15年的质量振兴,政府和部门对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民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需求不断加大,为进一步推进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质量发展,走质量强国、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之路,甚至进一步走质量强乡(镇)、村之路,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台有利于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制定切合实际的质量发展计划,用质量过硬的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走质量强企之路,用优惠的政策扶持和帮助企业走质量发展的道路,用政府质量奖鼓励企业之间开展质量竞争和质量提升,实施名牌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大牌和名牌。
加强部门联动,为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区域、部门,需要多部门加强联合,实现信息共享,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健全质量投诉处理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12365、12315等各种投诉热线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积极推进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实施质量红黄名单、信誉发布,建立质量诚信机制。打击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通过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的举措,对企业质量安全实施“一票否决”,共同推进质量安全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加强品牌塑造,打造中国名牌、区域品牌和地方名牌,在品牌文化、品牌质量、品牌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构建品牌文化,丰富品牌内核。品牌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质量文化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深厚文化底蕴的反映。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这种思想观念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弊多利少、有害无益。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塑造品牌内核,用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产生共鸣来提升品牌的整体竞争优势,让品牌文化成为一个企业质量发展独有的生存优势,创建和打造地方名牌、中国名牌,甚至是世界名牌,创造一流的中国企业、地方大型企业,才是实施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是提升品牌质量,打牢品牌基础。品牌产品首先要以高质量为基础,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让品牌持久不衰。要塑造品牌就必须把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相结合,把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作为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海尔集团通过强化“谁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的质量意识,成为中国洗衣机领先品牌。企业要提升品牌质量,就要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观念,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打牢品牌基础。
三是强化品牌管理,提供品牌保障。品牌在质量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管理的好坏是品牌竞争力的体现和关键因素。企业不仅要创建品牌,更要使品牌不断发展,品牌价值不断增加。品牌管理是提升品牌价值的有效保障。品牌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好的品牌才有生存的空间,才有发展天地,也才能占领市场。建立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使品牌文化和品牌质量在十年、百年的品牌维护和品牌延伸中保持不变,并且制度化、规范化,是质量强企、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
无论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还是服务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制造产品、建造工程、提供服务的人的“质量”,所以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整体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充分调动全社会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监督功能,营造质量发展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加强舆论宣传,提升质量意识。深入开展全国“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深入企业、机关、社区、乡村普及质量基础知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质量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加强质量舆论监督,加大对质量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慑质量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各类媒体客观发布质量问题信息。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群防群治,构建社会化的质量监督格局。群防群治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是一个有力的监督群体,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能为质量保驾护航、开通绿色通道,还能破坏问题产品的生存空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群防群治就需要每一个公众增强质量维权意识,掌握质量常识,积极参与质量问题的投诉举报;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社会质量监督的每一个制度,理顺各种监督投诉渠道;不同的行政、执法部门要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质量维权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区域性、行业性的质量问题和风险,要形成信息共享,及时交流沟通,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全力构建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愿意参与、人人有义务参与的质量监督格局。
发挥社会中介服务作用。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校准、合格评定、信用评价等属于社会中介组织,加强这些中介组织的建设,发挥其作用,能有效推动质量服务的市场化进程。通过对质量服务市场的监管与指导,鼓励整合重组,推进质量服务机构规模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建设,培育我国质量服务品牌。通过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提供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及时反映企业及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将中介组织在质量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必将对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