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社长 黄国梁
2009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和中国计量出版社合并,正式成立中国质检出版社,同时保留中国标准出版社的牌子。出版社与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无论机构性质怎样变化,我们为总局机关和两委、为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服务的任务没有变。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贯彻总局党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积极落实支树平局长“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检要树新形象”的工作要求,在总局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在总局机关和两委、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发挥数据信息积累和科技专业出版的优势,发挥专业编辑队伍和人力资源丰厚的优势,利用质检出版这个文化平台,为质检事业发展主动服务,在促进质检工作开展、推动质检文化建设、加强自身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运用专业出版物指导业务工作开展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各部委设置出版社的初衷。我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为质检服务”的理念,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的落实,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利用专业出版物配合支持总局机关、两委以及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质检业务工作的开展。
一是配合抓质量要上新水平,快速出版发行《质量发展纲要》等一系列质量读本。
《质量发展纲要》发布后,我社主动派编辑到总局质量司,一起加班加点抢时间,16个小时完成出版任务并保证了质量。随后,我们利用发行渠道,向全国各地快速发行了5万册《纲要》。与此同时,我们还派出编辑,配合质量司编辑出版了《〈质量发展纲要〉学习问答》,有力配合了《纲要》的宣传实施。
此外,我们先后组织策划出版了一系列质量监督监管类图书。
二是支持保安全要加新力度,策划编辑出版了一批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材。
为在全系统宣传贯彻《国务院食安办关于2011—2015年食品安全宣教纲要》,我们配合总局食品司,组织策划了《质检系统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丛书》、《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丛书》,为总局食品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发挥了积极作用。
适应社会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出版了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婴幼儿产品等方面的图书。
此外,在保安全方面,我们还组织出版了转基因、纳米技术、家用电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图书。
三是推动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及时编校、推广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计量规程规范,开发了一批促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图书。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规程规范是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技术规范和重要依据,出版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计量规程规范的编校、印制、发行工作。截至今年11月底,我们已完成出版最新制定和修订的国家标准1 873项,行业标准1 412项,计量规程82种。同时,通过遍布全国省会城市的标准远程打印系统,有力地保障了各类标准及计量规程规范的及时供应,满足了各地对标准、规程的工作需求,为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另外,我们利用出版标准的专业优势,积极做好《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压力容器》、电力行业重点国家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出版发行工作。还适应不同读者群,开发了一系列工具书、教材和科普读物等。
四是促进强质检要树新形象,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提升质检队伍业务素质的专业工具书和培训教材。
在总局领导的直接指挥下,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质检工作手册》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共16卷,长达1100万字,由系统内数百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历经两年艰辛编撰而成,是对质检系统业务工作进行的一次全领域、系统性的规范和总结,是建设发展质检文化的具体成果,对于指导质检从业人员正确有效开展工作,提升质检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已出版13卷。
另外,我们出版发行了由国家认监委组织编写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这套丛书与《中国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报检实用手册(2012)》、《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丛书》、《国内外电子电器产品能效措施解读》等图书将在严格执法把关、捍卫国门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配合总局信息中心,我们编辑出版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食品生产监管系统》等一系列“金质工程”应用系统培训教材。配合总局法规司,组织出版了《质检系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规范性文件汇编》等图书。主动配合科技部和国家认监委工作,出版了“全国分析检测人员分析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系列教材及配套汇编、《分析仪器评议——从BCEIA’2011仪器展看分析技术的进展》等图书 。根据全国质量技术监督和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要求,配合出版了《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指南》等指导教材。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注意充分发挥质检出版文化平台的作用,教育全社职工牢记“立足质检、服务质检、促进发展”的宗旨,立足出版社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为总局机关、两委和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主动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
一是注重提高服务效率,二是注重改善服务方式,三是注重增加服务内容,四是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出版社作为一个专业文化单位,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为质检服务”的出版方向,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有关要求,努力加强质检出版文化平台建设,开发精品和优秀出版物,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出版,不断改善服务方式,扩大平台的承载能力,为参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支持质检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和服务。
一是丰富扩大出版资源。
作为专业性科技类出版单位,我们多年来从事国家标准和计量规程规范的出版,积累了大量标准、规程信息数据资源;近50年来出版的各类标准、计量、质量、法规、认证认可、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专业图书和有关资料,内容涉及社会各专业领域,是我们丰富的质检文化宝库。我们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将原有纸质出版物胶片进行数字化加工,转换为计算机数据库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专家学者的查阅和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的远程调取,为总局和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编制专业工具书提供基础数据和专业信息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们是标准出版机构自律维权发展联盟的牵头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等18个部委的专业出版社是成员单位,其中机械等行业的标准已经纳入我们自主研发的远程打印系统发行。因此,相关行业的出版资源也可为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质检工作提供服务。
二是注重发展专业人才队伍。
多年来,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拥有一支由编审、副编审以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编辑组成的高素质编辑队伍,他们长期从事各专业标准、计量规程规范和质检专业出版物的编校工作,是我社具备深厚的科技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实践以及较强文字水平能力的专家队伍。同时,我们还通过专业编辑,联系着一大批系统内外的专业作者和专家队伍,可为促进科技质检建设提供一定的专业人才支持。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是我们振兴发展的关键。
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首先,为提高服务标准化事业的有效性,我们先后建设完成了国家标准网络发行服务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免费阅读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全文数据库系统、国家标准离线阅读系统、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等,其中国家标准网络发行服务系统荣获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其次,我们开展了出版业务信息化技术改造,夯实质检出版技术基础。加强对数据库、网络和数字印刷等成熟技术的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标准远程数字印刷按需服务系统,基本形成国家标准全数字化工作模式。完成了标准全文移动阅读系统的开发,方便了用户查询和阅读标准,提高了为企业、读者的服务水平。第三,我们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计量规程规范网络印刷平台”被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向财政部申报的“标准计量资源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和“标准计量质量检验检疫云出版平台”建设项目,受到了国家级专家委员会的好评。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工作部署,落实杨刚副局长、邬书林副署长和陈钢主任的要求,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在做好传统出版的基础上,加快数字出版进程,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质检出版文化平台的承载能力,强化质检出版文化平台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质检事业的发展和质检文化建设的繁荣。力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专业人才队伍优势和技术装备优势,实施“适应市场、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多元发展”的战略,进一步增强为质检系统主动服务的理念,加强专业出版资源和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力争成为受众较多、信息量较大、影响力较强、覆盖面较广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版集团,充分发挥质检出版文化平台作用,弘扬质检为民的新形象,扩大中国质检的影响力,用文化和专业出版物支持质检队伍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升,更加快捷有效地服务于质检事业发展和质检文化建设。
一是围绕抓质量,与中国质量协会策划出版“质量文化建设”丛书,进行质量强国宣传教育,弘扬和传播先进质量文化理念。配合总局监督司出版涉及食品、农用资料、工业生产资料、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日用消费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丛书。主动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部门一起,做好“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标准及实施”系列培训教材、“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培训教程等系列教材的出版工作。持续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丛书的策划组织工作,组织出版“标准化实践”系列丛书。
二是围绕保安全,继续组织出版“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系列丛书。分别与山东检验检疫局、新疆伊犁检验检疫局合作出版检验检疫系列丛书。开展起重机、索游安全等特种设备系列图书的策划工作。
三是围绕促发展,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强化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理念,与相关标准化院合作策划《企业循环经济管理通则》、《企业循环经济评级技术导则》等标准的宣贯教材,出版“低碳社区理论、技术与实践”丛书。陆续出版涉及钢铁、水泥、电力、玻璃、造纸、纺织、煤炭等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系列国家标准的配套宣贯教材。配合国家能源管理师制度研究和试点工作,计划出版10本《能源管理师培训教材》。加强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内各标准领域项目管理和承担单位的联系,探讨多种形式合作机制,参加项目活动,跟踪项目过程,制定大型科研项目成果丛书实施方案。
四是围绕强质检,出版首席质量官、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人员资格考试、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系列教材,涉及动植物、食品、纺织、轻工、机电、化工、矿产、卫生检疫等重点专业领域的实验室技术能力培训教材,2013版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系列教材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系列丛书》等一系列有关资格认证和实验室能力建设的图书。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是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其编纂出版有利于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推广,有利于促进我国地理标志产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地理标志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我们将集中全社力量,在总局科技司的指导下,与系统内有关兄弟单位一起做好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以《计量测试技术手册》、《中国标准术语大辞典》(共计28卷50分册,约4300万字)、《信息安全管理系列丛书》、《新中国计量史》4个项目申请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组织出版贴近民生的“标准走进百姓家”系列丛书,推进标准惠民、文化惠民。做好农家书屋出版物的更新工作,以及“社区书屋”、“军营书屋”、“企业书屋”、“学校书屋”的选题策划及其出版、宣传、发行工作,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是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
进一步细分标准、规程规范、图书中的内容资源,进行结构化和章节化处理,以知识块、素材库的形式存储,便于知识的查阅、重组和再利用。进一步延伸产品链条,实现产品形态的多元化,加大数字产品的出版力度。计划将入选农家书屋工程的图书和其他科普读物在传统出版物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制作成数字出版物,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拓展新的领域,开发新的读者群。
二是开展网络服务。
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考虑标准、计量领域用户特点,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标准计量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
三是建设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和移动服务(云服务)平台。
以ERP建设为基础,结合标准在线服务网、标准远程协同服务平台、标准全文移动阅读平台等应用和服务,建设基于作者、专家、用户、编辑、出版、发行、管理等用户的数字图书馆,并建设云存贮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远程协同服务平台,在智能搜索和数据挖掘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资源管理服务和标准计量专业领域的专业服务。
四是以服务平台为依托,为全系统提供免费的服务托管、系统维护等技术支撑服务。
建设高效稳定的电信级数据中心,为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提供IT设备托管及信息应用系统维护服务。与总局信息中心和国家标准委信息中心合作开发“检验检疫全文数据库平台”,该平台已开始提供需求和功能设计,计划2013年全面启动,并在全国各直属检验检疫局部署使用。
健全完善发行营销体系,进一步拓展数字远程打印和传统发行营销体系。发挥标准出版机构自律维权发展联盟的影响和作用,将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出版的行业标准纳入标准出版发行网络,支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国际国外标准在国内的销售代理权,形成权威、准确的一站式服务格局,并加大中国国家标准的海外输出力度。
建设开放式的质检文化出版平台,积极支持系统内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质检工作制度研究、工作理论研究、管理体制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总结质检工作经验,把研究成果、工作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促进质检系统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依法行政,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
回顾过去,我们拼搏奋进,取得一些成绩;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仍需不懈努力。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在国家质检总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在总局机关、两委、总局直属单位、地方质检两局以及各级质检专业技术机构的支持帮助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构建好、利用好和管理好质检出版这个文化平台,为服务质检事业发展、推动质检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